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龙纹秘境> 第三十一章 范蠡墓(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范蠡墓(10)(2 / 2)

程子小孩子似的情绪说变就变,这会他点点头笑呵呵道:“对!男子汉大丈夫,拿的起放的下,把眼光放长远,下次去倒皇帝老儿的斗,宝贝多的是。”

我正和程子瞎聊,金狗走了过来,问我后背怎么会有这么多玻璃渣。他结结巴巴重复了几遍我才听懂,我很是惊讶,之前下墓时没听谁说过我身上有玻璃渣,背包里也没瓶瓶罐罐这些个东西,此后就一直在这墓里了,这可是二千多年的墓,别说玻璃当时连琉璃制品都没吧。我问程子怎么回事,他说不是玻璃渣而是些小颗粒。我脱下外套铺在地上查看,感觉是躺地上拍壁画蹭上的。这时孙小曼见我们三人神秘兮兮凑在一起也走了过,蹲在我身边问我在干吗。我跟她说没要干什么,只是衣服上蹭上了些脏东西。她知道我这是敷衍,自个伸手去摸了摸,粘了几粒又放鼻下闻了闻,看她表情阴晴不定眉头越皱越深,思索了一会后又让大家都关了手电。当我们的眼睛适应了绝对的黑暗后,只见铺在地上我的那件外套,泛着一层很淡很淡的白光。大伙都异常惊奇,围着看这来自二千多年前的奇幻光芒。

孙教授更是激动兴奋的不行,里里外外转着圈看,他推断这就是古代照明系统中的发光物质。估计柿饼似的东西原本应该是葫芦形,里面填满这种发光物质,形成一个完整的照明设备。孙教授说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古代除了火以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照明设备,我们暂时称它为“无电电灯”只是目前还无法确定它所构成的成分,以及使其发光的原理,这些个问题要等回去以后,提取检材化验研究才能弄清楚。他环视一圈心满意足地总结道:“我们这次行动经历了险阻,收获也是甚微,但是最大的目的已经达到,下次打个报告由考古单位正式来发掘,大伙在墓里已经待了不少时间,现在收拾收拾先撤离。”

程子还在为这件“无电电灯”耿耿于怀,不悦道:“孙教授,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撤离,撤离,怎么个撤,往哪里撤。”

孙教授一听愣在原地,这确实是个辣手的问题,他一时高兴尽把这个问题给忘了。

大家注意力都回道出口后,全一副沮丧的表情,杨队长替孙教授解围道:“我是领路人,责任首先在我。回顾了一下我们一路进来的情况,再原路回去的话,机会还是很大。”

孙小曼不赞同他这种说法,她说大家在墓内体力透支过多,如果在盗洞内出现点情况会很危险。相反之前那批人对后路的信赖,要远远高与来路,大家不妨再找找墓室内的出口密道。

我听孙小曼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可范家人为什么要在墓室内设置通道呢?难道怕以后家道中落,留条后路来啃老。还是用于每年秘密来祭祀,可也没见过直接进墓葬拜祖先的啊。再或许是建墓时工程的本身出了问题?思前想后,我感觉着还是工程问题比较靠谱,毕竟挖了这么深难度很大。接着我又想建墓时会出现什么意外状况,是塌?是陷?还是遇到了地下水?

根据自己的分析我一寸寸去找,却有意无意的避开墓顶,怕大家会发现我前面进入的那个隔间。在转到大厅右侧放置墓志铭的地方,我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似乎这边要空洞些。我看地上的脚印密密麻麻,先前我们鞋上绑了绷带作区分,可现在也已经被踩烂无法辨别。我跺了跺脚很结实,踩完后暗骂自己真笨,下面可是青石板能跺出动静来那才怪。于是有趴下听了听动静,有一点点很轻微的异响似乎是水声,起来瞧了瞧这墓志铭,把大伙都召集了过来。我相信自己的判断,出口就是这个一米二见方的墓志铭。干活程子与金狗都很麻利,没几分钟就打开了它。原来墓志铭就是个石函,篆刻着墓主人生平的一面就是一个盖子,打开它下面出现了个垂直向下的通道。

范家人建造此墓花了很长时间,甚至比石窟还更早开工,由于挖的太深在建墓室时碰到了地下水。无巧不巧那股水刚好从山谷岩缝中出来,使其无法改道,范家人也想过将其堵死,可又怕日积月累墓室会进水或被冲垮。那会范蠡身体渐虚,也没多余时间再更方案,所以墓室右侧有一下块是如桥梁般搭建的,后来范家人干脆留了条密道在这里,并以秘密的方式记录了下来。

我第一个撑着石壁下去,通道差不多有5米高,全由青石板堆砌而成,下到最后有股水刚好从中间穿过。我看水势并不是很湍急就跳了下去,边游边举着手电查看周围情况。发现水系所经过的这个溶洞有着很大的空间,游出几米便上了岸。流经的这条小河窄的地方只能容下一条小舟,宽的地方足有十来米,沿河两岸,布满石钟乳,石笋、石柱、各种奇形怪状的石花石幔。我在岸边接应同伴一个个过来后整队出发,经过了好几个小时蜿蜒潜行,走出了有好几公里,才最终走出了地下河。来到洞外,此时太阳当头已时第二天中午,突然原处的一颗老愧树进入我的眼帘,原来我们已经到了石户村的那座山脚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