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 Sect. 247. 彤史青编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Sect. 247. 彤史青编 1(1 / 2)

 坤宁宫。日间。

明日就是八月节了,帝后将在万岁殿向百官赐宴,共庆中秋团圆佳期。禁中的宫人、内侍们,都在为此而忙碌。

然而坤宁宫还是保持了一贯的宁静,负责替宫室张灯结彩的人动作都很轻。除了皇子训哥儿和皇女观音将一两只灯笼在地上推着玩时发出的笑声,就只有尚宫唐氏轻声招呼宫人看顾他们的声音了。

前殿。

君怜坐于鸾座之上,只留了三两侍从在侧。

彤史广明和永光入内行礼,君怜温言命她们起身。两人向圣人呈上两本册子:“启禀圣人,这便是自本年五月以来的彤史日志了。”廷献忙接过日志册,进呈于君怜之前。

君怜翻到五月节前那日的记录,菁娘与朱雀吵架的言辞赫然在目。

君怜合上折册,温言道:“你们记录得很好。”向廷献道:“赐座。”廷献和莲叶忙替她们搬了杌凳来,两人受宠若惊地告了罪,端正坐下。君怜又向廷献道:“赐茶。”廷献依言去点了茶来,分与广明和永光。两人又受宠若惊地领了,也不知圣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便静静品尝不语。

这里君怜也慢慢品完自己的茶,放下茶盏,微笑道:“彤史虽是内廷后妃起居言行的记录,但也属史家一派,自当秉笔直书,向后人起到警示与劝诫的功用。我中华自古以来就称赞良史,故此,齐国太史世家舍命记录崔杼弑君之事,晋国太史董狐坚持书写赵盾逆君之事,才会千百年来被人传颂和景仰。”

广明笑道:“圣人说得极是。臣妾等幼受圣教,也知道以良史之心,如实记录所见所闻。”

永光笑道:“昔者唐太宗调阅本朝实录,还为后人诟病良久呢。”

君怜一笑:“不过,内廷之事隐秘,有些言行可传,有些言行不过出于一时激愤,并无深意,传之却无益。故此,彤史倒不必完全与外朝实录一般看待。你们两位素有学养,尤其尽职秉笔的操守,我是十分尊重的。但今日,我想请你们为我做一件事……”

广明与永光心知有异,都站起身来:“请圣人吩咐。”

“五月节前一日,王昭仪与令主在万春堂就驱散聚集僧众一事发生争执,两人都说了一些不当的话,事后也都悔悟了。我想,这些话就没有必要让旁人知道了。你们以为呢?”

广明与永光互视一眼,略一迟疑,方道:“臣妾等……认同圣人的说法。”

“那么,你们可不可以为我将彤史的这一部分内容删掉呢?……呵,也许让你们为难了,我很抱歉。”

“……圣人既然有旨,臣妾等以为也未尝不可。只是,圣人希望臣妾等如何做?”

君怜将日志册递给廷献,示意他交给两位彤史。“将相关的册页剪裁下来,留在我这里就可以了。”广明、永光两人便接过日志折册,向莲叶讨了剪子,当场将当日相关记录剪下来,呈交给圣人。

君怜接了残页,又问:“还有副本么?”两人摇头道:“没有了”。

君怜再次宁和而抱歉地一笑:“真是难为你们了。”

翌日。万岁殿。晡时。

天色尚明,灯烛未燃,但华彩纷陈的殿堂,已经很让人遐想它在黄昏后的炫丽迷幻了。

百官宴还有半个时辰开始。筵席所需器具什物早已敷设完毕,宫官和内侍们仍旧在穿梭来往,将一道道果子点心次第端上来。

已经到来的文武大臣们,候在殿廊外的庭苑间,提前欣赏着彩画宫灯,有的坐,有的站,有的品茶,有的交头接耳闲叙。桂香浓郁。佳节之际,人人都显得闲适。

万岁殿东偏殿。

从西蜀秦凤前线赶回来的赵匡胤,向皇帝汇报完了自己的实地考察结果。他的结论很简单:彼地可以攻取,王师不应放弃。因为第一,其地势虽然险峻,却在我军马步军移动和作战能力范围之内,粮草的运送困难可以克服;第二,将帅向训、王景、韩通等求胜心很强,又一直在积极谋划,颇见成效;第三,王师军士士气并未如传说中的低落,反而有着很强的攻战欲望。

君贵听了汇报,大喜道:“好,元朗,此事你办得很好。有了你的话,朕就吃了定心丸了!秦凤阶成之事,就安心交给向训、王景他们办去!”

赵匡胤笑着揖道:“正是这个话,陛下请尽管安心。”

赵匡胤走后,张美应召入内拜见。

君贵以太保大皇子身份出镇澶州的时候,张美原本是澶州的粮料使,因为替君贵筹划军粮物资时偷偷摸摸做了些手脚被先帝发现,就此调离了君贵身边。而君贵因对张美舞弊之事失察,也受到父亲的冷遇,一度感到十分痛苦。

后来张美的职位迁转了几次。君贵继位后,张美归于中枢,任枢密院承旨,但君贵一直没有单独召见过他。君臣二人对于澶州之事,私下都感到十分尴尬。

君贵看着诚惶诚恐伏拜于地的张美,默然半晌,方淡淡道:“玄圭,你近来还好吧?”

“托赖陛下洪福,臣还好。”张美小心回答。

君贵道:“平身吧。你我君臣二人自打澶州分开之后,也有好几年没有单独叙过话了。”

张美不由赧然,依言起身,垂目揖道:“是。臣……臣心中愧疚,故此虽一直怀念当年在太保大皇子治下的日子,却不敢有片言只语说给陛下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