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山洞,洞洞藏满书;洞洞里面藏尽奇书古籍
桃花书院,人人来看书;人人心中装着知识海洋
刘洪英对我说:“这些对联不是人工笔墨而成,是桃花天然造就,我走近一看,心中感慨真是神奇啊!还有一股淡淡的花香味。我走进洞中,刘洪英把我做了介绍,两个姐姐十分友好,“欢迎客人来书院”。书院里读者很多,但鸦雀无声。刘洪英道:“我带你到处看看吧!”
“不用,你和姐姐先聊吧!我随便看看就行,有不懂的地方再来问你。”我巡视了一圈,洞呈四方形,洞底平整而干燥,洞顶奇石错乱,四壁也凹凸不齐,惊异的是洞顶岩缝和四壁的岩缝里还长着桃树,花开的正艳。洞里散发着阵阵香味。更惊奇的是四壁每隔十多米有一个石房,约五平米大小,最尽头的岩房有洗手间,有饮水间。这时刘洪英走来给我说:“这里饮水间的水很干净,人体需要的元素有好多种,是焦书记带来专家验过的,这里的水随季节而变,冬暖夏冰,放心喝,没问题的。”
我环视了藏书的布局,十分得体,四通八达,四周摆着读者用的书桌,四壁上还挂着读者可随时用的纸笔,再看书架上都有标识,按朝代分类各种书籍,标明的一目了然,书架上一尘不染。“怎么样,我再带你上二楼看看吧?”我们拾阶而上,二楼和一楼大小一样,景观一样,布局一样。不一样的是书籍更多,读者更多些。进了一个石门,穿过一个巷道,是一厨房,隔壁是一就餐室。刘洪英介绍道:“这专门供读者就餐的。”走到厨房一看,刚好有几个做好的菜,鸡鸭鱼肉,热气腾腾的,色香味俱全。诱得我垂涎,几个服务员正忙绿着。
“这里用餐多少钱?”
“一元一份。”
“这里读书还收钱吗?”
“以前收,自从焦书记上任以来就免收了。”焦书记说:鼓励人们多看书,让人知礼,扫除愚昧,读书不但是个人的希望,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希望,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一个国家的兴旺繁荣就是读书,学文化。”焦书记还特地规定:“若是远方的读者,可以在此吃住免费。”你来看,又拾级而上,三楼有许多间小房,床铺干净整齐。你来看,隔壁曾是焦书记住的房间,那天晚上看书到通宵,当他走出书院门口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有机会有时间宁愿在书海里休眠。”
“焦书记如此喜欢读书?”
“焦书记一生都在艰苦中渡过,小时候读了一点书,稍大一点被鬼子抓去下煤矿挖煤,在九死一生中逃了出来。后来参加革命,忠于党,党分配哪里,他就在那里兢兢业业地工作,走群众走线,他坚持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崇尚文化知识,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他一下乡只要顺路都要来到书院看书,他看书很入迷,有时也忘记吃饭。看着这么多书发出感叹,这都是天下人们的精神食粮,力量的源泉。这里藏着威力无穷的原子弹,经常嘱咐我们要好好地保护这座宝库,让天下的人们都来享用,发掘”。
“这座宝库有多少书籍?”
“据统计,有百多万本。”
“这个地方哪来这么的书?真是奇了。”
“对,这里就有一个关于书的奇事。”
东汉末年,战乱多发,刘邦的孙子被叛军四处追杀。有一天他带领几个侍卫逃到这里,困倦在被乱草石堆掩藏的洞口。就在当时,谁也不知道这里竟然有一个山洞,正想离开时,突然探子来报,叛军有一千多人正向此杀来,他和侍卫十分慌乱,无处可逃,只有拼死一战,他正想挥刀冲杀出去,他的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身子向后一趟,两手一抓,一根树枝被抓住,用力过猛被扯断了,向后一看,发现后面有一洞。他大喜过望,令侍卫爬了进去,又恢复原状。刚躲好,只听外面杀声震天,随之有人来到洞外,幸好没被发现。谢天谢地得此洞保护,他躲过了一劫。他在这洞里躲了三天,他发现这洞十分特别,当时正处梅雨季节,外面房子都潮湿发霉,洞里竟然十分干燥,凉风习习,直叹是个好地方。将来有时机一定为我所用,他回去,再也不参入战争,深居简出,从此看书度日,他看到书上记载着祖宗刘邦是一字不识的街上混混,经常欺负读书人,看到读书人就来气,是一个胸无点墨的皇帝。他发誓不光自己要读书,而且要世代子孙发奋读书,多读书,读尽天下书。来弥补祖先看不起读书人的过错,教育子孙更要善待读书人。从此后,他爱书如命,他看过的书不皱角,不皱边,像新书一样,后来又迷上了收藏书。
