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有选择了。
若是不准,必定要人心丧失,陈党和商贾们都站在郝家一边,朱高燧既然拉拢不到,那么他唯一的办法,就是拉拢住这些士绅。
这天下终究还是士绅的,终究还是这些人推动着历史,历朝历代可以没有商贾,但是绝不能没有士绅。
此时,在暖阁里,一些重要的大臣纷纷齐聚于此,朱高燧穿着一件常服,可是脸上的表情,却并不轻松。
黄淮这时候正在发表自己的观点:“陛下,此事已经刻不容缓,郝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那些个商贾,与他们沆瀣一气,同流合污,陛下的根基在士绅,在读书人,如今士绅和读书人心怀不满,其中最大的根由,就在永乐年的谅山重商之政,先帝误信了郝家这等奸臣贼子,这才有今日之祸,还请陛下能够痛定思痛,立即废止谅山商策,下令各府各县,绝禁与谅山商贸,如此,方能平息民愤,与民休息,陛下圣明,还请陛下三思。”
从一大清早直到现在,黄淮絮絮叨叨,已经说了足足一个多时辰,早已口舌干了,而朱高燧连连点头,似乎也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契机,他沉吟了老半晌,才问:“绝禁商贸,断绝往来,不错,早该如此了,这些年让他们趴在咱们大明身上吸了这么多血,朕若是再放纵下去,岂不是让亲者痛而仇者快?黄卿方才所言都很有道理,就这么办,火速传朕旨意,咸使闻之,让天下人都知道朕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他们所忧的便是朕所忧的,他们所想便是朕之所想,此事刻不容缓,朕不能再蛇鼠两端,不能再无动于衷了。”
听了朱高燧的表态,在场诸人都不禁露出喜色。
这一次算是理学的一次压倒性的胜利,当年的时候,永乐皇帝借工商来压士绅,借陈学来制衡理学,让士大夫阶层结连挫败,而这也就成就了谅山,成就了郝家,而现如今总算即将要拨云见日,又怎能不让人觉得痛快。
当然更重要的是,一旦绝禁了与谅山的商贸,谅山那些商贾,怕都要悉数破产,这岂不是一桩大大的好事?
许多人看向黄淮的眼睛已经大大不同了,当年解缙不曾做到的事,到了这位黄首辅手里就这么轻而易举的促成,黄首辅不但是自己人,而且显然比之解缙要技高一筹,更重要的是,黄淮自此之后,风头怕要盖过任何人了,两京十三省的‘良善’士绅,怕都要对他感激涕零。
而至于天子,也显出了他的圣明之处,所有人对这位新天子的疑虑都一扫而空。
若是将来这位天子大行,士大夫若是商议这位天子是谥号,少不得得添个仁字,最少也该叫明仁宗。
当然,这只是题外话。
天子既然准允,内阁自然连夜拟诏,旋即诏书颁布,这份诏书可谓是蓄谋已久,翰林院那儿,怕是早就有所准备,因而圣旨之中关于如何绝禁商贾之事,可谓林林总总,极为详尽。
比如责令各路水路巡检,凡有私通商贾,任谅山货物流入各省各府的,巡检治罪,巡检衙门的一干官吏,俱都连坐。凡有检举商贾不法的,地方亲民官予以表彰,各处关卡守备,必须恪尽职守,若湖南出现谅山货物,则从湖南布政使司到地方县衙都承担干系。
这份圣旨说是矫枉过正也不为过,某种意义来说,也算是这一次反攻打算的过程中,发泄一些私愤而已。
这些旨意立即化作无数份公文,会同朝廷的邸报,分发各地。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惊天的消息却是从广东传来,大家还未来得及弹冠相庆,那郝风楼攻占广州的消息,还有郝风楼的安民告示都被传进了京师。
京师哗然,谁都没有想到,郝家竟在这个时候……反了。
朱高燧刚刚放下了一件心事,声望到达了极点,而一场新的考验却已落在了他的身上。
朝廷的廷议立即召开,文武官员,谁也不敢怠慢,纷纷抵达了奉天殿。
士大夫们的胜利还没来得及相庆,这场无端酝酿出来的风暴却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上。
…………………………………………………………………………………………………………………………………………………………………………………………………………………………………………………………………………
感觉昨天小伙伴们给老虎投的月票。今天这章比较难写,一早起来,写到现在才写出来,实在累,小伙伴们若是还有票儿的,再赏老虎几张安慰一下吧,嘿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