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亿万富翁绝不会存有安于现状的念头
约翰·伍迪在他从事的体育领域相当成功。
年轻时,他多次参加奥运会,累计得过10枚金牌。
在他执教的20多年里,又培养了11位得过世界冠军的运动员。
“你认为一个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一天,在一次训练的过程中,他的一个学生问他。
“不安于现状,永远追求新高度。”
约翰·伍迪说。
约翰·伍迪认为,作为一个运动员,在其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安于现状,都可能导致运动生涯的终止。
比如,一个运动员如果取得地区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全国冠军;当他取得全国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世界冠军;当他取得一项世界冠军就满足了,他绝对不可能取得下一项世界冠军。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经常这样教导我的队员。”
约翰·伍迪说,“他们没有让我失望。”
事实上,整个世界都是竞技场,每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投入到比赛中了。
比学习成绩,比工作成果,比事业成就,比家庭幸福……成功的人,总是那些不安于现状的人。
如果你想要成为亿万富翁,就必须存有不安于现状的念头。
松下幸之助天生体质孱弱,在电灯公司工作时,虽没有一个使生活稳定的整套计划,但在松下心中却开始有了“非做个打算不可”的意念。
身体虽然病弱,但他的升级加薪却很快。
婚后第二年,也就是22岁那年春天,松下升级做检查员了。
这是一般工人梦寐以求的职位。
当然,在所有检查员当中,松下又是最年轻的。
检查员的工作是:前往客户家,检查前一天技工完成的工作。
大约一天要查15~20户,因为是松下久已熟悉的工作,加上工人都是老同事和老部下,他们的工作习惯松下很了解,一看就知道好坏。
这种工作很轻松,并且总会受到礼遇。
没想到这个检查员的工作,竟成为松下日后辞职的动机之一。
在做检查员之前,松下自己开始研究电灯插座的改良设计,花了很多心血,终于完成一个试验品,心里非常高兴。
他打算先给主任看,请他批评指教,再请公司把插座都改为这种新式设计。
主任的话却令人意外:“松下君,这东西不行,完全没有希望,像这种程度的东西,根本没资格提出来。”
松下好像挨了当头一棒,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过了一会儿才问:“不行吗?”
“不行。
还要多多下工夫啊!”
离开主任的时候,松下无法忍住眼泪。
本来深信自己的作品是好的,期望过高,所以失望也大。
松下伤心地哭了出来,他自小就比较爱哭。
过了好久松下才明白,那个插座有利也有弊,是完全失败的作品。
于是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研究成功。
就在这时,他升级做了检查员,便把插座的事暂时搁下,专心去做检查员了。
其间,他不由得又记起以前改良的插座架。
“我做得很好,的确比原来的有改进之处,我要把它完成。
检查员的工作,别人看来的确是值得羡慕的轻松工作,可是我不满意。
这样混下去行吗?”
有了这样的想法,终于有了结论:“辞掉公司的工作,制造电灯插座,卖给公司。
主任说不行,那是他看错了。”
松下由此下定决心,辞退工作,然后制造插座,还有各种电器用具。
万一失败,就再回到电灯公司,做一个终身忠实的从业员。
这样的一次选择,改变了松下整个一生。
如果松下心甘情愿地守在检查员的职位上干上一辈子的话。
那不光他本人将彻底平庸,对整个人类社会也是一大损失。
有一个叫李刚的人,他曾经在一家合资企业任首席财务官。
在成为首席财务官之前,他工作非常卖命,并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老板非常赏识他,第一年就把他提拔为财务部经理,第二年提拔为首席财务官。
坐上首席财务官职位后,拿着丰厚的薪水,驾着公司配备的专车,住着公司购买的华宅,他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然而,他的工作热情却一落千丈,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享乐上面。
当朋友问他还有什么追求时,他说:“我应该满足了,在这家公司里,我已经到达自己能够到达的顶点了。”
李刚认为公司的CEO是董事长的侄子,自己做CEO是不可能的,能够做到首席财务官就到达顶点了。
他在首席财务官的位置上做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却没有干出一点值得一提的业绩。
朋友善意地提醒他:“应该上进一点了,没有业绩是危险的。”
没想到,李刚竟然说:“我是公司的功臣,而且这家公司离不了我李刚,老板不会把我怎么样的!”
