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混在大唐> 第二百九十六章 报纸的威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六章 报纸的威力(2 / 2)

武清则是一愣,一看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便说道:“你介绍下你这装置吧。”

于是彭约便很兴奋介绍起来。

装置是用一个大木桶套一个小铁桶做成。铁桶容易导热所以放在木桶里面。铁桶悬空固定在大木桶内,加大传热面积。木桶外面包裹白叠布,里面注入清水,铁桶中放入一层层格子,格子中倒入搅拌好的汤料,而后再往铁桶外面的清水中投入硝石,覆盖之后。等待硝石水解直至铁桶中的冰棍成型,取出冰棍后,再倒出木桶中硝石溶液。进行晾晒。如此一来,冰棍的品质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而且硝石也能适量回收再利用,这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还提高冰棍的批量生产和品质。

彭约介绍完毕后。武清笑道:“不错,很不错。”而后转向两名副院长和十几位理学博士,问道:“诸位觉得如何呢?”

诸人点头,却也不说话,基础化学编写者之一的阿布多若有所思,说道:“这个装置可以做为化学实验装置。”

武清笑道:“这就看彭约先生能不能卖给我们了。我认为彭约先生的这套发明足以达到星火奖评定第五等级,星火发明创新奖一万贯。彭约先生,你觉得怎么样?”

彭约的嘴张得大大地。点着头,表示愿意。

武清招来主薄。让彭约签订转让契约和保密契约,于主薄给彭约解释后,彭约似懂非懂地签下了契约。

武清随即拨付一万贯优质开元通宝给彭约,并派人押着三大箱钱币到代州。冰棍制作工艺的改进自然要刊登在报纸上,而且星火奖也第一次兑现到了一个平民手中,大唐的小民百姓彻底疯狂了。

武清把这套装置交给了自己手中的铁匠铺和木匠铺的人制作,但暂时保密,等内部整治完毕后,再推广不迟。

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没多久孟州一个十二岁叫文清的少年,发明了手摇式刨冰搅拌装置。让武清彻底佩服了,大唐并不缺少发明创造者,只是没有发现而已,于是当文清的手摇式刨冰搅拌装置摆在清心书院后,武清依旧评了五级,毕竟这些只是实用型发明,有基础在,只是创新改良而已。十二岁的少年得到了一万贯的星火奖励,一下子成为大唐热议的话题。

清心日报更是每日脱销,上面也开始连载武清的另一部巨著《三国演义》,每日一回。令报纸的销量还没印出来便已经被订购了。于是乎,预定业务也让朝文局赚了不少钱财。

武太后也深深地被《三国演义》吸引住了,每日里笑着读些家长里短,再看看小说,顺便惩治下一些贪官污吏,日子也过得逍遥快活。

这段时间,武承嗣也终于以春官尚书并同凤阁鸾台三品再次拜相进入政事堂,武三思也转为夏官侍郎。

就在科举即将进行之时,东突厥阿史那骨咄禄寇边代州和忻州,边关紧急!

朝廷遣左玉钤卫中郎将淳于处平为阳曲道行军总管领兵十万击之。

这期间,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沈君谅被罢免,不久正谏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崔詧被罢免。与此同时庐陵王迁往房州囚禁。武承嗣做了不到一个月的宰相,再次被罢免。也由此看出,武承嗣之才能实在不足以任宰相。

武太后也没到任人唯亲的地步,而且对朝臣的监视也更为严格,随即便颁发了《垂拱格》和《垂拱式》,比之以前的《贞观格》和《永徽格》更加详密,凤阁侍郎韦方质功不可没。

由于左迁之官太多,这些左迁之官都要跑到宰相内史骞味道面前哭诉一番,骞味道以太后之令推之,刘祎之则不以为然,自有人吹风到武太后耳边,骞味道随即贬为青州刺史。武太后则更加看重刘祎之。

这一日,边关急报,左玉钤卫中郎将淳于处平兵败,损兵折将数万。

武太后大惊,急命武清进宫商议。

贞观殿内,武清坐于下首,武太后面有愁容,说道:“太平快生了吧。”

武清答道:“嗯,也就这一两月的事情。”

武太后似乎下定了决心一般,说道:“代州、忻州急报,突厥入寇,边疆士兵伤亡颇大,那淳于处平损兵折将数万,如今朝中竟无他人可派。”

武清心中一叹,看来武太后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去抵御突厥了,但又觉得自己最疼爱的女儿正要生产,又不放心,心中有些矛盾。

“太后,外族入寇,微臣愿领兵前往,只是府中怕要托太后照看了。”

武太后露出了笑脸,说道:“你放心,我会拍婉儿定期询问,你可以放心了吧。”

武清说道:“如此我便即日出发,臣恳请太后封李多祚为右羽林卫将军,这样太后便可安枕于宫内。”

武太后点头答应,武清推荐的人,她还是放心的。正如武清所说有她在武氏便富贵。随即便让上官婉儿拟旨封李多祚为右羽林卫将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