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小皇叔> 第一百八十四章祥瑞 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八十四章祥瑞 0(1 / 2)

 “祥瑞!什么祥瑞?”李元婴闻声望去。只见张天水比儒不安的潘求仁还要慌张地往他这边跑来。不由喃了一声。虽然来自后世的李元婴对祥瑞这种东西向来嗤之以鼻。像什么白狼、赤兔之类的,不过走动物的基因变异罢了,而五彩云、五星连珠之类的,更只是普通的自然现象。当然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李元婴也不敢将自己的这种想法表露出来。

祥瑞,又称为符瑞。这年头。要是某地出现了祥瑞,那可是头等的大事,凭着治下出现祥瑞而升官的官员更是多不胜数,不能挡着别人升官财不是!

不过虽然只要走出现五色彩云。风调雨顺,禾生双稳,草木连理,地出甘泉,出现奇禽异兽等等这些都能被称之为祥瑞,但是这些祥瑞还是有等级划分的,最高等级被称之为“嘉瑞”《左传》中就曾写道:“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也就是说如果某地出现了麒麟、凤凰、龟、龙、白虎等五灵之一,那就是所谓的“天降嘉瑞”象征着四海升平。国运长久。皇帝高兴了,下面的官吏要想升官也就容易得多了。

而除了这最高等级的“嘉瑞”外,其他的祥瑞又被分为大瑞、上瑞、中瑞、下瑞四个等级,有礼部郎中和礼部员外郎专门鉴定该祥瑞的等级:“凡景星、庆云为大瑞,其名物六十四;白狼、赤兔为上瑞,其名物二十有八;苍鸟、赤雁为中瑞,其名物三十二;嘉禾、芝草、木连理为下瑞,其名物十四。”

今年元日大朝的时候,济州刺史就曾进献了一只白鹿,属于上瑞,李世民高兴之下,免了济州给复一年。也不知道这次又出现什么祥瑞了。看张天水那不顾自己四品大员的形象,没命地跑过来,想来应该不会太差。

而潘求仁更是如闻天簌般,本来已经蔫了的他现在的脸上只剩下了傻笑,什么是峰回路转,这就是峰回路转啊!杭州天降祥瑞,这不正说明杭州在他的治下已经得到了上天的认可,那区区一个泥腿子的抱怨又算得了什么!

“殿下!祥瑞,,啊,不!是嘉瑞啊,殿下!”张天水飞奔到李元婴面前,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道。连头上裹着的幔头都有点歪了。

李元婴心里顿时一跳,嘉瑞,,想起张天水冈才是从船上跑下来的。不会是他在淅江上看到一条龙了吧,不过想想也不可能,应该是遇到龟了吧。

当然能当成嘉瑞的龟肯定不是司空见惯的那种龟,而是元龟,即那种活了成百上千年的大龟。

李元婴记得前世玩笑似的准备在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生的时候穿越。而在图书馆疯狂找书时见过一部宋朝官方编的一部史学著作叫做《册府元龟》,取得就是这个意思。记得当时看到这个古怪的书名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他,还特意在电子阅览室里查了一下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张天水若是在河畔见到元龟,虽然稀奇,但并非是不可能的。于是也连忙询问。

虽然李元婴对祥瑞一说向来视为是无稽之谈,而龙、凤之类的东西。更是只存在于虚构的传说,但是在现在这年代,既然让他碰到了嘉瑞。那就必须要重视起来,否则倘若被李泰之流给听说了,还指不定会被他们安上什么罪名呢。

潘求仁听到“嘉瑞”这两个字后,顿时就被幸福所包围,眼睛更是直勾勾地盯着张天水,把张天水看的浑身毛骨悚然。

李治在潘求仁下山后就也跟着走下小山丘,虽然他不像潘求仁那样慌不择路地跑出来,但一会儿的工夫也已经走出楠子林。刚才张天水的声音可不小,李治虽然距得远。但听到还是不成问题的。

对于祥瑞这种东西,李治显然比李元婴要感兴趣多了,马上就加快了步伐,没想到刘网走出林子,就听到张天水提到“嘉瑞”这两个字。心里一惊,暗道虽然如今的大唐在父皇的治理下,日益呈现盛世之姿,这几年来各地的祥瑞更是层出不穷,但是嘉瑞可不常见,贞观朝以来也就贞观三年五月幽州有人看见麒麟,贞观十年八月洛阳宫有人看见凤凰。

虽然李治也知道像麒麟、凤凰这样的五灵,不比白狼、苍鸟之类,不仅可遇不可求,而且实难捕捉。但不管怎么说,幽州和洛阳宫那两地官员上表的嘉瑞,也只是乡人闻见而已,在李治的心里可信度并不高,却没想到他今天在杭州竟也能碰到嘉瑞。五灵之稀,绝大部分人都是穷其一生也未能一见,李治听说五灵近在咫尺后,岂能不着急,妾马就追问道:“张司马,是什么嘉瑞?麒麟还是凤凰?还不快前面带路!”

