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驱魔笔记> 武侠二(资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武侠二(资料)(1 / 2)

 白石岛奇门派功夫,一种阴毒掌力。转载自中掌者全身筋骨萎缩,状若侏儒。(见陈青云《丑剑客》)

少林寺独门硬功。后被少林寺逃徒火工头驼将此功传往西域,创金刚门。此功造诣精深时,出指可以碎金断石。武当三侠俞岱岩、六侠殷梨亭都曾犯在金刚门传人手中,被用大力金刚指捏断全身骨骼,成了废人。(见金庸《倚天屠龙记》)据查,金刚指是专练指力的功法。练法是,将一块厚约寸余的青石板搁在板凳上,高及人的腹部。练功者将指甲剪净,距石板半尺成马步,两手屈于胸前,自然下垂,以两手手指在石板上缓慢来回抚摩。用意不用力。呼吸自然和缓。半小时以后,可用十指在石板各处点打200次。击打时要用腕力,要有弹性,点打分明,点后即起。用力不可太猛,然而意念须击石而穿。练久后,指尖会慢慢磨平,十指发烫,偶尔还会发硬。直到五指在木板、石板、青砖上能击打出凹印时,指力已十分锋利,就大功告成了。

蓟州杨家祖传绝技,脱胎于少林派大力金刚手,虽掌力威猛稍逊,招数变化却有过之。每一掌劈出,内中都暗藏六种不同变化,故称金刚六阳手。传至杨大姑,将这种本属刚猛的武功加以变化,加上了几分阴柔之力,更令人防不胜防。(见梁羽生《游剑江湖》)

云中道人所创的一种奇异功夫。行功时暗运真气,十指轻弹,嘴角微张,头顶冒出丝丝金黄色烟雾,托住一柄雪白云拂,随意袭敌,疾似闪电流星。回环拂扫,其劲力可摧动万斤巨石。(见梁羽生《武当一剑》)

海南帮一种奇绝的外门功夫。乃是用内家真气吹水成柱,化柱为罩。为罩之水墙,受真气控制之后,坚如铁壁,韧似革墙,虽宝刀宝剑亦不能伤它分毫。罩内中空,不通气流,人在其中,盏茶工夫,便将窒息而死。阴光度曾用金钟魔罩困住云梦和尚,幸得湖中异兽出击,阴光度逃走,云梦和尚方能死里逃生。(见梁羽生《武当一剑》)

雪山派掌门人白自在的妻子史婆婆所创。史婆婆个性极强,武功不及其夫,便愤而下山,苦心创出金乌刀法,专门克制雪山剑法,内含太阳(金乌)溶化冰雪之意。后史婆婆将刀法传给石破天,利用石破天之手打败了自己的儿子、尽得雪山剑法精髓的白万剑。(见金庸《侠客行》)

玄奥精深的掌法。第一招名飞云泻电,第二招名风声鹤唳,第三招名倒转阴阳。其中以第三招最为玄奥奇绝,出手之初看似平淡无奇,一旦功了出去,则有千变万化神出鬼没之妙,尤其掌招诡谲而又刚猛,最易乱人耳目,如能修得六成以上火候,即可招无虚发。卢靖用飞云堡卢家祖传宝剑从神叟余千知处换得此套掌法。(见卧龙生《鬼谷》)

此功由佛教经典《般若心经》中演化而来,是北少林派中颇具威力的一种武功。佛学、武功修为均高深者习之,能达到经文中所述“空中无色,无受想行为,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的境界。精通降魔心法的高僧一经施为,方圆数丈内之人不论功力高下,皆被导入“无意识界”,一切思维记忆、体力皆归化为无,与废人无异,并感到浑身不适至极,周围如有恶魔逼杀。河南嵩山少林寺默玉大师用此功法欲将逆徒明月除去,后生恻隐之心,适可而止,以致留下祸患。(见李中宁《梦幻英雄》)

