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为文概览> 1.戏剧戏探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戏剧戏探源(1 / 2)

 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的总称,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所产生的综合艺术,它是在继承古老说唱等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将诗词、音乐、对白、舞蹈、歌唱、服饰、彩绘、美术甚至杂技、武术等进行一番有机糅合后所形成的特有艺术门类。

古希腊戏剧

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戏剧,可能要数古希腊的戏剧了。古希腊著名三大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约公元前485~前406)、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前456)、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前406)一生曾写出近百部或百余部戏剧剧本,亚里士多德曾在其名著《诗学》中评价说,索福克勒斯是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写,欧里庇得斯则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5~前385)则是当时喜剧的代表作家,一生写过40余部剧本,现存11部。

当时的戏剧形式可能主要为话剧,估计还未出现歌剧。位于希腊雅典卫城中心的帕台农神庙,据说就是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王公贵族在此经常举办祭祀活动或观摩戏剧表演的场所。

米南德(约公元前342~前291)也是古希腊早期喜剧的代表作家,一生共写出105部喜剧,他的作品被后来的罗马剧作家改编,对欧洲文艺复兴和近代戏剧产生过一定影响。

中国戏曲

中国在公元前一世纪汉宣帝时,也出现了乐府形式的戏剧萌芽。戴圣《礼记.乐记》(世称“小戴礼”)中就有19篇关于音乐理论的记述,现存《史记.乐书》中有关音乐的记述就是根据它完成的。事实上,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对《韶》《武》等乐舞形式作出过评论。这就是说,汉乐府也是在春秋甚至更早的唐尧时期乐舞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传三代(即夏商周)之前,曾出现过“六代舞”,也叫“六乐”,是黄帝时期祭祀乐舞《云门大卷》(也称图腾舞)的组成部分(唐尧为《咸池》,虞舜为《大韶》,大禹为《大夏》,殷商为《韶护》,西周为《大武》)。周代用于祭祀的舞蹈形式称之为“小舞”。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虽采自民间,据考证实际上是民歌歌词。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间,曾出现过一种清商乐舞,属于在民间流行的俗乐舞。或源于古代商歌,或源于汉乐府《相和歌》之清商三调。汉魏西晋时的清商乐舞,是女乐舞,得到皇室的重视,如曹丕就曾专设清商署进行管理。永嘉之乱后(307~312),一部分清商乐流入凉州,与龟兹乐结合,演绎为西凉乐;另一部分随东晋政权传到江南,促进了长江流域吴声、西曲的发展,成为南朝“新声”。隋文帝曾设“七部乐”,谓之为“华夏正声也”。唐太宗贞观14年(640)增为“十部乐”,《清乐》(即清商乐舞)列为第二部。

唐宋时期,乐舞有了很大的繁荣和发展,除宫廷中流行的唐乐舞外(多在唐玄宗李隆基所设梨园内教练研习),还有唐宋大曲、诸宫调、唱赚、宋词、鼓子词、转踏等传统杂剧、散曲音乐曲调。南宋以后,逐渐形成了包含多种音乐成分的戏曲声腔-----南曲,它与北曲一起成为我国戏曲最古老的两大声腔。

元明时民间出现一种傩戏,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以歌舞演绎故事。宗教的世俗化,造成古老的傩仪向娱人的方向发展,现实社会中的民众包括乞丐都加入傩仪的行列。据记载,北宋时傩仪场面十分壮观,达千余人之多。民众通宵歌舞,滑稽可笑,但尚未具备独立的戏剧品格。

杂剧、散曲发展到元明时已愈见成熟,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有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山西解州人,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王实甫、马致远、汤显祖(1550~1616)等。明代王骥德(约1557~1623)受徐渭影响,于万历38年(1610)撰写《曲律》,分别探讨南、北曲源流,南曲声律,传奇做法,以及戏曲创作与理论中诸多问题,对元明两代戏曲家和作品进行了广泛的品评,对风神、虚实、本色、行当等问题作了深入论述。他的《曲论》,是对前人与同时代人艺术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戏曲创作规律第一次作出了系统的阐发,以其理论的创新性和系统性雄踞明代戏曲圣坛。与王骥德同时的吕天成(1580~1618),创作整理了传奇评论《曲品》,其中收录戏曲作者95人,传奇作品212种,除20种见于《永乐大典》及其他书目外,其余192种均为首次著录。

