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游戏竞技>网游之三国时代> 第506章 石桥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6章 石桥村(1 / 2)

 “很好。23Us.com不瞒主公说,流弊兄这个村老,应该马上可以上任了。”

贾诩看我跟流弊热乎一阵,忽然插言道。

“文和这是何意?”尽管贾诩的说话表面上没有新的内容,但我知道贾诩不是一个说废话的人,所以我不禁动问。

“诩正想跟主公说,这个地方可以建一个村子了。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想跟主公探讨一下居延山的前途问题。”

“文和真是跟我心意相通,我也正有此意,还请文和赐教。”本来就是想跟贾诩商量居延山的问题,没有想到贾诩倒先提出来了。

“主公,目前我的小方已经打到摩天岭,正在跟铁世文对敌……这个人比较难缠。但可惜他军力有限,迟早会被我们打下来。当然,有主公在这里,摩天岭更是很快可以成为我军的根据地了。目前梨树坡大军已经即将打通跟荆棘岭的联系。这个通道打通之后,从绿洲村到摩天岭将再无阻隔。主公试想,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军不但拥有了东线稳固的根据地,还拥有着东线向西千里的交通线。”

“不错,这个交通线在目前主要只对我军有用。但同时也对目前尚在丁家岭以西的列国玩家有用。居延山目前已经成为一个怪仓,列国玩家都把这里当成了肥肉,只是碍着跟主公的敌对关系,所以这个怪仓还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如果主公现在实行新的政策,允许列国玩家在居延山存在,那么这条交通线的重要性就可以体现出来了。由于我的绿洲村是出入居延山的唯一通道,绿洲村将因为这些玩家而更加繁荣。其实先前列国玩家在绿洲村的补给已经给绿洲村带来滚滚财源了。但由于前几天山寨的阻挡和对主公的忌惮,那些进入居延山的玩家目前并没有回到绿洲村补给,只在原地以战养战。但只要主公禁令一开,列国玩家在绿洲村进行补给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目前没有任何玩家知道绿洲村是主公领地,将来列国玩家跟主公战端一开,主公可以想象,列国玩家会在哪里补给?当然是绿洲村……也就是说,列国玩家一边为主公创造财富,一边跟主公打仗,为主公义务练兵。所以只要我们给与列国玩家一个与主公战争的理由,对主公就有百利而无一害了。”

这番话说完,直把流弊听得目瞪口呆。他当然知道我在居延山的实力,从野马营到丁家岭再到梨树坡一直到现在的摩天岭,这都是实打实的势力,军力早已达到数十万。但他根本没有想到绿洲村竟然已经成为我的领地。更加匪夷所思的是,贾诩所提出的这个战略,实在是高明无比。他虽然在老剧本混了很久,也深知npc的厉害,但厉害到如此程度,他却还是第一次见识。

“七兄,文和真是人精啊……我对文和的计策深为赞同。”

“不仅如此,”贾诩补充道,“居延山这个怪仓的存在,对于主公的大计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列国玩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居延山,主公就可以放手在其他地方抢占先机。诩目前担忧的,是在先前几次大战中阵亡的玩家,由于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不能进入居延山,那些玩家将趁机在各地抢占先机。所以这次主公要给与他们足够的理由重返居延山,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缓列国玩家发展的脚步了。所以主公首先要做的,就是结束这次战争,然后引诱对方发动下一次战争。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摩天岭一带建立一个村子就是最好的选择……”

“哈哈,文和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七兄,文和这个办法我已经明白了。七兄虽然即将拥有九块领地,但目前所有的领地都在暗处,连我都只知道绿洲村这块领地。但如果七兄公开宣布自己拥有一块领地,并大量吸收中国玩家入驻,不仅有利于发展这块领地,还会立刻吸引列国玩家的注意力。七兄试想,先前列国玩家为什么要在居延山围攻七兄,无非是怕七兄因为等级高的原因得到那第一块领地。现在七兄不用高等级就已经拥有领地了,这将更加引起列国玩家的忌惮。立刻列国玩家就会想方设法来攻占七兄的领地。而文和兄此前所说趁机发展绿洲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经过流弊这一番分析,我不由对这个人分外侧目。当初我依靠绝对的实力将他击败,他根本没有机会使用计谋。而现在看来,这个人即使跟不上十大谋士,但在我所接触的玩家中,见识是最为卓越的。连我都还没有真正领会贾诩的想法,他就已经讲得头头是道了。

“流弊兄实在一针见血,诩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主公的领地有‘以战养战’的功能,不怕打仗,就怕不打仗,所以打仗不仅不会延缓村子发展,还会增加村子的发展度。只可惜绿洲村由于‘威震四方’的技能,又是新手村,无论玩家还是npc都不能进攻,这个办法就只得废掉了……建造一座村子,可谓一石五鸟:一、吸引列国玩家注意力,吸引他们到居延山,延缓其发展;二、进一步吸引列国玩家注意力,将他们吸引到主公的村子,这样他们就会少进攻一些山寨;三、趁机发展绿洲村;四、吸引中国玩家帮主公守村和发展;五、以战养战。”

不可否认,贾诩这的确是神来之笔。先前薛丁山和张飞只是想到吸引玩家注意力的问题,但他们虽有大局观,却没有贾文和这么毒,自然不能如贾文和这样做到釜底抽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