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也是这副样子。
柴绍也跟这哥俩汇合了,许央碰上时,他们三人正一起看着杰作乐呵呢。
唐俭算是李渊派来辅助哥俩的,这时候也凑过来一起乐呵。
仅仅一天,六千没有大型攻城武器的军卒,就打下了西河郡,确实值得嘚瑟。
“大哥,二哥,进城不封刀吗?”
许央话音刚落,李世民和李建成就驱马前行了:“快!得约束将士们,绝对不能放纵!”
多少年的战乱,这些新招募的军卒都习惯了破城不封刀。
破城不封刀,这是让军卒们发泄攻城时的郁闷。
但是,李家不能这样。李渊看中的是天下,他不是要做流寇,而是需要破一城,经营一城,一路攻打,一路树立他李家的名望。
唐俭若有意味的看了许央一眼:“唐俭见过许郎君。”
“许央见过唐参军。”
然后,彼此心照不宣的笑了笑。
“唐参军,小子是进城还是陪唐参军主持城外杂事?”
“小郎君客气了,城外没多少事,许郎君还是进城吧。其实,唐公有些多虑了,有许郎君在,我唐俭是不是随军,都无所谓。”
“这一战,大朗二郎是该名声鹊起了,也确实有了独领一军的能力!”
“倒是许郎君的持重,让唐俭刮目相看了,实为平身首见。”
唐俭,后世记载这人心思缜密。
“唐公,小子七八岁就开始游历天下,见过太多事,也经过各式人。或许是这个原因吧。”
说完,许央向唐俭拱手施礼,便向城内奔去。
城内井然有序,西河郡的街市上虽然没有什么人走动,也没有军卒随意的闯民宅。
“主公,进城后,军卒大多是向城墙上跑,首先接管了城防,收缴守城军的武器,看管投降的军卒,与那些顽固不化之人搏杀。”
“可能是军纪的原因,进城没发生一例袭扰百姓的事。李家大朗二郎进了城,都没有多言,而是将所有西河郡的属官收拢起来了。正在郡府训话。咱们……”
“那个门徒呢?”
“回主公,是个铜匠,跟随李家大朗二郎去府衙了。”
“好,注意一下,咱们在城内巡视吧。”
军纪并没有在进城后被军卒忘记,还在执行出发时的纪律。
虽然刚破城那一阵,李建成和李世民走着疏漏,鉴于管军的基础,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印象……或许这就是天命吧,就这么运气。
进城后,李建成和李世民没有再遗漏什么,当许央在城内巡视时,看到有一队队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亲兵也在巡视。
不需要自己查漏补缺了,许央也向府衙而去。
“只惩首恶!不及他人!各尽其职,各行其事。”
府衙派出一队队的衙役,开始沿街宣扬。
这本来就是太原留守府的管辖地,李渊的声望本来就有底蕴,这也是墨家门徒能蒙哄着打开城门的原因。
西河郡,李渊还是有人气的。
第二天一大早,整个西河郡就已经恢复到往常了。
西河郡除了高德儒,李建成和李世民没有惩罚任何人,将军卒编队,混杂。
太守由郡丞暂代,西河县令进郡丞,其他次第升一级,继续管理西河郡。
这里面多了一个新人,那就是鼓动打开城门的商人,转眼有了官身,进西河县县尉。
这是许央同意的。新王朝即将诞生,墨家门徒在这个大事件中立功,许央不再固守原本的教条,允许门徒为官。
或者说,许央不准备约束那些底层门徒的选择,限制他们的自由发展。
其实,几百年了,即便是墨家这般戒律森严,也有不完全遵守门规,自由发展的。
门徒的身份太杂,人手太多,涉及太广,即便是处置,都处置不过来。
这几百年,墨家早没有了汉晋时期那般的严密,除了暴露身份,罪大恶极者,师门都很少出动人手去惩戒俗世的门徒。
不能让坚守者吃亏,这是许央的理念。
西河告捷,没有出现任何扰民事件,西河郡已经不需要大军驻防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在妥善安排好西河郡事务后,于第三日,率大军离开西河,凯旋回归太原。
从兵发西河征讨高德儒,到全军凯旋,总计用时五日。
西河郡之战,虽然不算是什么大战,但这一战的意义却非同凡响。
这是李渊檄告天下后的第一战,就这样犹如砍瓜切菜般的拿下了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