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胤皇帝登基前做过多年储君,用人不拘一格,这并不是秘密。
端王妃身为超品亲王妃,又加封号辅国,必有大才,并有大功。
这样的人,为大胤皇帝所用,那是如虎添翼。
与他们这些邻国而言,却是大敌。
百夷公主思绪万千之时,西凉萧大王也暗暗压下了心中的震惊。
当初先襄王在时,曾与西凉有过数次交易。
萧大王对这个带着传奇色彩的男人并不陌生,他为大胤所做的筹谋,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可即便先襄王惊才绝艳,大胤仍难以避免地显露出疲态颓势。
否则,他贵为皇叔、皇叔祖,又何须如此辛劳?
萧大王很清楚,至和帝是无能之辈,治国治家皆是一塌糊涂。
若后继之人不能力挽狂澜,那大胤倾危就在眼前。
镇北关之战,西凉也不是全然未曾心动,可他与萧太后皆认为,此战不宜参与。
因为,大胤换了新的帝王。
年轻的君主富有激情,热血未冷,没有拖后腿的亲族,他被逼到极致后所爆发的能量,足可撼天动地。
虽朝中上下皆认为大胤新帝再如何威武,也不能抵挡西凉与北狄联手。
可存在那一点儿的意外,萧太后也不愿意赌——在剪除北院大王之后,西凉也是元气大伤。
镇北关是大胤的国门,是中原的屏障,百年前北狄曾提到铁板,仍未长记性。
西凉袖手,北狄果然再次在镇北关踢断了脚趾。
如今的大胤,已悄然焕发出新的生机。
他们错失了最后可以遏制住这个国家的机会。
新起之势,锐不可当。
只能先避其锋芒了。
皇帝坐在上首,未饮已微醺。
他很清楚,属于他的时代,已真正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