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向赵威后建议道:“听人说如果每天走三四里,便可以稍为增进一点食欲,对身体也能有所调剂。因此老臣最近胃口很不好,就自己坚持着步行,”
赵威后脸大大和缓的说:“我老婆子可做不到。”
触龙继续说道说:“老臣的劣子舒祺,年纪最小,不成才。臣子老了,偏偏爱怜他。希望能派他到侍卫队里凑个数,来保卫王宫。所以冒着死罪来禀告您。”
赵威后仿佛看见了知音般的毫不犹豫说:“我一定会同意您的。你的小儿子年纪多大了?”
触龙恭恭敬敬的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老臣希望在还没死的时候先拜托给太后,保他一世富贵。”
赵威后微笑着问道:“做父亲的难道也爱怜他的小儿子吗?男人不是都爱事业胜过家庭吗?”
触龙郑重的回答说:“做父亲恐怕比做母亲的更爱,只是平常不愿再人前表现出来罢了。”
赵威后继续微笑着说道:“我这个妇道人家特别喜爱小儿子,还喜欢在人前显现出来。”
触龙闻言反驳说:“老臣个人的看法,老太后您似乎爱女儿燕后,要胜过长安君。”
赵威后闻言驳斥触龙说:“您错了,比不上对长安君爱得深。”
触龙为自己的话辩解道:“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深远一点。我听说老太后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曾经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我想那是因为您想到她即将要的离国远去而悲伤吧!您当时您的泪水不绝于面,也是够伤心的了。送走以后,您依旧想念她,可怜她,但每逢祭祀您一定为她祈祷,而祈祷的内容却是‘一定别让她回来啊’这样的话。难道您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了子孙可以代代相继在燕国为王吗?”
赵威后点了点头,然后回答道:“确实是这样的。”
触龙继续说道:“从现在往上数三世,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
赵威后想了想,然后说:“没有。”
触龙继续问:“不只是赵国,其他诸侯国的子孙有吗?”
赵威后不假思索的说:“我老婆子没听说过。”
触龙饱含深情的问道:“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君王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
赵威后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请左师公指点。”
触龙于是趁机劝谏赵威后道:“君王的子孙的爵位有的一代而灭,有的两代而灭,有的三代而灭,其主要原因还要从君王的子孙自己身上找。君王的子孙地位高人一等却从没有为国家建立过功绩,君王的子孙俸禄特别优厚却从未为国家操劳过自己,君王的子孙整日整夜的享受这美好的生活却依旧有着大量的金玉珠宝。他们接受着百姓无私的供养,却没有为百姓做过任何事,百姓自然而然的会从心中驱逐他们。他们接受着社会给予他们的教育,却没有学到一技之能,得要一丝的锻炼。没有了人心的支持,自身没有一点能力,他们拿什么继续屹立在朝堂上,在竞争中守在自家的基业。”
触龙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而现在老太后您给长安君以高位,把富裕肥沃的地方封给他,又赐予他大量珍宝,却不曾想到目前使他对国家做出功绩。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他的结局或许也会像那些湮没在历史中的君王之后一样吧!因此老臣认为老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所以我以为你爱他不如爱燕后。”
赵威后闻言恍然大悟道:“你说的确实很有道理,是老婆子考虑欠妥了。”于是赵威后便迅速的为长安君套马备车一百乘,让到齐国去作人质。
齐国的军队此时已经在集中在了齐赵边境,当长安君动身前往齐国时,浩浩荡荡的齐国军队就和赵国东南部的驻军一起动身了。
齐赵30万联军一动身,很快便引起了秦国的注意,秦国不甘心的从赵国境内退兵了,赵国挺过了一劫。
然而魏齐的事情会就这么简单的结束吗?秦国上下会甘心吞下这颗苦果吗?
所有人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天下九州的百姓们依旧关注着秦国与赵国。<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