至明清之际,以昆山腔为基本曲调的昆曲盛行于江南,并为宫廷所接受,在民间也颇受欢迎。明嘉靖年间,以曲律家魏良辅为首,张野塘、张梅谷(洞箫名手)、谢林泉(笛师)及其门人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朗等人创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但仅仅是清唱。后经梁辰鱼(1519?~1591?)等人改革,并创作传奇《浣纱记》上演,声名大振,遂与海盐、余姚、弋阳诸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被西方誉为东方歌剧的京剧,即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进京,吸收了四大声腔、徽调(以二簧为主,包括昆腔、吹腔、拨子、四平调、花腔小调等)、汉调(以西皮为主,兼有吹腔、杂曲、小调等)等明清以来各种地方声腔曲调及表演艺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清代李渔所著《闲情偶寄》,凌轹古人,是元明后一部重要的戏曲理论批评专著。

20世纪,较早进行戏剧实践和戏剧理论研究的人是话剧和电影导演洪深(1894~1955),他是江苏武进人出身官宦世家,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6年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1919年考入哈佛大学G.P.贝克教授主办的戏剧培训班,成为第一个修习戏剧的留学生。1921年他与张彭春合写的英文剧《木兰从军》,融合进中国戏曲表现手法,向美国观众介绍了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出形式。洪深一生创作、编译了38部话剧剧本和多部戏剧理论专著,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现实主义主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印度戏剧

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古典舞“婆罗多”也产生的较早,因其反映的内容大多与印度教有关,分析可能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经产生了。现存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8~9世纪)浮雕即能反映出一些“婆罗多”舞者形象。

印度戏剧萌芽大约在公元2、3世纪,古印度梵语戏剧家跋娑创作了“跋娑十三剧”,代表了古典梵语戏剧的早期成就。同一时期,首陀罗迦也创作了不少梵语戏剧作品。首陀罗,是低级种姓的称谓,可能暗示作者本人出身低微,为了便于作品流传,假托国王的名字,迄今未被证实。剧本《小泥车》序幕介绍,首陀罗迦是一位国王,学问渊博,武艺高强,一百岁时自焚而死 。

公元4~6世纪笈多王朝的绘画中也能反映一部分乐舞内容,在迦梨陀娑的诗剧《沙恭达罗》和诗集《云使》中,均有关于绘画中女性舞者体态优雅、手势微妙、眼神飞动的记载。迦梨陀娑是旃荼罗笈多二世的宫廷诗人,署名的梵语文学作品至少有40余部,其中最著名的剧本除《沙恭达罗》外,还有《摩罗维迦与火友王》和《优哩婆湿》。古典梵语剧本本质上是诗剧,与其他古典梵语戏剧家相比,诗歌成分和戏剧成分在迦梨陀娑的诗剧中达到了最完美的统一。

《沙恭达罗》在古代印度广泛流传,版本很多。在近代,也正是《沙恭达罗》首先为迦梨陀娑赢得世界声誉。1789年,英国梵语学者威廉.琼斯率先将其译成英文出版,并称颂迦梨陀娑为印度的莎士比亚。此后,《沙恭达罗》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尤其在德国引起巨大反响。在中国,上世纪20年代也出现过多种英文法文转译本,1956年季羡林依据梵语原著翻译的《沙恭达罗》出版后,中国曾两次将其搬上舞台。

精通婆罗门经典的薄婆菩提(公元7、8世纪)创作的戏剧,则取材于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公元6~9世纪的毗舍佉达多(一译氐宿授),生于印度南部,现存剧作《罗刹和指环印》,以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为题材,打破了古典剧作大都取材于恋爱故事的传统。

印度东部的奥利萨邦,还曾出现过古典乐舞“奥迪西”,题材主要是描写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黑天和牧女的恋爱故事。

17世纪初,在喀拉拉邦的农村出现了一种用梵语演唱的带有戏剧表演形式的舞蹈卡塔卡利,剧情多取材于《罗摩衍那》和《摩可婆罗多》两部史诗。

印度古典舞卡塔克(意为讲故事者),由诵读神话史诗的职业说书人创造,他们在说书时加上音乐和舞蹈动作,逐渐形成完整的叙事性舞蹈,分为勒克瑙派和斋普尔派。而其他大部分源于婆罗多的歌舞形式,都未能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戏剧形式。

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戏剧

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戏剧,最早反映于被埋在火山灰下庞培古城的大理石古建筑壁画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