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 Sect.52. 兵起邺都(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Sect.52. 兵起邺都(2)(2 / 2)

现在,他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才能驱策将士,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随他去兵围帝都?凭着直觉,他采取了自己一向的策略:以退为进,欲擒故纵。

其实,郭太师有些过于谨慎了。他担心自己总执帝国兵机的时间太短没来得及收服大部军心,他担心以自己一家的私事遭遇不能有效激发将士们的抗议热情,他担心那个时代频繁造反的斗狠风气到自己这里突然就不灵了,他担心世人会以那种“早就说过他会反他果然反了”的调调来否定他过往的忠诚……他却忘了,其实,东京的小皇帝对于自己跟前的这些亲将而言,是没有任何感召力的。

果然,听了郭太师这一番惨恻之言,座下诸将义愤填膺,眼中都不禁流出了同情与悲愤的热泪。天哪,京中那些人干的都叫什么事!将领们人人皆有满腹的话想说,可是人人想说的话中都同时含有七八个意思。这些意思在他们心中争先恐后、左冲右突着,叫他们一时反而不知如何起头为好了。

还是郭崇威开了口,语气中带着安抚,也抱着不平:“侍中稍安,此事必定不是出于圣意,必定是官家左右的小人进了谗言。如果任由这种鼠辈执掌政柄,国家岂得安宁?侍中,以卑职之见,于今之计应当直入京师!应当与那些小人当面锣、对面鼓地辩难以判忠佞!侍中怎么能够仅凭一纸密诏就自弃于世呢?卑职们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官家密诏出示给太师,难道就是为了让侍中俯首自裁的么?”

邺都都押衙郑仁诲激愤道:“便是侍中委屈自己遵了旨,千载之下,也不过空担了一个叛逆未果、畏罪伏法的恶名而已,于事何补?……”

郭崇威和郑仁诲一面说,众人便一面频频点头。郑仁诲尚未说完,众人便齐声应和:“我等不才,愿意跟随明公入朝面圣!”“剪除君侧之奸恶,洗雪不白之冤屈,安定天下万民之心!”“侍中,赶紧拿个主意吧!”

对他们而言,事情其实很简单。不就是起兵清君侧吗?清君侧,这是历朝历代最完美、最能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起兵理由。

忽然之间,他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未来。他们的脑袋原本就是挂在腰带上的,谁更爱重他们,他们就把脑袋卖给谁。

其实,郭太师的确不必那么担心,他们就算真的扯旗造反了,也并非与整个帝国军界作对。别忘了,帝国除去禁军,还有许多强大的外藩呢。官家滥杀功臣不得人心,大义上就站不住脚,外藩未必都会向着官家。何况,藩主们都是久经变乱、老谋深算的成年人,他们最懂得这两个字的含义:值得。当然,还有它的反义词:值不得。他们比郭太师的部将亲旧更会掂量实力、权衡利弊。如果非要卖脑袋的话,保不齐他们也同样宁可卖给郭太师呢。毕竟,郭太师素来手面阔绰,他肯出的价钱,必定低不了。

“太师,不用犹豫了!于今之计,必须马上集合三军,向他们晓以利害。”王峻站了起来,高声道,“要让他们知道,如果连郭太师和我都平白被诬、性命难保的话,他们岂不全是附逆为奸之徒?他们的小命,岂不是顷刻间就会被碾作齑粉?要让他们看清楚,只有回到东京去,清除掉皇帝身边的那些奸佞,我们这些辛辛苦苦为国征战的人,才可能安心尽责、恪守岗职!”

晋京******几乎是立刻就向魏博全军发布了。王峻义不容辞地担当了主事者的角色。天雄军广阔的校场上,三军将士群情激奋,要求杀回京城去清除奸贼、还他们自身清白的呼声,在邺都的上空连绵横亘为一大团厚重、冷肃、几可摧城的乌云。

郭威站在高台上,面色冷静,稳如巉岩,任凭身边的王峻和众亲随带领三军将士呼喝鼓噪。再也没有什么可迟疑的,全家几十口子都被敌人攥在手心里,他这边多耗一分,他们那边就多一分凶险。

旌旗如云,气概如虎。将帅怒发冲冠,健儿跃马持戈。

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郭太师拔出宝剑,声色俱厉地下达了他军事生涯中的第一个叛逆命令。

目标京师,全军出发!

-

-

---------------------------

注:“叛逆是英雄的特权”,致敬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

-

-

碎碎念:*^-^*求推荐,求票,求评论,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求粉,各种求……*^-^*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