毒门中的一种秘法,可以使任何一个平常的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变为浑身是毒、刀枪不入、行动如风、力大无穷的怪人,就像传说中的复仇僵尸一样,遭遇者无不死于非命。练有这种毒功的人,一旦运功,脸上的皮肤就会在阳光之下泛起一层淡绿之色,双眼也闪出一股骇人的诡异光芒。(见陈青云《刀剑金鹰》)

少林正宗“大圣棍法”中的上乘招术。这一路棍法,走的是纤细轻巧路子,一根粗大的齐眉棍,使来有如闺女绣花,手拈绣针一般细腻轻巧。使的人如果没有二三十年苦功,决难指挥如意,收发由心。(见东方玉《北山惊龙》)

一种武林绝顶的功夫。掌握这种武功的人留着一寸多长用药水泡过的指甲,平时都是卷起来的,可是只要他手指一弹,卷起一圈的指甲就突然伸得笔直,晶莹坚白,闪闪发光,就像是刀锋一样,且能发出缕缕锐风,劲力十足。陆小凤在东海荒岛上与一伙人聚赌,旁边一位满头白发、道貌岸然的老学究几次以指刀神功将骰子击得粉碎,令陆小凤惊骇不已。(见古龙《陆小凤》)

剑式中最狠、最霸道的一种。其中一招“怒碎天门”威力强大,令人惊心动魄;还有一招“缠颈式”,由上转向下,再由左下方反手抽劈,一剑即可致人死命。这种剑法虽非天下最快的剑法,但却有天下间最不容易避开的一击,即“法场斩首”。而此剑中最凌厉的一招是气势骇人的“分头斩”。(见古龙《快刀浪人》)

传自西域的一门奇功,以其具阴毒之力而被视为邪派武功。武功最初源出印度,经过西藏白教喇嘛中一位大师的钻研,更加完备,并正式定名为“修罗阴煞功”。佛教传说中有九重境界,若练到第九重时,厉害无比,用来伤人,便像将人打入九重地狱一样,永世不得超生。但一般人只能练到五重。练到第七重,走火入魔的迹象已经显,只要练到第八重,本身的定力镇压不住,就必然走火入魔,功亏一篑,除非获得最上乘的正宗内功心法,才可以免此灾难。修罗阴煞功的奥妙,只是对敌之人可以感受得到,外人决计看不出来。其掌力阴寒之极,渗入对手体内,寒气顿上心头,遍体生凉,血液欲凝。据说此功传到西藏密宗一位高僧手中时,他觉得此功太过歹毒,便毁去练功秘籍,不传弟子。金国金超岳略通此功,因此多有建树,位至国师。朱九穆以此功使韩大维双膝受阴寒之气而半身不遂。修罗阴煞功的克星是惊神指法。(见梁羽生《云海玉弓缘》、《鸣镝风云录》)

烟中飞鹤云在天的独擅武功,是武林罕见的上乘轻功。共有三式,分别名为推窗望月飞云式、一鹤冲天观云式、八步赶蝉追云式。身怀此技的人足尖点地,一鹤冲天,身子孤烟般冲天拔起,只要七八个起落,已达几十丈开外。(见古龙《风云第一刀》)

武术中的稀传秘技或医学中的疗疾治病手段。人体有多条经络,其作用为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联系,是全身的调节系统。经络上的穴位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关键之点。武术点穴功夫的理论,就是建立在上述传统中医理论上。点穴理论认为,对于人体一些重要穴位用力击打,造成一定的损伤,可以产生令人劲力丧失、呼吸困难等作用,再施以妙法,则又可恢复正常。这些主要穴位一般合称三十六要穴,分别为哑穴、死穴、瘫穴、晕穴、狂动穴等。点穴方法亦有多样,用手直接点击,以器械击打,甚至凌空遥点;点穴还有变时取穴,即根据时间变化在一定时辰内点击相应的穴位,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医学将点穴作为治病的手段。医学点穴治疗手段亦有多种,如按点法、掐点法、推点法、分点法、拧拨法、捻转法、点揉法等,应用了虚实、补泻、疏通等原理。