他甚至在心里对自己说,丰厚的薪水永远属于我,车子永远属于我,房子永远属于我,没有人可以夺去,因为没有人可以替代我。
的确,公司很多工作都离不开李刚。
然而,他的糟糕表现,还是让老板动了换人的念头。
终于,在一个清晨,李刚驾着车,和往日一样来到公司,优越感十足地迈着方步踱进办公室里,第一眼看到的却是一份辞退通知书。
被辞退了,丰厚的薪水没了,车子不得不还给公司。
而且,他还从舒适的房子里搬了出来,不得不去租一间小得可怜的、上厕所都不方便的小套间。
永不满足是使事业成功的强有力的刺激,尤其是与特定的目标相结合的时候。
青年时期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若从此而心满意足,那将是:获得最终成功的障碍。
“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了20年只是平平凡凡的人了。”
这句俗语,说透了其中的含义。
贫困的人常能白手成家;反之,继承父母财产的人,却往往家道中落。
如此看来,没有欲望的人,就好比没有上发条的钟表一样,要钟表走动,必须费些力气,亲自上紧发条。
有一位母亲就说了下面的话,为她的儿子上紧了发条:“没有人比你更优秀。
但是,倘若你不做番事业来证明,那么,你与别人也是毫无差异的。”
不能坚持正确目标并为之奋斗的年轻人,就犹如正在玩耍却又感到无聊的孩子一样——他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总是撅着嘴。
突然,你意想不到地得到了10万美元,你要怎么利用呢?
曾有心理学者向知识阶层提出这个问题。
然而,因为被问及的人大部分都有固定的收入,以致所答大体一致:要把一部分当养老金,以旅行或玩乐度其余生。
要把这一笔意外的财富用来完成人生某个大目标者,一个也没有。
这恐怕是因为持有大目标的人太少了。
意外得来的财富常使受益者大部分脱离了生产者的行列,变成仅仅为消费而生活的人。
不安于现状,你就会时刻都保持创新的活力和干劲。
能够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
个人价值得到最好、最有效的彰显。
因此,绝不要安于现状,努力行动吧!
没有追求的人很快就会消沉。
哪怕只有不足挂齿的追求也总比没有要好。
——卡莱尔
再添一把柴,火就会燃烧
人生如战场,没有常胜将军,谁都会经历失败。
面对一次次失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认准自己的目标继续奋斗,一直坚持到成功那天。
面对一次次的失败,许多人心灰意冷、消极颓废,最终选择了放弃。
他们是被自己的软弱的意志彻底地扼杀了,其实他们离成功也许只差一步。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同一个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刚开始,鳄鱼会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
一次次失败后,它毫不气馁,总是接着向小鱼发动更猛烈的进攻。
一次、二次、三次……无数次进攻无希望以后,它不再进攻了。
这个时候,心理学家把中间隔板拿开,鳄鱼却仍然一动不动,任凭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最终被活活的饿死。
其实这时候那条鳄鱼再多一点坚持和努力,就能够保留住自己的性命!往往,再多一点努力和坚持便能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以前做出的种种努力,付出的艰辛便不会白费。
令人感到遗憾和悲哀的是,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多数人选择了放弃,没有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现实生活中,成功往往就是在你承受不了的失败和痛苦后,再多一点点坚持,多一点点努力得来的!
你听过海耶斯·琼斯令人兴奋感动的事迹吗?
他是1960年高栏比赛的风云人物,他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比赛,打破了许多纪录,轰动一时。
他顺理成章地当选为参加当年在罗马举行的奥运会的选手。
他参加110米高栏赛,全世界都认为他能赢得金牌。
但是,出乎意料,他并没有得到金牌,只取得了第三名的名次。
这当然是个极大的挫折,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怎么办呢?
我或许该放弃比赛。”
要再过4年才会有奥运会,而且他已经赢得所有其他比赛的高栏冠军,何必再受4年艰苦的训练?
