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想要的。倒不是说贾如贪恋高位厚爵,但凡身负有青云之志的人,向来不太在意自己能做多大的官、得多厚的爵。这类人,他们只想无愧于自己的满腹才具,只想着让自己地思想永久流传下去。所谓立言立德,能够上辅天子、下治万民,最终换得天下盛世从而在青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这些,是贾如这类人生平最大地渴望。
对于京都长安,说实话,贾如是向往的。但是,既然心存上面所述之顾虑,贾如觉得有必要先问个明白,否则,到时候又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今岁,他已经三十有四了,再也经不起来来回回地几番折腾。韶华易逝,胸中熊熊燃烧的那份雄心更容易被磨灭。
况且,他地那些革新主张,用之于朝野的话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立即见效的,和别人相比,时间对贾如的意义更为重大。
贾如向前略为探身,对着许党作了一揖,然后神色端正地问道:“上使,去岁我在长安的时候,也从如今的未央卫尉卿张放张大人口中听说过你,知晓你的身份。某不才,既蒙今上看得起,上报君恩在下也义不容辞。但在下心中有个疑问,还望上使不吝相告”。
“好说好说,只要是我知道的,定当以实相告。都是今上信赖有加的臣子,有什么话尽管说吧”,许党回了一礼后说道。
“去岁我在长安的时候,素闻……素闻……”,贾如犹豫片刻,还是没有和盘托出。
“哎呀,贾兄,你就说吧!你我不是外人!”,许党有些等不及了。
犹豫再三,贾如决定不再遮掩,直言问道:“在下素闻,在当今朝堂之上,卫将军王商一言九鼎,即便是天子……在大政方针上也不得不从。在下担心,去了长安之后,只怕难有作为”。
“原来贾兄在担心这个!大可不必,大可不必!”,许党哈哈大笑,摆了摆手说道。
“哦,这是为何?”。
收住笑声,许党接着跟贾如解释,“那卫将军王商,因为败军于辽西郡,数日前已被天子下至廷尉府问罪。今后大汉的朝堂之上,恐怕再也没有卫将军王商这号人物喽!”。
贾如听许党这么一说,眼珠之中闪过一抹喜色,又是吃惊又是兴奋。这么说来,王商一去,天子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天子了?可朝中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动,为何自己没有听说过?
“哦?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贾如问道。
“不过三日。王商下廷尉府之后,陛下紧接着派我来陈仓宣你入朝。你赶紧交接一下,速速随我去长安。贾兄,陛下对你,可是寄予了厚望啊!”。
贾如知道了事情的整个前因后果,便再也坐不住了,恨不得插上翅膀即刻飞到长安。于是,他倏地扶案而起,笑着说了句,“嗯,如此甚好!在下这就去把县署事务交接给功曹史。这样吧,上使暂且在馆驿歇息两个时辰,申时初,在下定当与上使同辔而往”。
“好,要的就是贾兄这句话。馆驿就不去了,我在此处小憩一会,等你交接完了,再来唤我”,许党也站起身来答道。
“如此,就请上使在此稍候,在下去去就来”,贾如对许党拱了拱手,然后疾步走出内室。
这个贾如本来就是治国之才。区区陈仓一县之域,再加上去年萧问天将陈仓本地大小豪强一网打尽,所以,贾如一年来在陈仓得以大展拳脚。一年多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作为一县之首的县令贾如,倒也把陈仓换了幅新面貌。清明吏治、劝课农桑,陈仓县在贾如的治理下渐渐显露出生气。
署衙上的事情,只要上了路子,各个署吏各司其职,事事都有章法可循,其实也并没有多少需要特别交代的事情。贾如命人召集起全部属官,不消一个时辰便了结了任上所有公务。
众属官听闻县令奉召入朝,而且是天子亲点之人,无不恭贺有加,纷纷言道:“到底是难得的贤才高士,此去直达于天,他日定当封侯拜相!”。
贾如闻言哈哈大笑。想当初,县署的这群人也是这么说的,可结果呢?事事未必尽如人愿,但求竭己所能,行自己能行之事。如此,则上不愧于天地君王,下不愧对黎民百姓。
任县令一年余,贾如依然无府无地。叫过侍奉自己的一个老官仆取来那只盛酒的葫芦,贾如一把将其搭在肩上,长笑一声道:“诸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与诸位共勉!某去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