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龙起苍茫> 第181节 军费谁来买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节 军费谁来买单(1 / 2)

 出去了,过个没多久百度一搜,其他网上许多的真的很想说声,兄弟们,你们真厉害

“光华,那这次的军费你准备从哪里出?”

李秉衡看了他一眼,暗暗赞叹不愧是以智谋著称在美洲享有盛誉的掌门人,什么事情都能猜个**不离十。“这次是对荷兰人与英国人的警告,说是威胁也可以,对他们还击的力度越大,对谈判越有利。既然他们肯坐下来,就不会轻易离场。你要记住,只有在他们无法用战争手段得到的时候,才会想着坐下来谈判。准确点说,是讹诈。如果就这么轻易被这些老狐狸吓倒,那兰芳将来在国际社会面对群体谈判该如何解决?现在就连常跟列强打交道吃了不少亏的满清政府都学的精了,最近你们也见识到了。这次荷兰人既然跳出来,那么正好拿他们当个教训,让英国人跟满清都乖一点。”

又看着乔欲寰说道:“既然你问到军费问题,想必也知道打仗是为了经济利益。苏门答腊南部的资源富庶,又有巨港等天然大港,还是交通枢纽。当前荷兰人占的地盘资源丰富程度甚至胜过了我们占的那一半,我们兰芳工业化缺乏许多的资源,婆罗洲资源并不如苏门答腊与爪哇,先取了苏门答腊也是为将来的工业化进程未雨绸缪。矿产、药材、香料、土地等,都是能生钱的,只怕我们透些风声,便有大批的富商赶上门来要为我们的军费掏腰包。荷兰人从苏门答腊得到了多少?我们在南洋的华人巨商们心里也清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张振勋想到苏门答腊利益产出,倒是宽心不少,想想为了得到这么多的财富,冒些风险也是应该的。更何况他自己也认为,荷兰即便要打倾国之战也是不怕的,不说远隔万里,就算近在咫尺兰芳目前的军事力量是连德国人都交口称赞的,就这么想想,一时倒不再提些意见。

苏门答腊解放;织本来就有一万多人的乙种师加其他武装,不用派出大量的部队,只宜精不宜多。该如何完成这次作战,一时参谋部里开始了激烈的争论。

最后还是萧君潜提出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目前并不宜全歼对方的皇家6军,而是要致力于彻底震慑对方,先歼灭一部,然后将余部包围俘虏向荷兰展示强大的战力,使其胆寒。

如此一来,这场仗说不得就不能以多打少,而是要奇兵尽出,用各种新式战法与新型武器让对方失去了兰芳作战的勇气。到时候被俘虏的荷兰官兵回国后,也是一大宣传武器,可以让荷兰的国民们彻底清醒一下脑子。

海军部甚至提出将荷兰那几艘本军舰俘虏的计划是反而被李秉衡否决掉。

“华,这是为何?既然要动刀动枪,就不能仁慈。况且荷兰那几艘军舰都好用,俘虏一二艘也是件好事。”程璧光对于能够壮大兰芳海军的机会,从来就不肯放过。

李秉衡哈哈大笑道:“鼎兄。你是在怕我同意卖掉德国太平洋舰队交给我们地那两艘军舰吧?想着从荷兰人身上补回来?”

程璧光被说中心事。脸上一。说道:“那两艘军舰虽然旧。但不过才服役三四年们地官兵又相当地熟悉。将它们卖了地确有些舍不得。”

李秉衡拍了拍他地肩膀。说道:“我知道你们在北洋水师覆灭后尝够了没有舰船。海军沦落到无足轻重地位地冷遇。但是兰芳不同。我们将来地舰队将是规模庞大地。而且是世界一流能与英国、德国抗衡地。我们在意地。是尽快培养海军人才们地弱点就在这里。荷兰人地那几艘军舰现在看着不错。但我们地战列巡洋舰马上要出世。到时候只怕你看不上那就艘落后于时代地老旧军舰。更何况这些军舰我们一无备件二无图纸。维修保养不便:卖给满清还是件好事。等我们地无畏舰出来了。这些军舰都是破铜烂铁一堆。”

顿了顿又给了他一句总结:“总之。海军地军舰你是不用愁地管练好兵。也好雪甲午耻。过得三五年我们便能造三四万吨地战列舰到时候你回过头来想想今天。会是怎样?”