看来唯一合理的路是忘掉比赛,开始在其他事业上寻求发展。
这当然非常合乎逻辑,但是海耶斯·琼斯却不能安于这种想法。
“对自己一生追求的东西,”他说,“你不能够事事讲求逻辑。”
因此他又开始了训练,一天3小时,一个星期7天,在之后几年里,他又在60米和70米高栏项目创造了一系列新纪录。
1964年2月22日,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琼斯参加60米高栏赛。
赛前他曾经宣布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室内比赛。
大家的情绪都很紧张,每个人的眼睛都看着他。
他赢了,打破了自己以前所创的最高纪录。
在那个时候的老麦迪逊广场花园,跑者跑过终线之后,就转进一个弯道,观众看不见。
琼斯跑完,走回跑道上,低头站了一会儿,答谢观众的欢呼。
然后17000名观众都起立致敬,琼斯感动得热泪盈眶,很多观众也流下泪来。
一个曾经失败的人仍然继续坚持下去。
他不放弃,而爱他的人们就爱他这一点。
他参加1964年东京奥运会,在110米高栏赛中跑出13.6秒的成绩,得了第一,终于赢得了金牌。
后来他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担任业务代表。
他自愿协助推广所在城市的体能训练计划,他的活动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20世纪70年代,世界拳王阿里因体重超过正常体重20多磅,因此速度和耐力大不如前,他也因此面临着告别拳坛的厄运。
1975年9月,四年未登上拳台的33岁的阿里与另一拳坛猛将弗雷泽进行第三次较量。
在进行到第十四回合时,阿里已经精疲力竭,处于崩溃的边缘。
他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几乎再也没有力气迎战第十五回合了。
然而,阿里并没有倒下,而是拼命坚持着,不肯放弃。
他心里清楚,对方也和自己一样,也筋疲力尽了。
比到这个时候,与其说在比气力,不如说在比毅力,最后的胜利就看谁能比对方多坚持一会儿了。
他知道此时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誓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
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仍存着体力。
阿里从弗雷泽的眼神中发现了这一微妙的变化,他精神为之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
果然,弗雷泽表示甘拜下风。
裁判当即高举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获胜。
这时,保住了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台中央便眼前一片漆黑,双腿无力地跪在地上。
弗雷泽见此情景,追悔莫及,并为此抱憾终生。
阿里的胜利胜在他在最后时刻的坚持,而弗雷泽的失败就败在他关键时刻的放弃。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例如,房屋是由一砖一瓦堆砌成的,足球比赛最后的胜利是由一次一次的得分累积而成的;商店的繁荣也是靠着一个一个地顾客所造成的。
所以每一个重大的成就都是一系列的小成就累积而成的。
按部就班做下去是达成任何目标唯一的聪明做法。
最好的戒烟方式就是“一小时又一小时”坚持下去,有许多人用这种方式戒烟,成功的比率比别的方法要高。
这个方法并不是要求他们下决心永远不抽,只是要他们决心不在这一小时抽烟而已。
当这一小时结束时,只需要把他的决心改在另外一小时就行了。
当抽烟的欲望渐渐减弱时,时间就延长到两小时,又延长到一天,最后终于完全戒除。
那些一下子就想戒烟的人一定会失败,因为心理上的感觉受不了。
一小时的忍耐很容易,可是永远不抽那就难了。
想要达到任何目标都必须按部就班做下去才行。
对于那些初级经理人员来讲,不管被指派的工作多么不重要,都应该看成“使自己向前跨一步”的好机会。
推销员每促成一笔交易时,就有资格迈向更高的管理职位了。
教授每一次的演讲、科学家每一次的实验,以及商业主管每一次的开会,诸如此类,都是向前跨一步,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
有时某些人看似一夜成名,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看他们过去的历史,就知道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得来的,他们早已投入无数的心血,打好坚固的基础了。
那些暴起暴落的人物,声誉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的成功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富丽堂皇的建筑物都是由一片一片独立的石块、砖瓦所造成的,可是石块、砖瓦本身并不美观,成功的生活也是如此。
创富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但是,对于坚定的行动者来说,每一次的挫折和困难,反而隐藏着另一次成功的契机。
在这里,关键在于创富者的态度。
如果你因此而灰心丧气,丧失继续行动的斗志,那你就从此再也爬不起来,成了一个永远的失败者。
但是,如果你能正确对待挫折,在打击中激发出更大的勇气、信心和创富智力,光明的前途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意志不坚定者大凡都有这种情况,无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只有三五分钟的热情,继而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专心致志地学下去或做下去,倘若再遇上一点波折,那更是有了一个极好的借口,趁机开溜,这种人,显然难成大事。
