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眼看着太后虽然不情愿,但也已经向御史大夫景阗妥协,答应惩罚缪燮了。
这时,景阗竟然还不知好歹,还有话要说,不禁齐刷刷地都看向他。
只听御史大夫景阗正色地说道:“臣方才听闻路令史说那雅拉人拥有十万兵力,竟能一夜之间大败缪燮的两万驻军。”
“记得七年前,先帝后自缢于冰塔之中后,老雅拉王悲伤之下病死,而我朝廷紧接着便发兵占了雅拉河谷。”
这时,上御常侍蓝礼忽然插话说道:“景大人,那是雅拉叛逆!还请注意用词。”
景阗瞥了他一眼,继续说道:“这新雅拉王察台可以说是与朝廷的仇恨不共戴天,他既然已经占据了雅拉河谷,又拥有重兵在手。如今朝廷正与永川大战,这察台断然不会错失此良机!”
他这话一说出,众人又是一阵窃窃私语,多人纷纷称是。
这时,国防司令史中丞晏辛也忽然出列,说道:“臣以为景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我上野驻军不过区区两万人,缪燮副统领所率余众也不过几千兵力,严重不足,情势危急!”
“如若雅拉叛逆趁机进军鄢仑关要塞、北枝江要塞,上野军恐怕将很难守住。”
御史大夫景阗接话说道:“臣以为应尽快调宫泰将军返回北境,只有宫泰坐镇上野,方可保北境无忧!”
晏辛也接着说道:“臣也以为如今用兵永川,北幕军主力都在葫芦关,不宜抽调。而调宫泰将军返回北境,此法乃最省力且最有效的方案。”
这时,御史左中丞余际衷也再次出列,说道:“臣以为两位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议。”
若初看到在余际衷说完之后,陆续地有一些人也跟着出列,纷纷附议。
不过片刻之后,已经有二十余位大臣随众附议。
她曾听母后讲过,这朝堂之上参与朝议的议员共有四十八位。如今眼看已经有近半人数跟着附议,都赞同调宫泰将军回北境。
虽然她知道母后已经秘密派遣蓝水,前去与萨萨人达成协议。但是,此事不便在这朝议上公开讨论,不然定会引起众人不少非议。
太后脸色阴沉,转头看向大将军与柴世境。
说道:“此乃大将军府与国防司之事,你们两位什么意见?”
大将军忽律苌微眯着眼睛像是没听见一样,没有动。
国防司大司令柴世境看了一眼大将军后,便出列说道:“臣赞同各位大人所言,确实有必要增援北境,以稳住北境的局势,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然后又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只是……是否调宫泰将军返回北境驻守?此事我看可以再议。”
“如今葫芦关的战事正吃紧,如果再从前线抽调宫泰将军回北境,似乎有所不妥。”
余际衷马上反驳道:“有何不妥?除了调宫泰将军回北境,你说还有谁更为合适?”
柴世境被他呛得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转头看向大将军忽律苌。
众人也跟着一起看向大将军忽律苌,而忽律苌发现众人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于是,只好缓缓地走出列,说道:“朝廷可以考虑从北幕军或者南幕军再抽调一些兵力调往北境,这都是一个选择,不过这个还是请太后定夺。”
他言语中也不说是这是自己的意见,只说“朝廷”可以考虑,明显的不想表达自己的态度。
他说完便退了回去,太后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余际衷立刻接话说道:“如果是打算从北幕军调兵前往北境,那倒不如直接调往葫芦关更合适,本来现在永川战事也是由北幕军指挥使杜将军在统帅。”
余际衷此话说的合情合理,众人纷纷称是,柴世境也无言以对。
这时,国防司令史中丞晏辛又说道:“如今北幕军也仅剩一万人,镇守筱石城。臣以为或可考虑从南幕军调兵增援葫芦关,同时调宫泰将军返回北境。”
晏辛一讲完,柴世境便瞪了他一眼。但是晏辛似乎并不在乎,从容地退回列中。
其他人还欲再发言,但是看到太后已经有些厌烦地撇过了头。
若初看见母后低眉不语,思考了良久,朝堂之上一片沉寂,都在等待着她的表态。
过了一会儿,太后忽然抬起头来说道:“本宫便依众人之策,火速从南幕军抽调三万兵力增援葫芦关,暂由缪燮率领,让他戴罪立功。”
“此调兵之事,由大将军亲自书信一封,告知南幕军指挥使昭淳。待援军抵达后,再调宫泰返回北境。”
大将军忽律苌听到被点名,只好应道“是”。
其他众人见状,也不再言语,此事便如此定了下来。
……
之后,朝臣们又奏报了几件日常事务。
但是,太后没有心思再细听,便说道:“这些事务由首辅大人定夺即可,如拿不定主意的,再由首辅大人主持召开御前会议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