武术点穴功夫,各派武术典籍中均有记载,亦有种种神奇传说,但其实证事例却时隐时现,难以确实,成为武术中的一大难解之谜。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除死穴、瘫穴等外,又有笑穴、睡穴等,更难以证实。

一种神秘的武功,与点穴手法大不相同。人的穴道永远都在那一个地方,绝不会动,而人的血脉却是不断流通的,点血截脉就是要截断人的血脉,血脉一不流通,身体自然不能活动,就会瘫倒于地丧失战斗力。人的血脉由于流动不停,因此点穴截脉的手法也很巧妙,要点在血脉流动时前面的那一点,才能将血脉截断,但这闭血点穴为时不能太久,否则被点的人就会死掉。

点穴截脉这种功夫需要有较高的医学修养和武功,江小鱼初入江湖,遇到女扮男装的铁心兰竟招架不住,他虽跟神医万春流学到不少医道,但他武功平平,遂谎称铁心兰中了他的七步阴风掌,哄骗铁心兰自己点截了自己的血脉。(见古龙《绝代双骄》)

白马门郭氏的不传之秘。郭白云临终前仅将其传与寇英杰一人。这十一字为冥、调、擦、耸、咽、攀、凝、托、搅、充、止,均是修炼上乘武功的诀窍。如:两手握固,闭目曰冥;舌抵上腭,一意为调;神游水府,环臂为擦;心注尾闾,摇肩为耸;辉运两目,顿顿为咽;澄神摩腹,由脊是攀;……无我无人,心如止水。郭白云希望寇英杰研习贯通这十一字真诀所包含的上乘武功,挫败不可一世的铁海棠。而寇后来确实未负师恩,将这套武功发挥得神妙飘逸,攻无不克。(见萧逸《马鸣风萧萧》)

武当派祖师张三丰所创。共有一十三记招数,每记招式各不相同,但所刺之处,全是敌人手腕的神门穴。神门穴在手掌后瑞骨之端,敌人中剑后,手掌便再也使不出半点力道。武当六侠殷梨亭用此剑轻而易举地使三江帮十余人撤下腕中之剑。(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天津静海霍家祖传绝艺。动作缓慢,看似无力,却威力极大。学会此功的人善于在瞬息万变中瞧出对手的破绽,乘虚而入,一举击败对手。霍元甲曾以此功轻取王子春。“密踪艺”的得名,一说因为这套拳脚临阵时不落套式,能让对手寻不着踪迹;一说此功不知是何人发明的,寻不着相传的踪迹。(见平江不肖生《侠义英雄传》、冯育楠《津门大侠霍元甲》)密踪艺又称秘踪拳、燕青拳、迷路拳、迷踪拳或猊踪拳,起源和流传都有多种说法。近代武术家霍元甲精于此拳,使其名声大振,广为流传。迷踪艺的特点是功架端正,发劲充足,尤讲究腰腿功和精气神;脚下稳实,发腿干净利落;眼神集中一点,兼八方,以眼助身法、助气力。基本训练严谨、细腻,重视桩功。各种拳套大多由各种手型、步型、腿法、平衡、跳跃等五十多个动作组成。手法以甩、拍、滚、掳为主,腿法以跳、挂、截、缠为要,配合靠、闪、定、缩等身法,技击性较强。迷踪艺器械主要有青龙剑、明堂刀、五虎断门枪、春秋大刀等等,硬功有铁裆功、铁砂掌功、铁顶功等。建国后,秘踪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竞赛项目。

古墓派祖师林朝英所创。拳法每一招都是模拟一位古代美女,将千百年来美女变幻莫测的神韵仪态化入其中,招数名称极有诗意,像红玉击鼓、红拂夜奔、绿珠坠楼、文姬归汉、红线盗盒、木兰弯弓、班姬赋诗、嫦娥窃药、蛮腰纤纤、丽华梳妆、萍姬针神、西子捧心、洛神微步、曹令割鼻……每一招都出自一个历史典故,施展出来或步步生莲,或依依如柳,于婀娜妩媚中击敌制胜。杨过曾以此拳法智胜金轮法王的二弟子力大无比的达尔巴。(见金庸《神雕侠侣》)