程璧光听得眼睛亮。脑子里全是驾着巨舰横扫日本舰队。炮击东京、横须贺、横滨这些地方地情景。一时间都有些呆了。

“雪甲午耻么!”他紧紧地捏住了拳头。

的确,甲午年那段不堪回的往事,始终是许多中国人心中的阴影,一段不愿提起的伤痛,曾经辉煌一时北洋海军灰飞烟灭。

当时国人为之伤痛欲绝,无数国人对海落泪悲戚,终日呼号,曾经亲身经历这些惨痛的程璧光常常将这些事情拿出来讲给坤甸海军学校的学员听,也常常一个人潸然泪下。

兰芳在海军官兵的培养上是不遗余力且不计代价的,舰艇易得,人才难树。

目前的兰芳海军是严重标的,但考虑到即将服役的“四川”级战列巡洋舰,以及不断壮大的潜艇队伍,目前对海军培养所投入的资金还是必需的。

每次这些海军官兵在训练时的刻苦与认真,都让程璧光感慨万千,仿佛

早期的北洋海军的影子。

只可惜那支海军在内外交困中走向了庸庸碌碌,但是他们在甲午战争中所爆出的勇气与精神,无愧于国人,无愧于民族。

前段时间李秉衡曾经答应自己,并且在两艘“四川”级战列巡洋舰服役后,前往大东沟祭奠沉没在冰冷洋底的北洋舰队先烈们。

而且将来也会为北洋海军正名,让他们的英魂名正言顺的享受国人的拜祭,兰芳正在建英烈祠,等到建成后,北洋海军的许多先烈灵位都将入驻英烈祠,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也好对他们有个交代。

每每想到这天的到来,程璧光就一阵的感动,并且庄重到使自己保持虔诚的心态,以迎接先烈们的英魂。

“鼎铭兄近灾防护研究所新近明出来一个东西,我想你一定很有兴趣一观,而且这东西已经开始应用,效果还真不错。”李秉衡打断了他的沉思。

半导体是19纪末才现一种材料当时人们并没有现半导体的价值,也就没有注重半导体的研究直到二次大战中,由于雷达技术的展,半导体器件微波矿石检波器的应用日趋成熟,在军事上挥了重要作用,这才引起了人们对半导体的兴趣。

在兰芳,早开始了对半导体的研究且在培养出一大批的电子学专家后,李秉衡开始让他们攻关晶体三极管。

在原本历史上,晶体三极管的明电子技术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固体电子技术时代。

秉衡必须在这项技术上保持领先世界数十年的水平,现在世界各国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要直到三四十年后才有相关的研究。

兰芳在这项技术上,真的做到了走在世界的前列前开始了相关研究,有了三四十年的积累与沉淀,将来的兰芳将成为后世的日本那样的电子帝国,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保密,李秉衡把这个研所放在了灾害防护研究所之中,以掩人耳目。

由于兰芳经常遭受洪水、火山爆以及暴风雨等自然灾害,如何防范与减少灾害损失,也就成为了兰芳的目前一大课题。

在这里,云集了许多方面专业的科学家与学者策群力,为了不让自然灾害成为国家崛起的拦路虎,李秉衡是不惜代价的在这个研究所里投入巨量的资金与人力。

目前并不迫切的需要研制出晶体三极管,李秉衡只是要求积累经验与技术沉淀,形成一门专门的学科,为进一步的培养高端电子学人才做准备。

目前这个电子学研究所明的产品则是要到二战中才应用在军事上的雷达,当然是早期雷达目前已经在包括坤甸在内的西海岸附近秘密的架设了三个雷达站。

李秉衡也清楚这玩意的作用,它的优点也很明显,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因此,它不仅成为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且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展。

“在我们兰芳,雷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近海防御来防范敌国的海军与飞机的突袭,也可以用于洪水监测、土壤湿度调查、森林资源清查、地质调查等方面。可以说我们目前很有助力,方方面面都要用到它。”

“雷,达,这个东西真的这么管用?”程璧光念着这个奇怪的名字,出了他的问。

的确,任何人看到雷达,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大的锅子,又没有机械传动,也没有动机,说它能起大作用是没人会相信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