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刺刀1937>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寸河山一寸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寸河山一寸血”(2 / 2)

第八师参战近三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地八千余人减员至七百人。

在战争最为激烈的蕴藻浜战场,第七十八师四六七团迎击渡河日军,一个连在十分钟内竟然全部全部阵亡!

有地师军官大量阵亡,除了师长以外就剩下旅长,一个旅长管着两个团,六个营,连师长都要到前面督战,后来也都壮烈殉国……

许多丢失了阵地,但又丧失了力量无法再将阵地夺回来的高级军官,不用进行什么军法审判了,直接自杀成仁。

“我简直难以相信,中国人民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是那样齐心协力。就我在中国将近十年的观察,我从未见过中国人像今天这样团结,为共同的事业奋斗。”

罗斯福总统特使,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尉埃文思•卡尔逊,年月。

而在此之前国际社会却认为中国决不能抵抗日本的武力,抗战简直是发疯。

但是,中国军队却用他们的浴血奋战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但这样的尊重,又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

成千上万的士兵阵亡,成队成队的士兵殉国。一寸河山一寸血!

但是,日军也同样损失惨重,在上海,他们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在上海,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寸步难进,在上海,他们已经损失了六万余士兵。

三个月灭亡中国,这是狂妄自大的日本人之前的口号。

发生在上海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战争才刚刚开始,日本人还将面临最顽强的抵抗。

而这,都是用无数国军官兵的鲜血,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

一寸河山一寸血,这是悲壮的口号,但这也是中国这个民族最强的呼声……

几乎整个十月到十一月,蕴藻滨一带都处于惨烈的拉锯激战中。

日军虽然持有绝对的炮空火力优势以及相对优秀的作战技能,同时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仅第师团自登陆以后士兵就几乎全部补换,但始终无法在南岸取得值得称道的进展。

中国军队将士拼命,寸土必争,各级主官都在第一线督战。

有机会倒地而睡是所有的中国士兵们一种极奢侈的享受,士兵对于包括死亡恐惧在内的所有痛苦都已经完全麻木,但仍然保持了激昂的士气。

尽管伤亡严重并得不到及时的补充,部队建制还经常被临时拆开他调,指挥系统也时常出现紊乱,比如税警总团不到十天内就两次变更隶属,从第九集团军划到第十九集团军,又从第十九集团军划回第九集团军。

第六十一师也解除了第九集团军第八军的配属,此后第八军只有税警总团的兵力,但总团仍然基本坚守住了自己的防线。

月日夜间,国军乘桂系增援部队五个师抵达之后,立即在蕴藻滨南岸区域发起了全面的反攻。

然而不幸的是,反攻打得太过匆忙。新到的桂军虽然吃苦耐劳,纪律严明,堪称劲旅,但部队杀敌心切,从上到下都很轻敌。

在截然不同的敌手和前所未闻的炮火优势中强行冲锋,虽然士气高亢,视死如归,但立即遭到大量的杀伤。

反攻收效甚微,却白白断送了锐气。

日军在顶住中国军队的反攻之后,趁国军锐气大伤,于日以六个多师团再度全线进攻。

当日夜,大场在优势日军的侧击猛攻之下失守,守军第十八师师长朱耀华将军饮恨自裁。

而大场的失陷,立即使得蕴藻滨南岸国军防线的左后侧被撕开一道缺口,整个防线都有崩溃可能。

“反击,反击,给我把大场夺回来!”

在中央战区司令部里,几乎每个作战参谋,都听到了郑永嘶哑暴怒的吼声。

从作战开始至今,上海之战已经整整过去了三个多月,事前制定的计划已经完全达成。

但郑永不甘心,他不甘心自己兄弟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阵地,就这么落到日本人的手里。

也许,这是光荣的师在上海的最后一次反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