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龙起苍茫> 第五章 兰芳复国 第十三节 水落石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兰芳复国 第十三节 水落石出(1 / 2)

 今天二更,第二更在零点左右。求支持,谢谢

川汉铁路的修建将是中国铁路史上里程碑式的一页,它不仅是中国人自己出资,并且使用了所有的新技术,包括詹天佑提出的路基修建法、电气化、李秉衡提出的分段修建法。经过重新勘测后,包括会理到成都的那段总长为两千两百多公里,这也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铁路。

汉冶萍公司上半年就向复兴公司订购了全套的炼钢设备,以扩建规模,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川汉铁路的钢轨也将使用汉冶萍的钢铁轧制。坤甸的钢铁厂随着规模扩大,工艺成熟,技术的合理运用,产量总算节节攀升,缓解了目前的钢铁压力。

早在年初李秉衡就在马辰勘定港口位置,建造了大型的造船厂,而德国人赶到后,迅速的开始布置大型军舰的制造准备,为德国海军的军备计划锦上添花。新船厂的持股相当的单一,德国人只需要提供所有的图纸与设计人员以及蒸汽轮机的技术便可以拥有30%的股份,当然前提是造出来的战舰将优先提供给德国海军。作为回报,德国方面将东亚舰队的两艘军舰免费交给坤甸使用,以充作新船厂的股份。在新造的战舰交付给德国远东海军后,这两艘军舰将自动成为坤甸海军的一部份,只需要为此支付一百五十万马克。

这两艘军舰眼下就在坤甸的港口停泊,目前坤甸的港口经过休整后,已经可以同时容纳数艘万吨级的船舶。这次德国人花了血本,“格奈森瑙”号装甲巡洋舰和“埃姆登”号轻型巡洋舰是远东海军的主力舰艇,一批华人子弟接受着他们的培训,直到新的战舰下水。德国人的确面面俱到,打得好算盘,在新战舰加入远东海军前,这两艘军舰将由双方共同使用。

虽然目前这两艘巡洋舰仍然在德国人手里,但总算名义上属于坤甸,一旦有事可以立即征用。坤甸的港口也成立了一家简单的海军学院,专门为坤甸方面培养海军官兵。

巡洋舰加上潜艇,足够护卫南洋海疆,虽然数量少了点,但毕竟刚刚起步。由于新船厂的建设完工还有一段时间,槟城的船厂也开始根据德国人提供的图纸以及设计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建造轻型军舰。

李秉衡打算设计一款排水量1600吨左右的驱逐舰,使用5门127毫米的舰炮,四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两座,20毫米机关炮5座,37毫米单管炮三座,将来可以改为40毫米的防空炮。设计舰长105米,宽10.71米,吃水2.85米。动力方面使用燃油的蒸汽涡轮机,马力45000轴,时速36.5节,储油600吨,16节是续航6000海里。

将这些数据提供给德国方面的造舰专家后,他们持谨慎态度,对于这款驱逐舰的成功并不乐观。

即便李秉衡提出将舰体设计得略大并且调高干舷,并且提出汽轮机采用减速齿轮装置将会大大提高效率的理论,对方仍然不置可否。

不管怎样,这款驱逐舰一定要设计成功,并将在它的基础上改进更好的型号。它们到时候将肩负起驱逐舰与巡洋舰的双重任务。对于南洋的海防来说无疑具有相当的战略意义,复兴公司先进的造船设备将进行这一项伟大的尝试。

槟榔屿的各项产业都在步入正轨,唯有造船厂时不时地牵动着他的心。

马克西姆带着远洋潜艇的设计团队前往马辰,准备在那里的新的潜艇研究所开始远洋潜艇的设计。

虽然马辰还在土著与荷兰人的手里,但他们并不敢对德国人的大批进驻说三道四。同样的,在兰芳共和国解放军第一师接管了中部婆罗洲后,贪图享受失去进取心的荷兰军官们毫无斗志,与殖民军一起龟缩在东部的几个繁华区。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只知道从殖民地轻易的得到财富,忘记了他们军人的身份。与其说他们是军人,不如说是殖民地的寄生虫。

以秋瑾与徐锡麟为首的兰芳解放组织并不急于在婆罗洲正式开始行使行政权力,而是在各地逐步的实施切实的政策。在安保处强有力的支持下,收缴武器等政策推行的很顺利。

李秉衡在师范大学扩大了速成班的规模,准备在婆罗洲实行华人免费义务教育。与国内的教育情况不同,师资力量的缺乏在这里并不存在。南洋历来就重视华人的教育,富商都愿意赞助教育,在印尼各地为了让孩子接受华人教育,不惜一切代价与荷兰殖民者抗争。

这几天一直忙着跟端纳两个人忙着起草兰芳共和国的宪法与各项法律制度,由于没有好的人选,只能由两人完成。事实上后世端纳就曾经为孙中山起草过南京发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个约法在之后的数十年里被反复拿出来成为一些人的统治的法律依据。

“李,我们今天去了那个都是蛇的庙,太神奇了。不过阿曼达好像发现点了什么,阿曼达,快过来,跟他们说说你今天有什么发现。”安出去玩了一整天,回来后心情看上去不错。

阿曼达穿着黑色纯毛呢褶裥裙,脚步婆娑,含着笑走了过来,朝着两人深施一礼。

李秉衡还是第一次见到阿曼达,即便后世见过太多容貌出众的女子,仍然为她的高贵典雅的气质精致脱俗的容貌而暗自赞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