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智向李世民行了一礼,口中问道:“不知父皇召见儿臣有什么事?”
李世民说道:“皇儿,刚刚接到新罗的急报,金春秋勾结高句丽和百济,自称新罗国王,带兵向新罗进攻,新罗现在的情况十分危急。”
李云智一点头,新罗自从金春秋与金庾信之乱后,文武权臣被扫荡一空,确实没有人能扛起大旗与高句丽和百济相持。
更何况,金春秋在新罗素有威望,高句丽和百济支持金春秋称王,想取金云蔓而代之,新罗内部一定会有所骚动,现在金云蔓又有孕在身,确实难以抵挡。
李云智一咬牙说道:“儿臣这就去新罗。”
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远水不解近渴,而且这次金春秋入寇新罗,身后是百济和高句丽,其中百济又要听从高句丽的支配,以朕之意,唯有扫平高句丽和百济,才能救新罗,朕意,是先进攻高句丽,平定高句丽后,新罗之危自然化解。”
李云智却摇了摇头说“儿臣认为,高句丽有六十万大军,短时间内难以捍动,不如先灭百济,使高句丽孤掌难鸣,如此一来,我大唐再集中全力,联合新罗进攻高句丽,则高句丽也指日可破。”
听了李云智的话,李世民若有所思,然后问殿下的群臣道:“众爱卿都是何意?先打高句丽还是先打百济?”
李勣说道:“臣以为,还是先攻打高句丽,打痛了高句丽,新罗之围自解。”
苏定方则说道:“臣以为,当先攻取百济,百济一灭,高句丽孤掌难鸣,我军两面夹击,再加上新罗出兵,三面出击,高句丽必灭!”
李勣说道:“若是进攻百济,则高句丽和扶桑国必然相助,于时,我们可要面临着敌人的三面夹攻,而且百济与我大唐陆路并不相连,只能走海路,到时势必要进行海战,我大唐的水师未经大的战阵,能否战胜百济与扶桑、高句丽的联军尚未可知啊……”
李勣与苏定方的话各有道理,二人都是沙场宿将,都有着丰富的带兵作战经验,李世民一时之间也有些难以拿捏到底是先进攻高句丽好,还是先进攻百济好。
于是李世民将目光看向了李云智。
李云智是大唐崛起的新一代战神,百战而无一败,而且李云智打过高句丽,帮助新罗打过百济,对两国都很了解,所以,现在李云智的态度很重要。
而于李云智而言,从私交上来请,他与李勣自然要更好一些,但是涉及到国家利益的事,却不能以私交为准则。
李云智想了想,口中说道:“儿臣以为,苏定方将军的策略先易后难,确实可行。”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事实上,李世民也是倾向于苏定方的策略,虽然费了些功夫,但胜在稳妥,而且只要循序渐进,就可以成功,而李勣的计划则过于冒险,万一失败,则新罗都将不保。
想到这儿,李世民做出了决定,以李云智为帅,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讨伐百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