有一天到图书馆看书,管图书的人也是自家人,都是祖先的子孙,许久以来两人关系甚好,都有爱书,藏书的嗜好。两个又聊起战争带来许多灾难,千万不能像秦始皇一样残暴。在谈到秦始皇焚书坑儒问题时,他们两颗心不禁一跳,如果有一天把图书焚了那多可惜。两个越谈心中越害怕。两个急的围着图书团团转,不知怎么办好。最后两个商量把最重要的书籍作一个记录,找个地方藏起来。东汉王朝即将灭亡时,有一天桃花江上游飘来几十只船,靠在今天的桃花书院的码头上,大包小包的往洞里搬,整整地搬了三天,三夜。
从此刘邦的两个子孙也留了下来,经过上千年的管理收藏,今天的藏书规模可以说天下第一,每一位院长上任都有前任院长的嘱咐:“爱书藏书,管好藏书,收尽天下奇书,唯我院所有。”
说起收藏书,焦书记大力支持,也费尽心思。有一天,好几个乡亲们送来书,问后得知说是焦书记要他们送来的,说我们看过的书放在家里做摆设,不如放到书院,和书院交换看,让读者都可以看到自己没有读过的书。书的主人何时想拿回去,也可以随意,四邻八乡的乡亲们陆续送了好几个月,都说是焦书记的意思,焦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样的去做,我们高兴,我们放心。
我和刘洪英下到底楼,院长和孟哥走了进来,孟哥说是向我告别的,我才反应过来,看到了书,却忘记自我,我也该赶路了。院长道:“客人,都快下午了,不是赶路的时候,留一晚吧!明日再起程”孟哥也附和道。我答应了,说实话,掉进书海里是难以自拔,我找了几本书,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坐下来,看书随心情而定,我翻了几本屈原的书。“世人皆醉,唯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的“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为《史记》而活,他的《史记》和《报任安书》无论在中国或世界文学史上都是永垂不朽的文学作品,司马迁的生死如何,下落是个谜。
一个伟大的史学家,身世何以这么凄凉,谁之过?谁之错?他的名字和《史记》在天下是永放光芒,永垂不朽。又翻了元代学者许名奎的《劝忍百箴》,,又翻了明代洪应明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菜根潭》里面有这样的警句。天地一团和气,人心常驻喜事,处世让一步,待人宽一分。我掩卷沉思:“退一步是进一步的起点,是利人利己的根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守住你我的心田,就守住了你我纯洁无暇的灵魂。在你我的美好的未来,在你我的人生路上能留下坚实的脚印,在你我人生的长河里也能绽起朵朵浪花。在世人的眼前,你我都会展观一片春光明媚的亮丽的风景,得到世人的信服,赞叹,敬仰。”
人生的路上,有阳光,有风雨,有一马平川,有坎坷艰辛,欲达目标靠自己毅力和坚守。欲得悠闲,须先约束,先静心,先淡泊明志,为目标为志向,先韬光养晦,苦守寒窗,从容寡欢,修养身心,再图奋起。命由己出,福由心生,先守穷庐苦斗,煎熬意志,锤炼耐力,改变命运从自身开始,有了身心的艰苦修炼,有了良好的机遇,是雄鹰可冲向蓝天,是航船可驶向理想的港湾。
“客人,你这么喜欢看书啊!该回家吃饭了。”原来是院长夫人,她站在我对面正注视着我,一脸笑容显得对人可爱可亲,我把书放回原处。
“你们读书人一天不读书有点失落感吧!只有书能滋润你们读书人的身心,还能裹腹充饭,可以节省粮食。”院长夫人一番风趣话,说得我们笑了起来。院长夫人告诉我,今晚是院长亲自下厨,为了款待客人你。
“夫人,你和院长几十年来相敬如宾,不红脸,不拌嘴,相互敬重,言温语柔,可以说这是一副天下最好的养生良药。”
“客人,是啊!他是个好人,好丈夫,我们风风雨雨几十年,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丈夫,要是这回真走了,对我来说如天塌下来一样。家里没有我,都可以,怎么能少了他呢?他没有活过来,我的魂已经不在了,随他而去了,现在好了,他回来了,我也回来了。多亏了焦书记救了我们两条命,今后我更要好好侍奉他,让他再活二百年。”
吃饭时,院长和夫人给我劝菜。院长道:“明天客人要走了,你难得吃到我炒的菜,今晚我下厨,我炒这些菜可合客人你的胃口?”
“院长,很好吃,而且很合我的胃口。”院长和夫人吃得很慢,大部分时间都在端详看我,我假装不察觉。我更不敢对视他们,我只有装着慢慢地吃饭,院长和夫人互递眼神,静了好一会,院长夫人终于开口了;“客人,听孟镇长说你是迷路了,一路找到这里来的是嘛?”
“是。”“从哪里来”?“从外面来的,”
“你今年多大了?”
“三十多岁了。”
院长道:“差不多,我知道你是读书人,读了多少年了?在哪里读?”
“大概读了六七年,在家里,在梦里。”
院长夫人道:“奇了,在梦里也可以读书?”
