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汉末文丑> 第九十七章计谋徐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章计谋徐荣(1 / 2)

 而所谓的“等待战机”,这个战机,指得自然是董卓兵“厌战思归”之时。

现在天子刚西迁不久,董卓亲坐镇洛阳,又是散财、又是掘墓、又是赏赐妇人,财货美人的激励下,董军上下的斗志尚高,可洛阳毕竟已被烧为废墟,城内外的居民也都被迫迁徙去了长安,待以时日,那董军的将士中胡人众多,便是汉人兵士,因多来自凉、并这些汉胡杂居之地,亦有不少都沾染了胡人的习俗、脾性,换言之,大多是野惯了的,肯定会不耐在此人烟罕见的废墟之所久待,必有思归之意,而只要他们起了思归之意,这仗就好打了。说到底,打仗打的是士气、是人心。

董军将士都想离开洛阳了,不想在这里待了,便是他们人马再多,器械再精,战力再强,人心一去,士气一无,便是袁绍、袁术兄弟和酸枣联军仍不肯出战,只文丑和孙坚两支人马,文丑也有一定的把握击败他们,获取胜利。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中,为何在曹操、鲍信、孙坚接连败北后,孙坚能败而复胜,甚而一鼓作气,抓住机会,长驱直入,进一步地把吕布、董卓都又接连击败,终兵入洛阳,成就为后世赞颂的忠烈威名,其中固是有孙坚猛鸷之因,可最根本的缘故,在现今掌兵已久、熟知沙场兵争事的文丑想来,应也正是因为那时的董兵已无了斗志,都厌战思归了,要不然,孙坚再猛,肯定也是难以进洛阳半步的,——要知。即使在董卓死后,那凉、并集团却依旧兵势盛壮,还又把持朝廷、扰乱天下了很久,由此足可见其强。

孙坚之胜,非因人力,实因时势。人力有时而穷。时势却是无可违逆。讨董,是个时势,能够借机起兵;董兵思归,也是个时势,可以借此名压诸侯;讨董之后,群雄逐鹿,也是个时势,可借之夺占地盘;可再之后呢?文丑以为,他就该创造时势了。

不能总是顺应时势。顺应时势的豪杰不少,袁绍、袁术、张邈、桥瑁、刘岱等等这些人,包括后来割据各地的诸色人等,他们都可以说是顺应时势的,要想从他们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非得再造时势不可,只有造出一个有利於自己的新时势,借助其浩浩荡荡、无人可以违逆的势头。也即所谓之“天下大势”,又可称之为“人道天命”。才能轻取天下,再造乾坤。

可是,这个时势他又该怎么造呢?他现在还没有一点头绪。

收回思路,把目光重投注眼下,文丑听到田畴面对他言道:“主公,今我军虽暂归颍川。屯驻休养,可为来日与董军再战计,以我愚见,似最好也不要空坐等机,不防未雨绸缪。先下些闲着。”

而所谓的闲着也不过是对徐荣行一些离间之计,对徐荣送些信件、玩物、物品等。而之所以选择徐荣却也是有原因的。

这却是因为董卓军中多凉州人,徐荣是唯一一个非凉州籍的重要将领,在董卓军中,他的地位本就尴尬,不少凉州将士把他视作外人,把他排斥在圈子之外。

而今文丑书信、礼物常到,少不了就会有人犯嘀咕,更少不了会有人向董卓告密。

徐荣拿着文丑写来的信,独坐帐中,看了半晌,最终无可奈何,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文武猛啊文武猛,你这是在逼我啊。”明知文丑用意,他也没有办法,只是叫来卫士,命之把文丑写来的信统统送去洛阳,呈给董卓,希望能以此打消董卓的怀疑,自证清白。

董卓先是接到密报,继又接到徐荣派人送来的文丑信件,示於左右诸将观看。

诸将看罢,有人嗤笑说道:“此离间计也!文丑小儿智拙矣!竟欲以此乱我军心?可笑。”

董卓以为然,点了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