剑器并非剑,而是古代的一种武舞的名称。舞者彩衣空手,彩带如飞,到唐代公孙大娘时,才将这种本来只作观赏的舞技,加以丰富、变化,借之创立一种剑法,剑器终于变成了真正可以杀伤敌人的武技。但公孙大娘当时在圣文神武皇帝驾前作此舞时,生怕剑气惊扰圣驾,因此并不用剑。

这种剑法既然脱胎于舞,当然和别的剑法不同,所以舞者恒穿七色霓裳,因为这种剑法真正的威力,是需要“美”来发挥的,也只有至美之人,才能把这种剑法发挥到极至。

大侠陆小凤为了揭开平南王府重宝失踪之谜,与侠女公孙大娘(非唐代公孙大娘)决斗于庭院。公孙大娘娴熟剑器,一双一尺七寸的系绸短剑使得奇诡毒辣,招式纷繁复杂,犹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只要陆小凤出一点破绽,眼与神稍有疏忽,就可能立毙剑下。但陆小凤镇静自如,先是假装逃走,然后用刚刚从白云城主叶孤城处学到的一招剑法之精华天外飞仙,骤然刺回,这一剑辉煌而迅急,贯透了陆小凤全身的劲力。公孙大娘虽然人若彩霞、剑似流星,还是来不及变化,身上的彩带,被削断了数十条,遂俯首认输。(见古龙《陆小凤》)

独孤求败创立的无敌剑法。分为九个部分,即:总诀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气式。修习此剑,要旨在“悟”,虽一剑一式亦可变幻无穷,临敌之际将招数忘得越干净越好。传人有风清扬、令狐冲。令狐冲曾以独孤九剑击败田伯光,刺瞎十五名黑道高手的双目,赢过任我行、冲虚道长、岳不群、林平之。(见金庸《笑傲江湖》)

日本竞技项目之一。两人徒手,赤足,着柔道服,在席子上进行。以把对手摔倒,或使对手的背着地达30秒钟者为胜,也可拿住对手肘关节或绞住对手的颈动脉而迫使对手认输。在技术上讲究“柔”,即“刚柔相济,以柔克刚”,最有效地利用对手的力量摔倒对手。柔道与中国的拳术有密切联系,明末中国武术家陈元氲旅居日本,将拳术传至日本,发展成柔术,后产生多种流派。十九世纪末,日本人嘉纳治五郎对各柔术流派加工整理,并作改进,创立了柔道。柔道选手与围棋选手相似,分为八段。日本医生秋野是四段,与霍元甲比武时败于霍的手下。(见平江不肖生《侠义英雄传》)

洪七公生平绝学,一半得自师授,一半自行参悟而出,虽然只有一十八掌,但每一招都具绝大威力。在这十八掌中,有亢龙有悔、飞龙在天、时乘六龙、震惊百里、密云不雨、损则有孚、见龙在田、龙战于野、双龙取水、履霜冰至、神龙摆尾等等,整套掌法以刚猛著称。比如飞龙在天,即跃起半空,居高击下,威力奇大。神龙摆尾更是救命绝招。这一招出自《易经》中的“履”卦,本来叫做“履虎尾”,好比攻虎之背,却一脚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头反咬一口,自然厉害猛恶之至。这一招必是反身从背后发出,若被敌人逼到墙角不能转身,则威力大减。降龙十八掌是纯阳至刚的武功,但刚到极处,又自然而然生出柔来,像亢龙有悔、履爽冰至这些掌法中,刚劲柔劲混而为一,实已不可分辨。洪七公讲述亢龙有悔时,即说此掌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发掌时并不将力道用足,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是醇厚无比。至于履爽冰至,使掌时两肘微抬,右拳左掌,直击横推,一快一慢地打将出去,一招之中刚柔并济,正反相成,妙用无穷。这种有轻有重,刚柔相济的掌法,出劲奇快更令敌人防不胜防。