院长道:“怎么不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梦有梦游,人有相似。”院长给夫人递了一个眼神,没有再问下去,真是久违的一顿饭,我吃得很香很饱。
这天夜里,我在焦书记那间房休息,院长问我为何选择这间房。我说:“沾沾焦书记的爱民的气味吧,如果我有官运,也做焦书记这样为民的官。”
“你做官是否,你有这份心就已经够了。”
“是啊,清净无为,很适合我的人性。心善,人善,逍遥人间,也是我向往和追求。”你院长管理着这么大的书院,也够身心劳累,你在经营图书中,你早巳修养好了自己的心,经营好了自己的和美人性。,因为有了你这良好的人性,美好的环境,才会更好的促人奋发上进,你是天下最好的院長,你慈善的心肠温暖了天下人,天上地下被你感化!”院长端详着我,满脸笑容道:“不早了,你好好休息吧!我回去了。”我坐在床沿上,我百感交集,我年华虚度,蹉跎了岁月,人近中年,就这么一事无成,对父母无限愧疚。面对院长我也是脸上发烧。何时有阳光雪吾耻?何时有春雨润心田?何时有欢乐驱忧虑?
我时常感叹:自己碌碌无为,不如再回到童年从头来,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放学回家帮助父母能做的事情,上山看牛砍柴。下河洗衣洗莱,少年时立下目标,珍惜时光,挑灯苦读。青年时,为志向奋力拼搏,上下求索。知难而进苦作舟,开出一片崭新的天地。这才是一个人的应有的作为,多彩的生活。世人设计未来,可笑的是我设计过去和重来。人们对将来充满了憧憬,我对将来没有厚望,只有对我的过去反思着。
我读了多年书,父母辛劳让儿心疼,我辍学了,帮父母干活回来,就看书,忙中偷闲看。晚上煤油灯下看,累倒在床上看。家里有书,家里就有希望,累了,就往家里跑,回了家,就回到了港湾,看到了希望,心里充满着欢乐,一天的疲劳在希望中消去,感到生活有乐趣,有希望,在书中感到有充实感,,在书里看到希望。看完家里的书,我从此借书看,
借遍四邻八乡,再后来只有看字典。坐在暗淡的煤油灯下,望看看过了不知多少遍,少页缺角的泛黄的残书,沉思起来,为什么这个年代,书这么贫乏?听说县城有图书馆,对于处于偏僻山村的我,是件奢望的事。没有书看,真是百般无聊,若这样下去,浪费了年华,蹉跎了人生。我站了起来,在破旧风雨可进的小屋里来回走动着,我焕发了奇想,在几分钟或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到县城去看书。传说有梦游,就是某个人在睡梦中无意中起来,朦胧中到某一个地方做了某件事,接着又回来睡觉。第二天对当天晚上自己做的事没有丝毫印象,是神游?是梦游?这个情况是有的。既然有神游,梦游;就有神灵,有梦灵。我怎样做到有神灵保佑我呢?我烧了三炷香,寄托跪拜,愿神灵附我身,给我一个好梦,带我到书山里去修炼身心。这天夜里我很快进入了梦乡,一路漂浮,有走,有飞。我到了县城的图书馆,不是下班太早,就是管理者态度不好,不是呵斥,就是被驱赶。我失望而归,我好像乘坐一只船,船上有许多人,听船上有人说,他们是去书院里看书,看书借书都是免费,我十分高兴,随着他们在一码头下了船,上了岸,走进了书院,管理者是一老者,见我们进来,十分热情道:“欢迎各位来我院看书”老者又说:“可惜你们来得太晚,快十点了,规定每天晚上十二点下班,希望你们下次早来点。”
进了书院一看,好大的书院,好多好多的书,老者见我激动的样子,介绍道:“我是这里的院长,看到你对书高兴,我也非常欣慰,希望你天天晚上来看书,可以随时来看书,我喜欢你这样的读书的少年。”
“谢谢院长,我一定来。”
“儿啊!你在和谁说话?”妈妈的声音把我唤醒。一看大天亮了,我告诉了妈妈我做的梦。妈妈高兴地夸道:“好梦,好梦。儿啊,祝愿你晚上都有这样的好梦。”
最奇怪的是,每天晚饭后有欲睡感,一上床准入睡。四年来,我天天晚上做着同一个梦,在书院里看书一直到天亮。白天回忆起来还十分清晰,记在日记里,更记在心里,四年来每天晚上做着同一个梦在书院看书,院长十分看重我,关爱我,给我饭吃,给我房住。
回忆四年来的情景,没错,就是这条江,就是这码头,就是这个书院,就是这个院长,就是这个房间。今天身临其境(梦里的那个书院和这个书院就是同一书院)梦里的书院竟然是真的,是存在的。我的梦会变成真人真事?院长会有感应吗?不会把我认作是那个被他关心的读者吧!我现在是个落魄者,愿上天保佑,不要院长过早认出我,到时候,我会来感恩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