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 Sect. 113. 丹墀希进(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Sect. 113. 丹墀希进(1)(1 / 2)

 正月十六,元宵已过。中书省。政事堂。

今岁的科举选士之事临近尾声,新科进士榜单已出,及第众人将在今日经中书省判定过后,再呈报给皇帝待敕。目下权知贡举的,是户部侍郎赵上交。

赵上交是累朝旧臣,在后汉隐帝治下就做过户部侍郎,还拜过御史中丞,专门负责弹举官员,行监察之责,在任上有过不阿谀、不避忌的名声。后来转做秘书监。那年冯道去徐州迎接汉隐帝的嗣君河东世子刘赟,赵上交就以秘书监身份做他的副官同行。冯道和赵上交,都是李太后和当时的枢密使郭威议定派出的,可见朝廷对他还是颇为看重的。

大周皇朝建鼎后,赵上交以秘书监拜礼部侍郎。常例,贡试多由礼部侍郎主管。赵上交便考察贡试章程办法,向皇帝郭威上疏申明条制,列出了改革考试科目的具体条款,帮助朝廷擢取到了梁周翰、董淳等人才,皇帝郭威甚是嘉许。去年八月,赵上交从礼部侍郎转户部侍郎,位置更具实权,也算是朝廷对他用心贡举改革的报偿。因为他熟悉贡试条例,于制度上又多有创见,官家郭威便命他以户部侍郎之职仍旧权知贡举。

今年开试前,赵上交又上疏,请求将考试进士的科目中去掉帖经二十帖和对义五通,而在诗赋各一首之外,别试杂文两首、试策一道。这项举措,旨在去除贡试文章中的浮华成分,而向资国、实用方向引导。这道奏疏很符合皇帝郭威的追求和风格,于是下诏从之。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广顺三年皇朝的第一件大事—青年文官人才的选拔和储备—就将如期收尾了。

王峻执掌枢密院,权位在中书省之上,判定的日子便是由他决定的。

此时,枢密院正副两使、中书省、门下省诸相、诸执事官等都齐聚政事厅内,等待过堂。

亲事官在堂下告进,赵上交微笑道:“将他们领进来。”未几,一队素衣青年士子便排做一行鱼贯入内,在堂下向诸长官行礼。

礼毕起身,依序各自唱名,自报家门。待这十几个青年报完姓名,赵上交正要开口,忽听得主座上的王枢密冷笑一声,厉声道:“科举选士,是为朝廷选拔可用之才,将来是要将他们派遣到全国各地,代表朝廷执行政令的!赵侍郎,瞧瞧你们选出来的都是些什么人!身形卑琐、形容不整的歪瓜裂枣,也好意思混在进士里头滥竽充数么?今岁选士不公,必须要重新考试!”

此言一出,堂上众官尽皆神色大变。

选进士不是选美,重在才学,岂能要求个个貌如潘安?才如宋玉就够了嘛。何况,今日堂下所站的青年士子们,也没有谁的长相特别让人不能忍受,最多不过是有人身材矮短些,有人习惯性地佝着背,有人脸上痘痕多些,有人五官搭配得差一些……,这些都无伤大雅。选士事关国政之大体,王枢密何必在外貌上吹毛求疵呢?

十天以前。枢密院。

新权知贡举、户部侍郎赵上交谒见枢密使王峻。

赵上交汇报了今年开科取士的大势,应王枢密要求,还对众多士子的情况进行了大致点评。王枢密大大咧咧听着,待赵侍郎说完了,他点点头:“开科取士,为国纳贤,马虎不得。适才赵侍郎提到的士子中,有几个鄙人曾经听说过,想来此番会有优异表现。鄙人还听闻相州有个童生叫刘子乔的,经义诗赋俱佳,此番,赵侍郎不妨好生留意一下他的应试文章……”赵上交一一答应了。

数日后,考试完毕,录中的进士名单呈上来,刘子乔并不在其中。

王峻是相州人,刘子乔是他乡梓旧友之子。他得旧友再三托付,拍胸脯打过包票-没想到,这个赵上交,如此不上道!

谁没有几个需要照顾的特殊故旧关系呢?偏这赵侍郎就是孤身只影活在空气中的么?敢不卖他王枢密的面子,是以为自己在皇帝跟前的面子,会比王枢密更大么?是以为自己做过几天御史台的职务,就真的可以变成铁面人了?是以为自己这么铁面就是在秉公选士、就真的可以名垂青史?

哼哼,太幼稚了,太可笑了。

“今岁选士不公,务必覆试!”政事堂上,王峻毫不容情地强调着。

诸相如郑仁诲等,纷纷起身劝解:“王枢密,王枢密!选士大事经各司连日多方筹划安排,已经进行到这一步,陛下正等着呢,事到临头,这名单是必定来不及改移了……”“何况,陛下尚未御览,未知圣意如何。倘若真有士子的应试文章不合圣意,待陛下敕下,再让贡院重新安排考试,也不算晚。”……

王峻愈发恼怒,并不理会众人的劝解,愈发大声斥责赵上交。政事堂外的一众属吏都吓得偷眼互视,一声不敢吭。最后,座中诸相加起来也没有拗过王枢密,所有的青年士子都被带了下去。今日的过堂,就算白过了。

王峻气乎乎回了枢密院。

赵上交虽说在前朝做过监察御史,毕竟不是铜心铁肺,何况他现下是户部侍郎,管着全国的钱粮,更是一个需要不断与各部司妥协的位置。因此王枢密一走,他也坐不住了。提心吊胆了半天,他又亲赴枢密院,去向王枢密检讨工作的失误。王峻正在院中饮酒,见赵上交前来服软,便邀他一起对酌,两人各怀心事,皮笑肉不笑地喝了一顿方罢。

次日,枢密使王峻在枢机会议上向皇帝郭威奏报赵上交知贡举不公,请求致之以法。郭威沉默着,没有立刻答言。

“陛下,兹事体大,贡举乃为朝廷选拔人才的良途,他赵上交占据着这个位置,不说为国忠心尽职,却结党营私,培植私人。陛下,朝廷绝不能纵容他这种欺君之举!”王峻强调道。

片刻,郭威微微颔首道:“知道了。”

“那么陛下,臣就尽速派人将赵上交拿了,交法司审核议罪。”

郭威轻轻叹了口气:“王枢密,法办朝廷大员,要有确凿的证据才行。”

“证据好说,臣这就派人去查。臣早就听人举报过他的不法行为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