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崇祯盛世> 第0788章 有信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788章 有信心(1 / 2)

 在刚刚回到大明,重生于大明的时候,其实,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很短的一个时间内,脑子里面就大致的理清楚了一个思路,这也是他为什么这么大力度的开始搞了三次京察大计!几乎就要将京畿地区的所有官员都给拔除!

本来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个性就是优柔寡断,加上决断急躁,这样的个性的人,一般来说是不会这么蛮狠的进行一项大事业的如此操作的,这就是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变法要比古代的其他四次变法都更为有利!因为他不但自己就是变法者,而且自己就是国君,不存在于来自上层的压力!

况且他有十多年的时间,崇祯皇帝朱由检是这么认为的,他上一世都当政了十七年,这一世不可能会小于这个数字的,所以在变法的过程中,就刚愎了许多!

但是现在经过了一个仔细的反思,崇祯皇帝朱由检意识到,任何的变法,都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的!商鞅变法是分为两个先后相继的重要时段的。

商鞅变法,先后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奖励耕战。这一阶段一直执行了十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作用,是积累了变法经验、培养了社会阶层、扶植了改革力量。这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

十年后,在第一次改革的基础上,商鞅推动秦王迁都咸阳,推行第二次改革。第二次改革则极其有深度:破除井田制、实行军功爵。整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同时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等第二次改革基本完成后,虽然商鞅由于得罪了整个旧(www.hao8.net)派阶层而在秦孝公死后被杀,但是那些老派人物也不可能复辟了:因为他们的社会基础基本消失,复辟就要得罪强大的社会新兴阶层,最终也会付出和商鞅一样沉重的代价。为了国家的稳定。杀死商鞅的秦惠王,拒绝了旧(www.hao8.net)派人物疯狂反扑的意见,继续执行商鞅之法。

此后的三次改革。没有一次达到商鞅的深度。其中王安石改革虽然号称深刻,也没有超越商鞅第一次变法的深度。不过。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新兴社会阶层力量有所增强。所以,绝情绝义尽废新法的以司马光为代表的老派人物,最后还是受到了苏轼等人的反对,并最终在蔡京、苏轼弟子高俅掌权时代遭到新派同样力度的冷酷反扑。司马光可以尽废新法的直接原因,是宋神宗死后没有一个成年的太子,老派人物当政,而忧虑年老力衰时日无多。老派人物为扫除后患而肆无忌惮进行全面复辟。老派挑起的这种仇恨导致了新派在民间散布愤懑情绪,而新派反击之后,老派又到民间散布徽宗情绪。最终导致北宋长期陷入新旧(www.hao8.net)之争,国家信誉受到严重打击,统治不稳。

“反民大军开始过关了!”高德威来报!

崇祯皇帝朱由检和秦良玉,曹文诏,孙传庭等人差不多是同时站了起来,虽然此次大战是由着洪承畴为主导,但是每个人的心中,其实都装着大明。在座的人,在这四路大军当中,这一点是达成了共识的。相比于反民大军各有各的想法,各自怀着各自的鬼胎,这一点上面,官军显然就占着一定的优势了!

“走,去洪承畴那里集中!”秦良玉的脸上陇上了一层的寒霜,即便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但是三万人打三十多万人,这意味着什么?谁都很清楚!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跟着过去!到了最不愿意被他看见的时刻了,这不是打建奴。其实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里面比谁都痛苦,杀反民杀的再多。也不会让他开心!这些人反,那是因为国家无能。因为自己这个当皇帝的人无能,跟反民的关系,其实不大,人家造反是为了吃饭穿衣,并不是为了改变一个制度!

可以说明末的农民起义,倒也就是倒在了没有正规的,没有一个明确的政治要求,即便是后期的大喊口号,那也是十分空洞的,可以说是一种诈术!基本谁闹革命,都喊过类似的一套东西,不当兵不纳粮!不可能!即便是当初自己的祖宗爷爷,太祖朱元璋,也喊过类似的一套!

洪承畴的大帐中灯火通明,但是洪承畴并没有下达任何的作战命令,“都不许动,让所有兵马都按兵不动!面对反民的挑衅,置之不理,他们绝对不敢攻宁武关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