而意志坚定者则与之截然相反,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即使遇到挫折,亦能自解或受他人指教而得以脱困。
一句话,创富者若缺了“坚持”二字,便随时都有打退堂鼓的可能。
因为在创富过程中,要遭遇到的挫折、困难绝不会少,若一遇则退,则大有可能在跳换几个行业之后,便偃旗息鼓,改换门庭了,一腔创富热情亦随之东流。
其实,凡属日常化经营的行为最是“贵在坚持”,各种挫折和纷扰,只要你敢于面对,天下便没有不能解决的事情。
人们不是常爱说这样一句话吗:“成功往往就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只要坚持,柳暗之后必有花明,山重水复之后必现坦途。
坚持行动,是医治创富道路上一切疑难杂症的良药秘方。
有力和无力之区别,勤劳和懒惰之区别,成功和失败之区别,其间之差异犹如薄纸之隔。
请你仔细想一下,业绩多你一倍的业务员,比起你8小时工作时间,他工作了16小时吗?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在顾客访问中你一天10次,他也不过多了你一次而已。
而你用了10个小时的心思于工作上的同时,他也只不过多用了1小时。
诸如此类的事情说明,只要再稍加努力便可得到非凡的成果。
但是多数人,却在自我满足后停滞不前了,从而陷入了困难与失败的陷阱。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坚持是达到目标的关键。
无论你吃多少闭门羹、面对多少困难或障碍,你都得培养出绝不放弃、坚持到底的态度。
穷人就是要不怕困难和失败,才能成功,因为失败的经验越丰富,成功的几率就越大。
只要有向上的决心,必定能在失败中寻获成功的钥匙;如果就此灰心失意,便永远尝不到成功的美果。
你若仔细观察一只蚂蚁,便会发现,这真是种不可思议的生物,因为它从不放弃。
如果你在一只蚂蚁面前放一片树叶、一根棍子、一块砖,它一定会从上面爬过、从底下钻过、从旁边绕过,直至达到目的。
我们都该从蚂蚁身上汲取经验,勤奋地工作,不断追求目标。
无论遭遇什么问题,或身陷何等困境,都绝不能放弃。
有一个商人,当有人问其成功的秘诀时,他只说了简短的一句话:“再添一把柴。”
其实,有时成功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关键时刻,也正是再添一把柴的时候。
再添一把柴,99℃的水就能达到沸点!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脚踏实地才能成为亿万富翁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下去。
这样事业才有成功的保证。
创富的过程也一样,获取财富的过程是艰辛的。
唯有脚踏实地的一直奋斗下去,财富的积累才能有所保证,财富的大厦其根基才是牢固的,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相反,若一味好高骛远、急于求成,那财富的大厦只会是一个梦中的幻影,不能持久。
张文荣创业不久,由亚龙集团投资开发的四星级酒店公寓——亚龙酒店公寓面向市场发售,这个位于浦东的房地产项目从品质和地段来说,均可卖到每平方米8000元,但是张文荣坚持只卖7000元。
他的这一举动招致了来自小股东的责怪。
张文荣对此表示,因为只售价7000元一平方米,所以五六天就销售一空,资金早些回笼便可投入下一个项目。
更重要的是,在保证足够利润的基础上,向广大消费者和市场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亚龙开发的房子质量好而价不贵,为集团未来房产经营做了免费广告。
“赚钱不要赚到尽”,这是张文荣的口头禅,此话反映出他作为商人难能可贵的平和心态,而他本人也意识到,这也正是他在上海几年打拼下来一直稳步前进的主要原因。
他始终认为,做生意和做人都一样,要着眼长远利益,而不要盯着眼前的一点得失。
张文荣曾说过,赚钱不要希望一夜暴富,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财富最让人放心。
这样的指导思想使张文荣多年来一直坚持以实业为本,并且以自身积累发展为主。
他对自己的经营风格的评价是“谨慎,非常谨慎。”
他曾自豪地说,在亚龙集团投资房地产之前,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
至今,企业的负债率仍保持在30%以内。
张文荣的致富哲学是高明的,因为他深谙“财富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这个道理。
金钱的积累要从每一枚硬币开始,不要因为钱小而弃之,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得到更大的财富。
贪图更大的财富,结果连本来能够到手的也丢掉了。
你不但要懂得如何创造财富,同时还要知道珍惜每一笔财富。
有两个年轻人一同去寻找工作,其中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是犹太人。
他们都满怀着希望,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有一天,当他们走在大街上时,发现地上有一枚硬币,英国青年装作没看见就走了过去,而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了起来。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非常鄙视:真是太没出息了,连一枚硬币也捡!