张天水一介文人,虽不能说手无缚鸡之力,但也没有薛仁贵那种身体素质,这一路从船上跑过来,中途还不忘大声喊话,差点就岔了气。听到李元婴和李治接连问,自然马上便要说明,却不想心里一看急,却突然说不出话来,即使把脸色变得红彤彤的也无济于事。

李元婴心里对这种嘉瑞并没有什么敬畏感,莞尔道:“张卿先歇息会儿,不必着急!”

“哎呀呀小皇叔,再歇息那嘉瑞恐怕都没影了!”李治顿时就跳了起来,气得就要伸手把张天水的嘴巴掰开。

“呼,呼”被一群人直勾勾地盯了老半天,张天水这才恢复了正常,连忙拱手道:“天水一时心急。口不能言,还请两位殿下恕罪!”

“唉呀呀,别扯那些没用的!张司马,还不赶快带路!”李治瞪着他那本来就不小的眼睛怒道。

不过张天水却一下子变得不急了。尴尬地说道:“晋王殿下恕罪,怪天水刚才一时没有说清楚,那嘉瑞并不是天水看到的!”

急得直跳的李治顿时愕住,直愣愣地问道:“什么意思?”而潘求仁那满脸的笑容更是在刹那间凝固。心里拔凉拔凉的。

张天水忐忑不安地回道:“回晋王殿下,刚才钱塘县主簿乘轻舟追来,回报说在钱塘县淅江入海口见到有青龙出没!天水不敢耽搁,立刻就赶过来回报两位殿下,那钱塘县主诱现在还在河畔,不知两位殿下是否要移步过去?”

“原来是淅江入海口啊!”李治一下子就没了兴致小声嘟囔道:“又是乡人闻见,谁知道是真是假!”

不过潘求仁脸上的笑容顿时就解冻了,从张天水口中听到准确的消息后,潘求仁一直悬着的那颗心也可以安心的放进肚子里了。管他是乡人闻见还是张天水亲见,只要是天降嘉瑞就好。有了青儿石瑞这个护身符在,就算滕王殿下因为王洲乡贡插一事而贱满意。那也不敢对自己怎么样,否则就是违逆上天的旨意。哼,滕王李元婴是江南道黜涉大使又怎样,深的圣眷又怎样,要想办他,那也得先掂量一下才行!

虽然潘求仁现在人还在王州乡。但是心早就飞回钱塘去了,心里美滋滋地想着,只要一回到钱塘县。立刻就去好好地写上一份贺庆嘉瑞的表文,用八百里加急到京师去。对了,再修书一封给许敬宗。许敬宗本是杭州人士,家乡出了嘉瑞。他的脸上也有荣光,而且许敬宗还是当年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以文翰著称。在朝中的人脉更不是自己一个普通的外官能够相比的,若是能说动许敬宗也献上一份庆贺嘉瑞的表文。绝对能锦上添花。如此一来,那自己在这杭州刺史的任上恐怕也待不长了。

想想,想想,,自己现在是正四品上的正议大夫,杭州刺史,假若圣人恩德,将自己召入京师的话,即使出任诸司鼻郎有些难度,能成为八寺少卿、秘书少监、殿中少监也不错。退一步说,就算如果没能如愿被圣人召入京师,以自己任上天降嘉瑞之功,岁末考功绝对能得一个“一最以上,有四善”的上上等,等这一任杭州刺史卸任后,再托人到吏部活动一下,走一走侯相公的门路,迁为上州刺史也应该不是难事。

※※

李元婴本来就不信祥瑞一说。五灵之中,龟和白虎还能见到,至于麒麟、凤凰、龙根本就是虚构的,只是刚才看到张天水那副好像是亲眼看见祥瑞的样子才猜测他是不是碰到元龟了。没想到张天水也只是道听途说,乡人闻见有青龙在淅江入海口出没,这种没证据的事情恐怕也只能悠忽悠忽古人,特别是渐渐地有了好大喜功倾向的李世民。

如果说有人见到元龟、白虎。那李元婴可能还有些相信,至于青龙嘛。呵呵,只能说是著朝也有“周老虎”啊!“周老虎”不管怎么说还用年画拍了个老虎照片作为证据来糊弄人,这位倒好,直接就用他那一张铁嘴了。

李治的小声嘟囔虽然声音不大。但近在咫尺的张天水岂能听不见,而且李元婴也是摆出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张天水顿时就急了,连忙道:“滕王殿下,晋王殿下!听刚才那个钱塘县主缘称,有青龙在淅江入海口处出没不仅当时在岸边的那些乡民看见了,而且还有一人!”