降龙十八掌的精要之处,全在于运功发力,至于掌法变化却极简明。当日郭靖以仅会的降龙十八掌与欧阳克相斗,终落下风。洪七公当着欧阳克的面向郭靖讲授余下三掌,郭靖尚未领悟,聪明的欧阳克却已了然,可是一到对阵,欧阳克于郭靖所学之掌竟是难以应付,由此可见此掌法的威力在“功”而不在“变”。(见金庸《射雕英雄传》)

轻功身法。此功要诀是:一圆、二顶、三扣、四垂、五提。圆者:身、臂弯、胯、膝弯,皆要圆;顶者:手、头、舌,皆要顶,但非以拙力顶;扣者:胸、势,要顺势自然扣;垂者:肩、肘、气要垂;提者,内提调息也,五诀备俱,愈练愈精。

该身法动势以心行气,呼吸要深长如急息,久之浊力换尽,气沉丹田,不滞不散,不迟不断,腰似车轴,气若车轮,换势有如行云流水,迈步好像猫儿见行筵,抽身换影,翩若惊鸿,其妙无穷。(见陈青云《一剑三鹰》)

一种轻功提纵术。即用笼子装着鸟,笼门一打开,要在特定号令下去捉飞鸟,既要快,又要捉活的。武林中人常用此法比试武功。(见卧龙生《七绝魔剑》)

武功内力高绝者以声音所表现的一门功夫。大侠风漫天的撮口长啸能震慑万兽、夺人心魄,乃是以绝顶内力化成。啸声一起,比佛家狮子吼功夫还具威力。风漫天早年曾以此啸大破得意夫人的万兽山庄,为武林除却一害。(见古龙《护花铃》)

一种诡奇至绝的剑术,奥妙无穷,虚指东而实刺西,明攻前却暗击后,神妙无方。此神剑术需气功到了相当火候方能施练。气功贯注剑身,令精钢之剑成绕指之柔,不论刺向何方,剑尖皆能随意指敌。离门剑术仅有五招,分东南西北中按五行从任何方位均能攻敌,每一招中皆能在刹那间作二十五种变化,共有一百二十五种变式,独步剑林。(见萧逸《十二神拳》)

崆峒派绝学之一,自先天太极而来,讲究阴阳、动静、柔刚、正反、虚实并用。如果凝虚成力,可以裂石开山,无坚不摧;引力返虚,则又虽动而宁,离合随心,以意却敌。(见东方玉《红线侠侣》)

少林寺独门功夫。此功可以避秽避邪。旃檀者,檀香之意。少林僧人每遭劫持,或其他原因,可向天吐气,一路上会留下一线旃檀之气,数日不散,唯有练过此功者方能闻出。一路顺香气指引,可找到吐气之人。(见卧龙生《翡翠宫》)

北冥神功中最后一套功法。步法极为繁复,其要旨是按《易经》六十四卦的方法灵活跳奔,跃前纵后,左窜右闪,以求避开强敌。《北冥神功》秘籍中云:“猝遇强敌,以次保身,更积内力,再取敌命。”它也是以动功来修习内功之法。段誉在无量山琅岈福地洞中偶得《北冥神功》秘籍,最先练的便是这套步法,以至内力渐生,并籍此多次逃脱强敌的毒手。因这套步法轻盈夹变,有洛神凌波之态,故取曹植《洛神赋》中佳句以名之。(见金庸《天龙八部》)

玄妙内功。右手微举,五指合并,当空一划,就使桅杆上的三面大帆如同刀切似的划破三道大口子。铁云曾以此功震慑长青岛的金婆婆,大摇大摆地夺回长青岛偷盗的苏州城财宝。(见萧逸《天龙地虎》)