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犹太青年心中感慨万分: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后来,两个人同时进了一家公司。
公司规模不大,工资低,工作也很累,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又在街上相遇,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而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
“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会当老板呢?”
英国青年对此感到不可理解。
犹太青年说:“因为我不会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走过去,对于每一分钱,我都会非常珍惜,而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财呢?”
英国青年并不是不在乎钱,而是眼睛总盯着大钱而不在乎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他不能成就事业的原因。
对于一个成功者来说,金钱的积累是从“每一个硬币”开始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得到更大的财富。
一个成功致富者绝不会放弃每一分钱。
对金钱的态度也反映了一个人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态度。
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不好高骛远的人,才能脚踏实地地为自己的前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反之,不仅不能得到大的财富,小的财富也会与他无缘。
在浙江义乌有个叫李开复
的生意人,他开过许多摊店,也办过各种大小公司。
最早他卖针线,后来卖机械手表到电子表,再后来他卖计算器到手机、电脑,等等。
20多年,做生意中他与时俱进、随机应变,他不断关闭好景不再的商店和公司,先后卖过100多种产品。
正是这种灵活善变的经营方式使他由当初摆针线小摊发展到今天的大型电脑、彩电专卖公司。
“汽车狂人”李书福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
他高中毕业时,由于三分之差没有考上大学,便在家乡台州开了一家小照相馆。
一年后,他带着2000元钱开始新的创业——做电冰箱。
几经磨难,李书福小有成就,年营业额达5000万元。
1986年,李书福创办了吉利集团。
1989年,李书福的电冰箱工厂产值超过1亿元。
后来,由于国家政策调整,李书福不得不放弃电冰箱生产,将价值1000多万的工厂送给了国家。
转而开始生产装饰板。
就在这时,海南的房地产热引起了他的注意,但是这次投资却让李书福损失了好几千万。
之后,李书福又把目光投向摩托车行业,开发出全国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
1998年,吉利集团摩托车产量达35万辆,不但占领了国内市场,还出口22个国家和地区。
李书福进而做出更惊人的决定:造汽车。
他投资5亿多元,开发家用微型货车和轻型轿车,每辆售价4万多元,在国内轿车行业引发“地震”。
当时,他放言要生产3~5万元的家庭轿车,让人们很怀疑:那能是轿车吗?
