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 Sect. 252. 始议南征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Sect. 252. 始议南征 2(1 / 2)

 冬十月。辛未日,天大寒。

在万物凋蔽的景象,有一则喜讯传入宫阙:成州归顺。

至此,西军从孟蜀收复了秦、凤、阶、成四州故地,完成了平边之战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禁。万岁殿。日间。

群臣入贺。皇帝欣然设宴以答。殿弥漫着暖烘烘、喜洋洋的氛围。

此番西征奏凯的主将向训、王景、韩通等尚未返阙。皇帝记得当初决定西征时众臣的建言,特意向王溥赐酒,举杯道:“成就朕的边功,卿择帅之力也!”王溥忙捧觞逊谢。恭敬饮毕,群臣赞和。

有属官给枢密使魏仁浦送来一卷帛书。魏仁浦展开快速阅毕,起身走近皇帝,奏道:“陛下,西蜀孟昶的国书到了。”

皇帝不动声色道:“他说了什么?”

“回陛下,蜀主被陛下的雄师吓破了胆,是来上书请和的。”

皇帝将帛书索要过来,亲自展读。读毕,冷笑道:“哼,大蜀皇帝?!战败之国主,不知自己僭伪,还敢与朕并称皇帝、分庭抗礼不成?魏枢密,将这国书拿回去。”

“是。……那么陛下,该当如何回复孟氏呢?”

“还用回复?不理他就完了!表面请和,背后却耍小把戏。耍把戏还耍不伶俐,偏又被朕识透!哼,这种人,不足为虑。”皇帝顿了顿,又正色道,“倒是秦、凤、阶、成四州百姓,应该从回归之事得到国朝的好处。魏枢密,回去后替朕拟旨,四州之民除了两税的征科外,孟氏给他们规定的其它各色科徭,今后一律免除!”

“是!”“吾皇圣明!”“陛下仁德!”“陛下慈悲,百姓之福!”

宽广的殿堂,响起了群臣整齐而响亮的颂贺之声。

皇帝并没有为这快要冲破藻井的颂圣之声所迷惑。他看着桌案上的酒食,叹了口气:“朕有什么仁德?近日天气大寒,多少百姓又在冒着苦寒为生计奔波。朕坐在宫吃着这些美味珍馐,喝着这些好酒佳酿,却对百姓没有半分功劳,朕实在惭愧!”

他注视着他的臣属们,慨然道,“既然不能躬耕而食,朕就应当亲冒矢石为民除害,如此,朕心才能稍稍自安!”

群臣闻言,尽皆动容。

有人激动。有人沉默。有人面面相觑。

片刻,万岁殿爆发出一阵更加猛烈的颂赞之声。

侍立在皇帝身后的刘奉武,轻轻抿起了自己的嘴。

坤宁宫。后殿。黄昏。

殿只有君怜与廷献两人。殿门关闭。

廷献低声道:“……官家就是这么说的。”

君怜皱起了眉头:“亲冒矢石?!”

“是。官家说,不如此,他就不能心安。”

君怜定睛看着廷献,廷献愈发肯定地点点头。

君怜沉默了,望着殿内半空的香烟愣怔起来。

滋德殿。偏殿。日间。

官家单独召见王朴。君臣议论热烈。羊皮地图摊在御案上。

滋德殿。前殿。日间。

御前枢要会议。君臣议论热烈。羊皮地图挂在紫檀屏风上。

滋德殿。前殿。日间。

御前军会议。君臣议论热烈。紫檀屏风上换了一幅更详细的淮南地图。

显德二年十一月初一,乙未日。

广德殿。日间。

常朝。

皇帝制下:以宰臣李榖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知庐州、寿州等州行府事;以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为行营副都部署;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员将领,各率所部以从。

李榖是国朝枢臣耆老之一,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以李榖出马挂帅,以在高平、晋阳之战后迅速上升的王彦超、韩令坤等国朝重将副之,说明了此番战事的等级有多高。

而这样的阵容,不过是前军。

庐州、寿州等目前都是南唐治下州郡,大周设这几州的行府,则说明此番战事的首要目标就在这一带。

十一月初五,己亥日,大周皇帝郭荣向李氏治下的淮南州县降下诏谕。

在诏书,皇帝首先说明,自己继位以来一直注重修治德,此番动兵,并不是为了夸耀武功,而是为了吊民伐罪的大义。

接着,皇帝历数了江南李氏的种种罪过:趁着唐末内乱窃据一方,僭称皇帝;勾结北境契丹人和晋阳刘氏不断挑起战事,凌虐汉人百姓,为朝制造边患;唯恐天下不乱,对原历代叛逆势力如李金全、李守贞、慕容彦超等提供军事和物资支援;迫夺原朝治下闽、越、湘、潭疆域,以扩大自己地盘……

皇帝还回顾了大周对江南李氏的仁义:当年淮扬连年闹饥荒,先帝为了淮南百姓不饿死,特地允许他们渡河到淮北来买米买粮;历次边境摩擦俘虏的南唐将士,大周一律赏赐衣物放还,只希望他们不要再来侵扰。

因此,大周从未有负于江南,而江南屡屡背信弃义,实在太过奸猾,“罪恶难名,人神共愤。”

皇帝告谕淮南军士百姓人等,国朝此番出师,“东西合势,水陆齐攻”,势难阻挡。皇帝相信,他们虽然久隔皇朝声教,心里还是向往原正朔的华风的。皇帝希望他们看清形势,“善择安危,早图去就。”

对于主动献郡投诚者,皇帝说,绝不会吝惜高封厚赏。

在诏谕的末尾,皇帝承诺,王师军政严明,禁止剽掠焚烧,此番征讨对百姓一定秋毫无犯,希望百姓父老不要担心。

这封大周天子对淮南百姓的******,火速被传达到了国朝的每个角度。又火速越过淮河,飞到了江南军民的口耳之间,飞到了宴坐于金陵锦绣宫城里的李璟李伯玉眼里。

大周国民兴奋。

李氏震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