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大军阀> 第119章 大汉的军功制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章 大汉的军功制度(1 / 2)

 轰轰烈烈的群雄讨董,随着董卓一把火焚烧了洛阳,也彻底断了联军进取之心。

但也正式拉开了汉末群雄割据的序幕,皇权的没落,让但凡有野心的人,都看到了机会。

即便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割据一方,偏安一隅,称王称霸,以泽后人对于那些封疆大吏来说,也未尝不可。

陆信率领兵马回到安风侯国时,已经是三月中旬。(既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如今陆信掌握的庐江北部六县加上安风侯国,也就是七座县城,拥有户籍六万户,总人口三十一万三千五百口。

说实在这个时代的,江东、江南以及益州这些没有,大肆遭遇黄巾之乱的郡县,人口还是颇为殷实的。

但要是再过二十年,像江淮地区,由于历史上处于曹魏、孙吴的交界处,战争频繁,人口不但不增反减。

据汉末在籍人口统计,庐江郡在190年拥有五十多万人口,可到了孙权时代,人口不足二十万,可见战争对人口带来的伤害与残酷性。

此次北上讨董,陆信所部一万三千人马,战死士卒一千二百人,伤一千七百余人,缴获战马三千一百匹,就眼前来看,显然是赚了的。

毕竟这可是一个马比人贵的时代,但长久来看,显然还是亏了的。

一千二百青壮男子,十年之后,足以繁衍出三千人口不说,还能开垦无数土地。

回到安风侯国的第一件事情,陆信没有回家,而是率领全军,参加了祭祀大礼,为死去的士兵,进行祭祀,树立以供后人祭祀的墓碑。

这可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却大大凝聚了军心。

这次祭祀,除了陆信帐下的常山营驻扎在六安没能参加这场祭祀。

但在安风的长驱营、玄甲铁骑、陷阵营以及陆信本部中军,数万人马在陆信的率领下,一个不剩都参加了这场祭祀,甚至城中不少闻讯而来的百姓,也参加了这场祭祀大礼。

在祭祀结束后,陆信策马来到军阵之前,扬声喊道:“将士们,吾是陆信,也是你们的统帅,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从今往后,你们不单单是为大汉而战,也是为你们而战。”

“因为从今天起,你们将与我陆信一样,在庐江安家立命,而守护家园,正是你我的使命。”

“为守护家园,我们可以奋不顾身。同样,为家人而战,你们不但光宗耀祖,还能领功授爵。”

“将士们,我大汉是以军功起家的,从今天起,军功制度,将会再次延续。”

“所以今后你们的家人,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将会掌握在你们的手中,只要你们敢于杀敌,我陆信就敢给你们论功授爵。”

“安风威武!”

“安风万年!”

校场上数万将士,在听到陆信这份话后,无不是心头一震,纷纷振臂高呼喊了起来。

大汉开国之初,正是承秦制,授二十等军功,这一套军功制度,为大汉武力的强大,奠定了基础,无数有志青年,苦修武艺,勤学兵法,最终成为一代代战将。

随着先汉(西汉)覆灭,后汉(东汉)立国,皇权旁落,外戚世族门阀崛起,军功制度在后汉中后期,已经名存实亡。

因为这个时代上升阶梯,都掌握在了门阀世家大族手中,贫民武者已经很难有出路。

而大秦大汉创立的二十等军功制度,如今也仅仅剩下关内侯、列候等有数的最高爵位。

得知陆信要重新开启军功制度,即便很多人知道,违背礼制,但更多的底层士卒,却是发自内心的拥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