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奋斗在盛唐> 第568章 金银二宝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8章 金银二宝山(2 / 2)

……

崔耕此言一出,全场顿时就像是开了锅一样,议论纷纷。但是,议论可是议论,却不是争论,全场竟没有一个人认为,崔耕不是在故意吹牛。

就连一向对崔耕颇为友善的丹阳房族老李和都劝道:“崔查访,你虽然有点金圣手之名,但毕竟不是真的会点石成金术,吹牛得有点谱啊。要不然,徒然惹人笑话!”

李休讽道:“他倒是不想吹牛呢,但是,这不就当不上秘堂之主了吗?他这就叫两权相害取其轻。只是没想到,牛皮吹的太大,弄巧成拙了!”

“狗屁的两权相害取其轻,狗屁的弄巧成拙!”崔耕指向李休的鼻子,道:“你李休这纯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做不到的事,凭什么别人就做不到!”

李休眉毛一挑,道:“哦?看来你崔二郎是对自己的方案,非常有信心了?那就不妨把这个一年能赚七百万贯钱的生意,说出来!哼,我就不信了,就是给你一个金矿,每年也不可能挖七十万两?”

“诶,还真被李休你说着了,本官说得,就是金矿!不过,这个金矿,不是在大周,而是在……扶桑。此国境内,有两座大矿,扶桑人尚且无人得知。其一为金矿,总值绝不在五千万两之下。其二为银矿,更是在亿两之上,而且俱是露天大矿,非常容易开采。”

李休可没被这么大的数字吓住,道:“那两座矿藏,你是怎么知道的?又怎么证明这个矿藏的存在?”

崔耕之所以知道这事儿,是根据后世的记载。当然了,不能实话实说,崔耕索性编了一个故事。

话说泉州海商林知祥,屡次往来泉州和扶桑之间做买,偶然间在海上救了一个异人,那人为了报恩,将两座宝山的位置告诉了他。

林知祥亲自带人前去,果然那个异人所说句句属实。但是,光知道宝山的位置可不成,这么大的利润,小打小闹还行,如果动静大了,势必传扬出去,引来扶桑的倾国之兵,以他的实力可扛不住。

后来,崔耕和林知祥交情好,林知祥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问崔耕怎么有办法,神不知鬼不觉的开采黄金。实在不行的话,和朝中哪位贵人合伙也行啊。不过,得让崔耕作保,别最后自己的份子,被那位贵人都吃干抹净了。

崔耕既没有秘密开采黄金的法子,也没找着合适的贵人,此事就此搁置下来。

现在既然陇西李氏主动提出此事,那就好办了。五姓七望动用自己的私兵,联合开发这两座宝山,当无问题。

这事儿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连李英夏都有些相信了,道:“果有此事,不知二郎你有什么凭证没有?”

“那两座宝山,远在扶桑,我能有什么凭证?不过……”

“怎样?”

“我有几个旁证。大家请想:我为了海上航行方便,曾经发明了三样技术:一个是水密隔舱术,二为指南针的技术,三为望远镜的技术。若无两座宝山的吸引,单凭一点点交情,我能为林知祥办那么多事吗?”

“诶,对啊,有道理!”

五姓七望自视甚高,看不起商人,崔耕所言,倒是非常符合他们的逻辑,马上就有人点头应是。

双方陈词已毕,接下来就该投票了。

一个是现成的每年一百万贯,一个是金山银海,这可怎么选择呢?

虽然说,崔耕的话未必全然可信,而且这矿产需要自己开采和保护。但是,别忘了,李休还能当几年秘堂之主?按规定,无论他获得多少支持,四十岁也必须退休。而这两座金山,却可以开采数百年,传之于子孙!到底孰轻孰重,那还真不好说呢。

人们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一个时辰后,李英夏往四下里扫视了一圈儿,道:“这么长时间,想必大家都考虑清楚了,本族长宣布,现在开始……投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