后来,夏利等车降至相应的价位时,人们才知道李书福并没有胡说。
吉利集团经过17年艰辛努力,现已发展成涉足汽车、高等教育、摩托车、装饰材料、旅游等领域的国家级大型股份制企业集团,员工从创业时的十几人,增加到目前的8000多人,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30多亿元。
李开复和李书福的创富经历都印证了脚踏实地累积财富的道理。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若你有成为亿万富翁的理想。
那么就千万要记住,不要渴求一夜之间就暴富。
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努力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恒心和坚持见证了亿万富翁的每一分钱
人生最大的自由,莫过于选择成败,成功者寥若晨星,更少有人青史留名,而失败者比比皆是。
据有关学者研究证明:48%的人面对一次失败,就一蹶不振了;25%的人面对两次失败就泄气了;15%的人面对三次失败也放弃了;只有12%的人面对无数次的失败,而不气馁。
永远地朝着一个方向冲刺,他们坚信只要方向对头,方法得当,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人生最严峻的考验就是毅力,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是成功者的必经之路。
“666”农药的研制者说:“我不是失败了665次,而是成功地找到了665次不能成功的方法。”
有一次在美国,因为种种原因,海尔集团CEO张瑞敏与一家大公司接触后发现双方难以达成合作。
这时候,对方提出了颇具威胁性问题:“如果我们在大陆另选择一家企业合作,将来其实力一定会很强大,难道你们不怕受到冲击吗?”
张瑞敏微微一笑,他说:“我想引用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的一句名言回答您:‘我们现在唯一害怕的只是我们自己。
’”
李健最早涉足茶叶经营是在2001年。
在这之前他经营着一家超市,由于拆迁,他只好改行和一个福建籍朋友做起了茶叶生意。
那时,茶艺还在萌芽状态,是一个新兴产业,但是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比较大。
可是之前李健对茶艺、茶文化一窍不通。
门市开业后面对顾客提出有关茶的问题,他常常脸涨得通红,说不出话来,之后只得求救朋友。
看着朋友和顾客大谈茶文化,李健第一次认识到茶居然有着这样深的内涵。
李健喜欢上了这一行。
李健和朋友做生意的观点发生了分歧。
生意也开始变得清淡。
李健回忆,在一段时间里不断的往里垫钱,根本没有回款。
坚持完第三个月后,李健与朋友之间的生意思路偏离越来越大,最后只好分道扬镳。
于是他开始了独自创业。
经过市场调查,他把茶叶门市地址选在了北京茶叶一条街——马连道。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李健当初只是想扎堆的生意好做,并没在意这一条街上对手们的来历。
事后他才发现这里的人个个都是茶叶高手,不论是茶道还是销售,而且他们都来自茶叶生产厂家,从骨子里有着对茶的理解。
唯独他是个门外汉。
李健选定地址后看中了一间60平方米的门市,年租金4万块钱。
他交了租金请来装修工装修门市,自己赶往茶叶生产地采购茶叶。
这是他第一次采购茶叶,由于没有经验,又缺乏茶叶知识,采购的茶叶无论在色泽上还是质量上都给日后的批发和销售带来了困难。
为了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他买来好多有关茶叶的书,仔细研读,凡是上门的客户也都提供最优惠的价格,以便发展市场。
即使这样他仍是门庭冷落。
李健开始托朋友介绍茶叶销售渠道,稍有空闲亲自背着茶叶样品去零售店推销,有时他请人给他看门市,自己背个大袋子到偏远区县去找销售点。
而很多时候,他都吃闭门羹,偶尔听到“我们有供货方,以后考虑吧”,他都激动半天。
“那时我一心想着尽快发展客户,有时一天只能吃到一顿饭,一个月下来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在两个月里他跑遍了6个城市的茶叶零售店,但是没有得到回报,他处在了崩溃边缘。
李健的茶叶门市经历了整整14个月的萧条后才开始复苏。
在这期间,他不断听到类似他这种门外汉茶业门市倒闭的消息,他的朋友也劝他收手。
李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咬着牙告诉朋友:“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每个行业起步都会有艰难和困苦,更何况我还没有认输。”
随着李健茶经的提高和市场的辛勤开拓,第13个月开始有了一点利润,就在2003年春节前的一个月,他的门市赚回了之前的所有投资,还略有盈余。
在2004年,李健的茶叶门市纯利润达到20多万元。
“我的生意在经历了10个月以上的冰冻才迎来朝阳,真正赚钱是在第二年的年底。
在这期间我也想过退出,但是我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选择了坚持。
我处事的风格就是执著,我认为做生意也需要执著。
所以我成功了。
现在茶叶消费档次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工艺制作、认知程度越来越深,随之茶叶的市场也将更加广阔,我想我还会执著下去。”
也许李健的成功并没有多少玄妙之处,唯一的就是他执著、肯钻研。
只要有恒心,铁棒也能磨成针。
成功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是按部就班去完成。
在这个意义上说,不成功比成功还难,看一个人,不必看他辉煌耀眼、春风得意之时,而看他身处逆境时是怎样艰难跋涉的。
执著是人类的一种美德。
任何天赋、才华、强势都不能代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彻头彻尾。
黄培源是台湾著名的投资理财专家,他多次提到一个创造亿万富翁的神奇公式。
假定一位身无分文的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
如果他每年存下的钱都投资到股票和房地产上,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收益率,那么40年以后,他能累积多少财富?
