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1911中亚之王> 第六十四章 空中一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四章 空中一号(2 / 2)

相对于当时主流的硬壳式机身木头双翼飞机,刘先俊直接提出了全金属、铆钉接合、开放式驾驶舱、固定式起落架、单翼的设计理念,虽然这种飞机也比较落后,但考虑到当时的工业基础,刘先俊没有超出历史太多,至少这个理念也比当时的欧洲主流战机要提前十年。这种战机欧美直到三十年代才出现。

同现在复杂的飞机制造技术相比,当时的航空技术差距并没有这样大。令人想不到的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居然造不出大飞机。但在当时,只要肯专研,飞机技术还没有那么复杂,飞机造价也并不高,比如我国科学家冯如就曾经造出当时世界领先的飞机。在二十世纪末期甚至有民间业余人士能够在家里制造飞机,由此可见一斑。

按照刘先俊的设计理念,由几十名国内专家和国外留学生、专家联合组成的研究小组就开始不断攻关,经过几年不断卧薪尝胆,终于试验成功这架可以领先世界十年的战机。

负责这次设计的是当年冯如在奥克兰飞机制造厂的一个助手,叫费祥,拥有十多年的经验,这次被刘先俊专门请来。他喜滋滋的介绍,“总统,我们试飞的这架飞机可装备两挺机枪,载弹量900多公斤,配备一台500马力的水冷式发动机,乘员两人,各项数据都领先当今主流战机一大截!请您给这种飞机命名吧!”

“哦,”刘先俊想了一下,正好远处飞来一只鹰,刘先俊指着鹰说说,“我希望他们就像这只鹰一样自由翱翔,保卫祖国的天空,就叫小鹰吧!这款飞机定型后立即投入生产,要达到年产300架的标准!同时要大力培训飞行员,再好的飞机没有一名优秀飞行员驾驶,那也是发挥不出他应有的威力。就像一把好枪没有一个好抢手!”

周围的人连连点头。

“还有,不仅要研究战机,还要研究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形成一整套的体系,才能保持空中优势。对了,还要设计能民用的飞机,用来装旅客。上次我在俄国,从察里津跑到海参崴,这一路上坐火车都要几天几夜。现在我们西北面积这么大,从里海到太平洋6000多公里,还没有铁路,公路也不齐全,如果能用飞机运载该有多方便啊,所以我们还要大力研究这类飞机!你们先给我设计一架这样飞机,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空中一号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