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大军阀> 第154章 步骘与他的好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章 步骘与他的好友(1 / 2)

 如今陆信帐下,有能力的人不少,但有资历出任太守之人,则只有统兵的几员大将。

第一个被陆信任命为九江太守的是徐晃,第二个太守是丹阳太守张昭,第三个是出任庐江太守的是吕范。

第四个太守是赵云,不过他却是遥领吴郡太守,第五个太守是许褚,他同样是遥领广陵太守。

同样会稽太守的位置,陆信也不可能自己干,所以按照老规矩,陆信这次任命了高顺遥领会稽太守。

高顺作为陷阵营主将,自然也不常驻会稽郡,也就是领太守头衔,具体事务则是郡中长史、郡丞、主薄三权分立。

吕岱出任会稽长史,阚泽出任郡丞、骆俊出任主薄。

陆信这么安排一番安排下,既兼顾了本地实力派的脸面,又顺利的安插了自己人接管了会稽的军政大权。

盛宪作为会稽本地人,被免去太守职位,改任扬州刺史部劝学从事,这是符合大汉的三互法任官制度的,谁也无话可说。

虞翻被吕岱代替出任会稽长史,这是陆信征得虞翻同意的,彼此心照不宣。

周昕这个郡尉,继续担任郡尉,这并没有毛病。虽然他的权利被分割了,但陆信用的是阳谋,他即便不满也得老老实实。

再说陆信对周家三兄弟,可没有丝毫亏待不是?

凌操、全柔二人虽然是新归附陆信的将领,但因为凌统、全琮被陆信留在了中军大帐效命。

二人自然也就相当于留了人质在陆信手中,所以陆信对于委任二人负责屯田事宜,也是一百个放心。

至于其余会稽原来的官吏,陆信全部留用,毕竟这个时候可不是秋后算账的时候,即便有问题的官吏,也要进一步掌握证据,才会进行处理。

另外在钱塘归附的徐盛、董袭、以及会稽的兵曹贺齐,则被陆信留在武卫营,出任别部司马一职。

吴范担任山阴县令,介象担任余姚知县、钟离牧担任功曹从事等等。

在山阴接管会稽事务的同时,陆信同样对会稽各县,张贴了招贤令告示。

陆信招贤纳士,如今在扬州各郡县,实际上早传的沸沸扬扬。

尤其是陆信不拘一格录用人才的标准,对于那些寒门子弟,和避祸江东的士人来说,无疑是拥有巨大吸引力的。

当然有人欢迎,就有人抵制,毕竟任何制度,都不能十全十美。

比如那些当地的高门望族,就对于陆信大肆启用寒门子弟,颇有微词,甚至还有人聚众反对。

对于这些人,陆信自是毫不客气,直接警告驱逐,若再而三的冒犯,则下狱问罪。

山阴东郊,这是一片靠近海域的荒地。

但近年来却渐渐汇集成了一个村落,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北方躲避战乱的士人难民。

在这片区域内,有三个青年最为独特,分别是淮阴人步骘、字子山。

广陵人卫旌、字子旗。彭城人严峻、字曼才。

这三人虽然落魄寒酸,每日靠在海边捡海产和种菜为生,可村落中的人却经常看到他们,只要有一点时间,就会聚集在一起读书,谈论天下局势。

而这一块土地虽然是荒芜土地,可却是当地豪族焦矫的势力范围。

焦矫年轻的时候当官朝廷官吏,如今避居乡间,却豢养了大批门客。

而这人本来就骄横,经常欺压百姓,为山阴东郊乡中的恶霸毒瘤。

其门客也是有样学样,放纵无理、霸道胡为。

步骘一家本是淮阴大族,但奈何从他父亲一代开始,他的父亲叔叔先后早逝,加上战乱,他们这些孤儿寡母只得流落至此。

这不前些天,已经年近花甲的焦矫,无意之中见到步骘的婶母貌美,便起了歹意,最近几天都装着一副善人的模样,前来送衣送食。

看穿了焦矫目的的步骘,面对焦矫在乡里庞大的势力,也是束手无策。

只能与族人商议,准备找准时机,秘密把婶母一家送出山阴,躲避到其它地方去。

“子山兄,看看这是什么?”就在步骘愁眉不展之际,好友卫旌去了一趟山阴城,抄写了一份陆信的招贤令,便匆匆回到了乡里。

“招贤令?”步骘接过竹简,越看越激动,待看完之后,他随即合起竹简,有些兴奋忐忑道:“子旗兄,你说陆使君真会接纳我们?”

“我刚才在城里打听过了,盛太守已经率领全城归附了陆使君,如今山阴的太守好像是一个叫高顺的将军。”

“我听他们说,陆太守这两天亲自在太守府接待士人,正如招贤令所言。”

“凡是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去太守府报名,只要有本事的,都可以录用。”

“子山兄,这可是难得机会,错过了这次,要想再遇上,就难了。”

卫旌刚才也是想到好友步骘和严峻,才匆匆从成中赶了回来告诉二人这个好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