“谁?钱塘县令吗?”李元婴不屑地说道。嘉瑞出现在钱塘县,那就是他的政绩,恐怕就算是一条小青鱼,也能被他给忽悠成一头大青龙。

张天水拱手道:“不是钱塘县令。而是监察御史刘仁轨!殿下本来是命令刘御史代殿下黜涉盐官、富阳两县,所以刘御史从盐官县回来后便折返往富阳县赶来,结果却在路经淅江入海口的时候巧遇那头青龙!”

“什么?刘仁轨!他也看到那条青龙了!”李元婴顿时就有些失态。别人不清楚刘仁轨,李元婴却走了解得很,在自身操守方面绝无问题,绝对不可能被钱塘县令所收买。就连当年的陈仓折冲都尉鲁宁见到刘仁轨都虚得很,哪是一化品小县令所能收买的。呃,虽然刘仁轨后来在拜相后也有过党同伐异的污点,但这也只能说明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譬如网烈耿直如褚遂良。在历史上也同样有过谗死刘泊这个污点。

而王安石、张居正等等这些光耀千秋,名垂青史的改革家,也都有着各自的缺点。

李治更是眼睛大亮,他和李元婴一样,钱塘县官员的话,他自然是不信的,但是刘仁轨那就两说了。急忙问道:“刘御史他也已经过来了吗?”

张夭水摇头道:“这倒没有,刘御史现在应该还在钱塘县,只是在现嘉瑞后,钱塘令立刻就让钱塘县妾簿乘轻舟前来禀报。”

将事情大体都告知李元婴和李治后!张天水这才现潘求仁还跪在李元婴的面前,不过却一脸傻笑,涎不痴的样子,连口水已经流到嘴边还一点未觉,忍不住碰了碰他的肩膀小声提醒道:“潘使君,醒醒。快醒醒!”心里对潘求仁更是低看,只是天降祥瑞而已,这就惊得在两位殿下面前失态了,心境连滕王府中那些入宦没有多久的各曹参军事还不如,也不知怎么当上杭州刺史的。张天水哪知道,潘求仁在不到一盏茶的工夫里就经历了大喜大悲,现在心里正浮想联翩呢。

“啊?哦!”潘求仁被张天水这么一碰,才将那已经不知想到什么地方去的思绪给收了回来。不过刚才做着美梦的潘求仁哪知道那会儿的时候两位殿下和张天水之间都说了些什么,虽然重新回到现实中,但因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显得更加尴尬。贡楠的事情,既然滕王殿下都不说了,潘求仁当然也不会自虐般又提起来,而关于嘉瑞,他刚才听到淅江出海口有青龙出没后耳朵里就再也听不进东西了。

张夭水作为滕王府司马,而长史卢承庆只是挂名,自然是由他负责打点滕王府上下一切,当然也生着一颗七窍玲珑心。看到潘求仁这副茫然的模样,张天水心里也猜到了大概,虽然有些不屑,但还是冲他善意地笑笑,给他解围道:“滕王殿下,晋王殿下!不知两位殿下是否起程返回钱塘,听刚才钱塘县主落说,那条青龙在他离开钱塘前还没有消失,包括钱塘令在内的杭州州衙和钱塘县衙这两斤。衙门的官员胥吏以及钱塘县的百姓们也全都赶到淅江入海口那边去观看嘉瑞了!”

惭?难道还真有青龙”听到这李元婴也不禁失声叫道。

“青龙还没有离开吗?”李治虽然感到意外,但是更多的却是惊喜。立马就跳了起来,连忙道:小皇叔,那我们还等什么,快点回钱塘去吧!反正这里到淅江入海口是顺流而下,再换乘那个钱塘县主簿带来的轻舟,回到钱塘也不过须臾的时间!”

潘求仁也是感激地看了张天水一眼,拱手道:“滕王殿下!晋王殿下说的是啊,天降嘉瑞,青龙现世。这可是千年难遇的胜景啊!既然青龙依然在淅江口徘徊而没有离去,那殿下若是不亲眼见见,岂不终生遗憾!”

“这个李元婴还是有些迟疑。说心里话,听到张天水这言之凿凿的话,他还是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有龙这种东西。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而放下王州乡的事情跑回钱塘去并非李元婴的作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