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之后,苏州府就张贴了皇榜,正式宣布改革织造局,从此织造太监便只有采办之职,再也不能在苏州欺行霸市、张牙舞爪了。
改革织造局后,商家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从此没有人盘剥了,大家就有更多的货物可以出售了。
很快,两家盘下织机的东家分别在苏州吴县与长洲县开设了大明历史上第一批的手工工场,他们在苏州城中大肆邀请平民机户“入并”,即机户自带织机到工场中劳作,所得归工场所有,工场每月支付酬金,机户也很愿意,入并后一切原材料由工场提供,自己只需要提供劳力和织机,收入比原先在家自己干要高的多。长洲的乾振兴织染工场不过月余即入并织机两百余张,总计织机达四百张,工人发展到五百多人,每月可织各类布匹五千余匹。吴县的陆元祥也有了织机三百张,每月可织布三千五百余匹。
一时之间,整个运河之上往来运输布匹的船只比往年多了数倍,船只经运河抵达长江,而后销往长江南北、东西两洋。这才仅仅是开始,若是再过几年,不知道会有多大的发展呢!
初步搞定了苏州织造业,朱慈炯心情放松了不少,也常常去城外阅看虎贲练兵。
一日,朱慈炯看完练兵后骑着马到处闲晃,行到一座山前,便问随行的吴邦辅道:“邦辅,这山叫什么名?”
吴邦辅看了看道:“这山名叫天平山,也叫赐山”。
“哦?赐予谁的?”
“乃是宋朝范文正公,这天平山是其先祖归葬之地”。
朱慈炯心说前世上语文课虽然睡觉的多,但范仲淹的大名还是知道的,又道:“朕见山上似乎有房舍,倒不妨去拜访一番,也是一桩雅事”。
黄得胜连忙赶去山上,通知人前来接驾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