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龙起苍茫> 第109节 统治基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节 统治基石(1 / 2)

 第一更到,今天小爆,预计三更,要抱儿子,不然的话会更多。

十二月一日,兰芳共和国的货币正式发行,主管部门是国库,发行权属于兰芳财政部,新成立的兰芳国家银行作为发行银行,拥有李秉衡提供的137.5663吨黄金与534.5676吨白银作为储备,首批发行10亿兰芳元,与英镑比值为2.5比1。面额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以及1分、2分、5分与1角、5角的分币。

最引人注目的是1元的硬币,刚上市流通就全部被民间收藏起来。更离谱的是许多外国商行疯狂抢购这种硬币,囤积或者往国外运。坤甸附近的老百姓眼见如此,手里有这种硬币的人纷纷当宝似的捂着。造成市场上的1元硬币短短数天内再也见不到一枚。

李秉衡立即下令铸币厂停止铸造,银行停止兑换,但仍有一百六十多万元的1元硬币流入市场,大部分成为民间的收藏品,而不是货币。

也难怪如此,这种1元硬币制做精美,材料特殊,初见的人都要留在手里把玩而不舍得去花掉。最令人叫绝的是,许多外国银行竟然分析不出成分。

兰芳国家银行只能重新设计印刷1元纸钞,这让李秉衡觉得很纳闷,筹备了几个月的兰芳元发行仍然遇到了难题。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流出兰芳的数十万枚1元硬币在黑市上迅速升值,达到了四英镑多一枚的价格。而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仅有一百多万枚流通的硬币在10多年后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收购价,四十五美元,这令许多兰芳老百姓发了一笔财,当然这是后话。

而兰芳共和国的纸钞问世以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兑换速度是最快最顺利,受欢迎程度是最高的,在外汇市场上迅速上扬,与英镑的比率一度突破2.32比1,甚至许多国家大量储备,造成流通大为减少,进一步加剧升值。为了不让升值对出口造成影响,李秉衡又让兰芳国家银行将预先准备的第二批10亿元的纸钞投入市场,但仍然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这一现象被国际经济学家称为“兰芳元现象”,主要原因是兰芳共和国的纸钞使用了几种前所未见的技术,在纸张、油墨、图案设计、印刷各个环节都加入安全防伪特征。纸张主要是由棉和亚麻纤维抄造而成。具有坚韧、挺刮,新钞手拉声音清脆、用旧后不起毛边。采用四种油墨印刷:黑色磁性油墨,用于正面人像、花边、文字等项目;黑色无磁性油墨,用于行印;翠绿色油墨,用于连号和财政印;背面为绿色油墨。同样添加了红、蓝纤维,在抄纸过程中加入的红、蓝纤维则随机分布在整张钞纸中,有的埋在纸中,有的浮出表面,如用细针能挑出纤维。正背面的人像、建筑、边框、面额数字及签名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凹凸感。另外在细节方面也做了许多的新设计,使得整张纸钞有如艺术品一般。

“光华,真难为你想得到这么多的印钞法子,你看这钞票上你的头像栩栩如生,犹如照的相片一般。难得,难得。恐怕许多未嫁小姐舍不得将这些钞票出手,又要害我们多印不少。”新上任的兰芳国家银行行长石竹君打趣道,他虽初到坤甸,但对于这位大姐钦定的小舅子一见如故,时不时地便要跟他开玩笑。

李光华对此很头痛,这石竹君的性格有些类似石梅仙,只是不知道到了坤甸后还无缘见面的石清霜是不是也跟她姐姐与兄长一样。

这次随同石竹君一同前来坤甸的有两位大人物,一位是美国乔家的杰出人物乔欲寰,乔家在美国根深蒂固,但向来低调,曾经在抗战时暗中支持致公堂对国内的援助,另一位则是美国华人大家族伍家的代表伍冠廷,这次来是受了杨华之的推荐,前来婆罗洲投资实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