一种以静制动的玄妙功夫。右手一翻,左手骈指如刃,由右腋下慢慢递出,上下划出一道线,则对方的几处大穴全都暴在指力之下。云海和尚在枯坐时想出此功夫对付花明。郭飞鸿则以次逼退花明的巨灵金刚掌。(见萧逸《天龙地虎》)

一种阴毒武功。这种拳法除了掌风凌厉,可伤人于五步之内外,右拳之上,还戴有一个铜套,用内力送出,可及一丈五尺,后面有软索相系,又可以当兵刃使用,使人防不胜防。(见卧龙生《七绝魔剑》)

闪避敌人暗器的救命绝招。通常是暗器来得太快,不及跃起或向旁避让,只得身子僵直,突然向后仰天斜倚,让暗器掠面而过,双脚却仍牢牢钉在地上。功夫越高,背心越能贴近地面,讲究的是起落快、身形直,所谓“足如铸铁、身挺似板、斜起若桥。”如宝树和尚曾以此招避开曹云奇的暗算。(见金庸《雪山飞狐》)

一种刀枪不入的武功,练成此功犹如铁为衣,寻常人加害不得,但遇到武林好手则没有什么用处。修习此功需保童身。铁传甲曾练成此功。(见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按铁布衫为硬功外壮功法,如果兼习内壮童子功,则称金钟罩。铁布衫功的练习法是:先用软布环束胸背数周,然后用手着力搓摩,并经常将肘、臂曲伸,使胸部作翕之状。夜间宜用坚硬木板为床,使骨骼常与坚硬物体接触,日久渐至坚实。初习颇苦,日久则筋肉骨骼坚韧。然后于院内立铁杠,杠下设一浅坑,铺尺许细砂,每日早晚就铁杠练习种种姿式。下杠时,以上身肩、背、胸、腹、臂等部,有意向砂中跌扑,以与砂接触二次为度,如此练习三年,将缠绕之软布除去,以木槌捶击身体,再进一步换以铁锤击打,并运气凝神敛力以助。又练习三年,则上身各部绵软如棉,铁布衫功练成。运用时须运气敛力,则身体坚实,难以损伤。

大侠黑蜘蛛独步江湖、天下无双的轻功。每当与敌交斗不利或有急事,急需离去,黑蜘蛛袖中便有一线银丝倏然飞出,搭上一定距离开外的树上,然后他的身体也跟着飞了出去,远远望去,犹如飞鸟飘在树上。然后他双足一点,人又从树上飞出,跃上第二株树,那根银丝也跟着飞出,搭上了更前面第三株树——眨眼之间,黑蜘蛛身形已在数十丈外,果然是来去如电,倏忽千里。

有一次黑蜘蛛与江南几位武林世家子弟顾人玉、秦剑、小仙女等发生误会,展开争斗,黑蜘蛛寡不敌众,遂以“银丝飞蛛”的功夫迅速逃逸,即便是古怪、精灵的江小鱼拉住他的衣角坠在他身上,黑蜘蛛身形也毫不滞慢,令江小鱼赞叹不已。(见古龙《绝代双骄》)

武当派祖师张三丰伤心爱徒俞岱岩被残害,趁夜在中庭以手指空临书法,反复书写“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二十四个大字,演化出一套极高明的武功,每一字包含数招变化。其缩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纵也险劲,如狡兔之脱,淋漓酣畅,雄浑刚健。恰巧张翠山于暗中看到,师徒二人心神相通,张翠山尽得其中奥妙。此后他于王盘山上以此功用判官笔在悬崖上书写这二十四字,惊住了武功盖世的金毛狮王谢逊,不得不自叹弗如。(见金庸《倚天屠龙记》)

邙山鬼叟最厉害的掌法。这种功夫掌风纯走阴寒一途,和一般武功大不相同。掌势出手,潜生回旋,击中人身,宛如刀轮滚转,专破真气;伤人内腑,有若鬼神暗施斧斤,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负创,即使功力相等之人,及时运气反击,也非吃亏不可。(见东方玉《北山惊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