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龙起苍茫> 第四章 打造财团 第十四节 江浙财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打造财团 第十四节 江浙财团(1 / 2)

 本周裸奔,今天二更。

何容光庆幸自己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随着“槟城”号到达槟榔屿的那天起,他的好奇心就一直没有被满足过。有幸跟着西蒙与马克西姆一同参观了槟榔屿船厂附属的潜艇制造厂,这个规模庞大且保密措施良好的工厂已经建成了三个船坞,可以用来建造大型潜艇,相应得配套设施也已经大部分就绪,这些设备的先进程度让他们大为兴奋。

“将来的潜艇不仅要远洋航行,而且要潜的更深。使用柴油机与蓄电池混合动力,携带小型化且功能强大的新型电台与声纳,武器上也要更具攻击性…”李秉衡亲自将几人接到槟榔屿造船厂,并向几人介绍后世的一些潜艇理念。

“可是目前柴油机噪音又大,体积也庞大,您确信可以用在潜艇上?要知道目前的潜艇都潜的不深,那么大的噪音无疑会使潜艇失去偷袭的功能。”马克西姆坚持使用汽油机作为动力。

“但是使用汽油机的话动力上就不能满足远洋的需要,柴油机目前的确还有不少缺陷,将来技术进步后绝对可以成为重型动力机械以及船舶上的强大核心。”槟榔屿造船厂的船用内燃机厂已经研发出了360马力的柴油机,但体积过大,一条船上只能使用一台,离应用在船上还为时尚早。

巴达维亚造船厂上个月向国内低价提供了十一条一千五百吨货船,六条三千吨货船。成本比日本造船厂低了四成,价格却只有日本船的七成。但这些船只能在内河与近海使用,为了抢占远洋市场,国内与南洋许多轮船公司纷纷上门下六千吨远洋海轮的定单。新加坡与槟城的造船厂只能日夜赶工,不计成本的加快步伐,新加坡船厂已经又三个万吨船台完工,马上可以投入使用,加上巴达维亚三个改进的七千吨船台,有六条七千吨左右的船同时开造。

目前造船厂使用的许多设备都是在买不到的,如大型龙门刨床、铣床、镗床等,另外还有钢材切割设备、起重机等,都是目前世界一流技术。

机床厂目前制造的机床已经开始初步使用电磁阀与液压系统,让机床厂离高速自动机床又近了一大步。许多机床立即被应用在了造船厂上,争取可以加快造船的进度。

西门子公司与复兴公司合作开发的造船用七十五吨高架吊车与十吨龙门吊已经应用在槟榔屿与新加坡船厂。目前新加坡已经有一个两万吨浮船台即将完工,并且七百二十米的舾装码头也已投入使用,准备开造一万五千吨左右的油轮。虽然还没有造万吨轮的经验,但是之前在巴达维亚造船厂众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从一开始的五百吨轮,一千五百吨轮,三千吨轮,到后来的六千吨轮这个坎,都是摸索着过来的。如果一个造船厂有能力建造六千吨轮,那么造万吨轮将不再是难题。

每天除了关心各个研究团队的进展,并对冶金工艺不断进行探索的同时,李秉衡等待着虞洽卿与张静江等江浙财团来访巴达维亚。

本来上个月就打算邀请他们过来,但是被香烟销售等事情耽搁。李秉衡在征求简照南等人同意后,将十余种不同口味的香烟以入股的方式交给江浙财团与东南财团等制造并销售。复兴公司将在这些新成立的烟草公司持股30%,并且加上对方需要向这边采购包装、过滤嘴与印刷物,到时候利润仍然相当可观。南洋烟草公司并没有能力独霸整个中国市场,不如大家一起发财,顺便腾出手来生产混合型香烟,在全世界范围打击英美烟草等外国公司。

虞洽卿等人乘坐的是“坤甸”号邮轮而来,由于邮轮吨位普遍较大,目前只有在建的新加坡造船厂与槟城造船厂将来有能力造万吨轮。眼下只是在巴达维亚造船厂积累经验。

虞洽卿与张静江等人到了槟榔屿后,李秉衡直接从味精工厂马不停蹄的过去迎接。

此次除了虞洽卿联络了大批江浙工商界以及机器制造业的新秀,张静江更是带了浙江南浔“四象八牛”过来。刘家、张家、庞家、顾家以及八牛中的刑家、周家、邱家、梅家等。四象中随便哪家都能拿出数百万两白银的资金投资实业,为了将他们这批巨商引入现代产业,使他们的资本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而不是随着将来人造丝等产业的兴起而渐归平庸,李秉衡也花了大量的心思。

李秉衡后世听过张静江的舅舅庞元澄的大名,字青城,号渊如。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秀才,他致力于教育和创办医院,并提倡西医。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上海捐款支持马相伯为抗议帝国主义势力干涉我国教育,创办了复旦公学,这个复旦公学就是以后的复旦大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