一般人猜的金额,多数在200~800万之间,最多的也不超过1000万。
然而依照财务学计算复利的公式,正确的答案应该是:1.0281亿,一个众人不敢想像的数字。
也就是说,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时,就能成为亿万富翁。
这个收益其实是每个人都能够实现的,但现实情况却是大多数人并不能坚持下来,很多人只坚持一段时间就放弃了。
而另外的人连做都没做,所以世界上的亿万富翁还是只有少数。
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卡耐基都会躺在他那张宽大舒适的沙发椅上,对过去,对未来沉思一番。
在西班牙很流行斗牛,在此之前,小公牛要在斗牛场里接受考验。
每一头被带进场的牛,得攻击一名用长矛刺它的骑马斗牛士。
每一头牛的勇敢程度,就按照它不顾刺伤、勇往直前的冲锋次数,定出高低。
我们也要承认,生命每天都在接受类似的考验。
如果坚忍不拔,不断尝试,继续冲向前去,就会成功致富。
我们并不是在战败中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血管里也没有失败的血液在流动。
我们不是一只等待牧人来戳刺的绵羊,而是一头猛狮,不能和绵羊在一起谈话,在一起走路,在一起睡觉。
我们不想听哭泣者的哭泣、抱怨者的抱怨。
因为,那些都是有传染性的疾病。
让他们加入羊群吧!失败的屠宰场不是命运的归宿,致富的康庄大道才是我们的前途。
生命的评价是在每一次旅程的终点,而不在起点的附近,但我们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致富的目标。
虽然可能在第一千步的地方遭遇失败,但成功就隐藏在失败的后面。
我们不知道它有多远,除非转个弯,还要时常换脚步。
如果那一步没有用,我们就采用另一步,甚至再换一步。
实际上,一次一步不会太困难。
坚持到最后者必能成功,不懈努力者才能致富。
有学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学到博大精深的学问。
苏格拉底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对学生提了一要求:“从今天起,我们每天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甩手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大家:“哪些同学一直坚持每天甩手?”
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你们告诉我,现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每天甩手?”
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了手,而这个学生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大哲学家柏拉图。
因为坚持,柏拉图终于从苏格拉底众多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功成名就,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了博大精深的学问。
其实,苏格拉底设计的甩手动作只是一个暗示,其意就是:坚持者必将成功!
坚持,是一把尺子,它衡量着一个人的意志,把芸芸众生分为意志坚强者和意志薄弱者;坚持,是一块磨刀石,它砥砺着坚持者的意志,让意志坚强者意气风发,让意志薄弱者望而却步;坚持,是一架天平,它总是倾向于意志坚强者,而忽视意志薄弱者的存在。
坚持其实就是恒心,就是意志力。
古今中外,无论哪个领域的成功人士,他们唯一的共同特征就是超人的意志力。
还没有听说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取得了成功的。
哪怕是一件小事,能够长期坚持就很不容易。
在赚钱方面也是一样,如果大家能够像柏拉图坚持甩手那样坚持理财,每个人都能够在这辈子成为千万富翁。
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取代坚持不懈的位置。
才干也不会;没有什么比有才干,但却没有成功,更寻常可见的了。
天赋也不会,没有得到奖赏的天赋,几乎成为一个谚语。
教育也不会;世界上挤满了被教育过的废物。
仅仅是坚持不懈以及决心,就会让你所向披靡。
——托马斯·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