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议事就这样匆匆结束,高杰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现在自己有兵四万余人,按说人不少了,但从来没和清军打过,总觉得有些七上八下。
想了一会,招来了个书吏,自己口述,命其写了封信给刘良佐,大致是说介时若是清军南下,两军相互照应云云。书吏写完了信,高杰也不看,直接挥手给亲兵命其送出去,自己则回后院找新纳的小妾去了。
三月,清军由多铎率领从北直隶南下进入山东。
高杰原本想与刘良佐合兵一处,依托坚城防守,结果使者还没派出去,就传来了刘良佐降清的消息。
高杰气的在大堂把长案都砸了。
“刘良佐这个孬种,额****先人”。
小将韩元武劝道:“大帅息怒,现在,最要紧的是我军该如何处之?”
李本深大大咧咧道:“他娘的,不如咱也降了算了。”
高杰盯着墙上的地图,看了许久,也没接谁的话。
突然大喝:“额****先人”。
转头拔刀指向诸将:“谁再说投降,额砍了谁”。
又道:“刘良佐这狗贼的弟弟早就降了鞑子了,可笑额还写信给他”,高杰气的呼哧呼哧喘了几口气,又道:“走,传令,南撤”。
刘良佐驻济宁,高杰在济南,高杰若是不走,等清军与刘良佐军完成对他的包围,高杰就只能选择死守济南,刘良佐已经降清,高杰揣测南京还不会蠢到令自己死守孤城,趁清军大军未至,刘良佐还不敢招惹自己,自己先南撤保存实力再说。
南京,朱慈炯、张嫣、内阁诸老、各部尚书、兵部左右侍郎以及京营提督赵之龙,会商对策。
综合了多方意见,最后决定,将高杰南撤至徐州,会同刘泽清,防守北线,寿州仍由老将黄得功防守应对,必要时也可增援徐州。又下诏令郑经率水师协防长江。
史可法自请督师扬州,张嫣与朱慈炯都没有意见,放眼南京朝堂,也就只有史可法有能力统帅诸军。
朱慈炯又调回了在江南四处剿匪的虎贲,随时准备渡江。
俗话说知己知己方能百战百胜,朱慈炯拢了拢手头的兵力,高杰军大概四万人左右,如果跑的快,应该不会有太大损失。刘泽清打仗不在行,逃跑却一流,自从崇祯十七年跑到了山东就没受过什么损失,如今兵力两万左右。黄得胜是老将,忠厚老实,兵力大概三万。左良玉号称五十万大军,朱慈炯估计就算算上老弱病残,估计也就十万出头,能打仗的姑且算他六七万人。
朱慈炯一脸的沮丧,自己手头能够调动的就是这十五万人了,其他地方的兵要么太远不可能来,比如云贵、两广。要么听宣不听调,比如河南总兵许定国,这家伙阴险狡诈,朱慈炯甚至怀疑一等清军大兵到达他就要投降。
至于郑经,这家伙是海盗头子出身,变身大明官员后,也还是跟土皇帝一般,他是否愿来协防长江,也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