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鬼谷子> 第三章 实意法螣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实意法螣蛇(2 / 2)

延伸阅读

计谋是国家兴衰的关键,只有谋划周密、考虑周全,才能取得成功。

战国时代,齐楚为土地而发生争执。楚襄王谋定而后动,用慎子之谋,统纳众臣之议,终于保住了五百里国土。

楚襄王做太子时,曾在齐国当人质,楚怀王死后,太子要赶紧归国继承君位。齐王却乘机要挟他,提出以楚国东部五百里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不然就不放他回去。太子向身边随臣慎子求教。

慎子认为,回国继承君位是大事,可以先答应齐国的要求,余下的事以后再说。太子回国继承了君位,即为楚襄王。

不久,齐国便派使者带领兵车五十辆,前来索要先前答应的五百里土地。襄王很为难,又向慎子讨主意。

慎子说:“明日您上朝时,召见众臣,让大家都献计。”

第一个献策的是上柱国子良,他说:“不能不给,身为君主,金口玉言。过去已经答应,现在不给就是不讲信用。那样,日后在诸侯国也难以取信。应当先给,然后再出兵夺取回来。先给他,表明我们言而有信。再次取回来,证明我们武力强大。”

子良退出,昭常入见襄王说:“不能给。我们楚国能够号称万乘之国,就是因为地盘广大。如今割去东部五百里土地,楚国就去掉了一半,岂非徒有万乘之名而无万乘之实?坚决不能给!请求大王让我领兵去东部镇守边境。”

昭常退出,景鲤入见,他说:“不能给。不过,以楚国自己的力量也难以守住。莫如答应给他,以践约守信。请大王再派我去求救于秦,助我守地。”

景鲤出,慎子最后入见。

楚襄王便把子良、昭常、景鲤三人的主张都讲给慎子,并且说:“众说纷坛,我将何所适从?”

“大王可以先让上柱国子良前往齐国献地;第二天,派昭常去东部镇守;第三日,再派景鲤去向秦国求救。”慎子说。

楚王便依计而行。

子良到了齐国,告知齐王同意立即献地之事。可是,当齐国派兵去东部接管地盘时,守将昭常却说:“我奉命守此东地,便当守职尽责,与国土共存亡。如果你们一定要夺取这块土地,我这五尺男儿,还有上至皓首老人,下至三尺儿童,以及三十多万楚国士卒,都愿为守护东部国土而献身!”

齐王闻讯,便谴责子良说:“大夫你亲自前来献地,如今又令昭常镇守,这是何故!”

子良说:“我奉楚王之命前来献地是真,昭常不给是有违君命。请大王出兵东地攻打昭常便是。”

于是,齐王大举兴兵攻打东地。但还未到达楚国边界,秦国已出动五十万大军兵临齐国。秦军统帅派使者致意齐王说:“当初齐国阻止楚太子归国继承君位,并乘机要挟索要土地,这是不仁;如今又出兵强行攻占楚国土地这是不义。如果退兵便罢,不然我就不客气了。”

齐王唯恐后方有闪失,只好让子良回归楚国,并派使者赴秦讲和。结果,楚国既保住了东部五百里国土,又未失义于天下。

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楚襄王遇有疑难,能够做到先谋而后动,可以说是明智之举。子良、昭常、景鲤三人的建议截然不同,而慎子却善于各取其长,互为补充,形成一个保全国土的上上之策,这样的一谋统三筹,慎子不愧是大智之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考虑长远利益,就无法谋划当前的问题;如果不考虑全局利益,就无法处理局部问题。只有谋深计远,及时认识和掌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事先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做到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