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唐小皇叔> 第二百九十一章 寿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一章 寿礼(1 / 2)

 展奴。都准备好了吧!”看着他那此兄弟子侄,献上攒“李元婴慢慢移到李治身后,小声问道。

“小皇叔放心,都已经准备妥当了”。李治掂了掂手里捧着的托盘,一脸喜悦,不过随即又迟疑道:小皇叔,既然我们已经把《孝经》给赶印出来了,那您为什么又突然要让雏奴把那些活字印刷版面也带进宫来啊?”

“这些天辛苦雉奴了!”李元婴微笑道:小皇叔前两天想了想,我们今天备的这份寿礼,表面上是一本《孝经》,但其实质却是活字印刷术,而那些活字版面,正是活字印刷术的精华所在,若是将其弃之,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了”。

“小皇叔说的是!”李治点了点头,下意识地往后面看了看,虽然道理是不假,不过那两大箱子东西也太显眼了点!

这边李元婴和李治在下面窃窃私语,那边李元晓也把早已准备好的寿礼给呈了上来,一张黄澄澄的斑澜虎皮。

“皇兄,这张寅皮注门是臣弟前些日子在键州郊外打猎的时候亲手猎到的!寻思着马上就是皇兄的寿辰了,所以便它给留了下来,等到皇兄寿辰的时候进献给皇兄!”李元晓得意洋洋地拱手说道。虽然李唐宗室皆尚武,包括李世民在内,没有几个是不喜欢打猎的,不过能像李元晓这般亲手猎一头斑澜大虎却不多见,因此李元晓也确实有得意的资格。

“好一张寅皮!二十一郎真吾弟也”。李世民本就是个好打猎的主,今天又是他的生辰,见到一张这么漂亮的虎皮。也是一阵欣喜。

旁边的长孙皇后也赞道:“二十一郎武艺过人,可惜如今天下已定,宇内澄清,无所施耳,若当天下未定时,陛下得二十一郎岂不美乎!”

“皇兄、皇嫂谬赞!”李元晓喜滋滋地退了下去。不过对长孙皇后的话却不以为然,虽说现在天下已定,但是周边的西突厥、吐蕃、薛延陀、高句丽等等还都不怎么安分呢,就说征讨高昌的大军,也才在半个多月前刚刚从长安出,可是能用他李元晓为帅,为将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李元晓自己也没抱这个幻想,他对现在键州刺史这个职官还是很满意的!宗室诸王中,除了留京不之官的少数几人以外,就属汉王李元昌和他距离京师最近了,一个在秦岭边上,而另一个就在潢关外!

虽然前些日子在一起打猎的时候,李元婴也从李元晓那儿听说了他在统州的山林里射死了一头斑澜大虎,不过却没想到李元晓进献的寿礼竟然就是从这老虎身上扒下来的!心里还真为李元晓捏了一把汗,李世民自己是喜欢打猎不假,但吴王李恪、汉王李元昌、蜀王李惜,还有已经伏诛的李佑,都曾因为攻游过度而被申斥,甚至罢官过!

同时也有些奇怪,前几天他就是以这个为借口,才拒绝了李元晓再一同去城外打猎的邀请,按理说李元晓应该会有所注意才对吧,怎么还这么莽撞呢?

也许是因为来不及重新准备其他寿礼吧,李元婴这般猜测。

看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皆对李元晓赞赏有加,李元婴这才放下心来,看来李元晓这回是赌对了!不过李元婴随后又仔细琢磨了一下。脑袋灵光六闪,顿时明白过来,这李元晓还真不莽撞,李恪、李元昌、李惜、李站,一个接一个地因为过度狩猎而被李世民斥责不假,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有人弹劾。而今天是李世民一年一度的寿辰,谁会自讨没趣寻李世民的不自在呢!

可惜李元晓没有想到,李元婴也没有想到,还真有触这个霉头的人”

李元祥本就因为被贬为建州刺史而心里面窝了一把火,建州在什么地方?就是今天的福建南平,嗯,要是换成一千四百年之后还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李元祥所处的年代可是大唐贞观年间!这时候的建州能有什么,恐怕连人都没有几个,掰着手指头算来算去,一共也就俩县”

,正沤比北

原本因为李元晓是京畿边上的貌州刺史,而他则被配到远在天南的苏州,李元祥心里面就已经极度不平衡了,凭什么啊?李元晓的生母只是一个才人,可他生母却是九嫔之一!所以才会在到任苏州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用以泄愤。如今他更落魄到了建州这种不毛之地,可是李元晓却因为区区一张虎皮而被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大加赞赏,李元祥哪还能受得住!

就在李元晓满面春风地退下之时,传来了李元祥那阴阳怪气的声音,“二十一郎啊,这寅皮虽好,但某听左右说,二十一郎自从进京后,连日来就一直与二十二郎结伴出城败游,不曾停歇!二十一郎虽然箭术出众,不过能猎到这么一头斑澜大虫,想必在键州的时候,也没少出城败游吧!这可不大好啊,难道二十一郎忘记了皇兄当年的教诲了吗?。

“李元祥,你”。李元晓满脸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怒视李元祥。

李元婴忙在后边拉了拉李元晓小声道:“密王兄,这里可是太极殿,何必跟一个,被贬之人一般见识呢!”这才让李元晓稍稍冷静下来。

当然李元婴心里面同样在暗骂着,这李元祥想阴李元晓也就罢了,却也把他给连带上了,幸亏因为意外现讫干承基,后来才停了出城败游,否则还真让李元祥这王八羔子给一石二鸟了!不过同时也在暗叹,损人不利己,还真有李元祥这样的人!在李世民的寿辰上找晦气,就是真能把李元晓给怎么样了,李元祥自己恐怕也讨不了什么好吧!莫非李元祥还真想到岭南去喝西北风不成?

虽然李元晓恨不得把李元祥这个同年的亲哥哥给生吞活录了,但在太极殿上,在李世民面前,在群臣百官面前,也只得先忍着,马上抬头观察了一下李世民的表情,果然原本心情正佳的李世民早已黑下脸来。不禁咬牙切齿,李元祥,某看你能有什么好下场!不过李元晓对自己却并不怎么担心,他喜好诣二不假,但其素来明哲保身。凡经有了李恪、李示昌等打儿鉴了。他又岂会犯这种错误,在键州的时候,也只是在旬假时偶尔出城政猎而已。进京后之所以拉着李元婴打猎,就是因为在貌州的时候被憋坏了。

谁也没有想到李元祥会在这大喜的日子里突然向李元晓难,全都面面相觑,太极殿内落针可闻,而早前因为狩猎过度而被罢了官的李恪恰巧就站在李元祥旁边,顿时尴尬不已,当然也把李元祥给恨上了。李恪本来就极不愿想起这件往事,而李元祥却哪壶不开提哪壶。

其实李元祥脱口而出后也就后悔了,他刚才就是头脑热,看到李世民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后两腿立刻就软了,那个叫欲哭无泪啊,想想他刚才都干了些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