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明末逐鹿天下> 第407章 漕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7章 漕运(2 / 2)

大量的百姓都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p>

王朝末年一般都会消灭三到五成人口。</p>

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这段时期,甚至消灭了七八成人口。</p>

大量的人口损失,解决了土地矛盾,同时也解决了饥饿。</p>

这才奠定了新朝盛世的基础。</p>

苏河争夺天下的过程,损耗的人口还不到一成。</p>

大量人口存活,又遇到小冰河时代,天灾频发。</p>

朝廷各地缺粮,已经是正在发生的危机。</p>

应对危机的方法,通常是开源节流。</p>

人口不会大规模减少,节流不可行。</p>

开源是唯一的办法。</p>

苏河选择的开源方法,就是夺取其他地方富裕的土地。</p>

华夏北方地区,受到小冰河时代的影响,粮食大规模减产。</p>

南方地区受到的影响更低,更南的地区,例如东南亚地区,受到的影响不大。</p>

大华王朝夺取南洋,这只是第一步。</p>

苏河已经盯上东南亚其他地区,等到西北和北方稳定,大华王朝就会向南方扩张。</p>

大华王朝的主要扩张方向一直是南方,那里能获得大量的粮食。</p>

但苏河选择先平定北方,小冰河气候的影响,对于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来说,将会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p>

每到这个时期,草原部落就会改朝换代,最终形成一个霸主。</p>

前世的草原霸主是建奴,这一世建奴已经被消灭。</p>

南下战略一旦确定,就将会占据大华王朝大部分资源。</p>

这时北方游牧部落崛起,大华王朝短时间内,也没办法抽调太多兵力,很可能让北方游牧势力做大。</p>

苏河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他先解决大华北方地区,把草原掌控在大华王朝手中。</p>

北方地区能提供大量的肉食和矿产,收益很大。</p>

大华又占据绝对的武力优势,苏河有信心尽快解决北方地区。</p>

石溪带着苏河一行人参观天津码头。</p>

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p>

【明末逐鹿天下】【】</p>

这里是专门的货运码头,有着大量的蒸汽起重机。</p>

苏河询问道:“漕运改为海运,情况怎么样?”</p>

京城附近的粮食,在风调雨顺的时候,都养活不了京城的人口,更何况是小冰河时代天灾频发的时候。</p>

必须要从外地调粮,水运是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又有着京杭大运河。</p>

大运河作为大动脉,形成了从东南地区向京城运输粮食的漕运。</p>

近百万人依靠着漕运存活。</p>

明朝末期很多开明的官员,已经发现漕运消耗太高,远不如海运。</p>

但那时的大明,根本承受不起百万漕运从业者造反的代价。</p>

大华成立之后,不再禁海,并大力发展海洋贸易。</p>

海运取代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已经是所有官员的共识。</p>

粮食通过海运调派依然叫漕运,却已经不是专指大运河运输粮草。</p>

之前的漕运相关人员,都分配土地,或是由工厂吸纳。</p>

大华王朝掌握着绝对的武力,也不怕这些乌合之众造反。</p>

石溪听到苏河的问话,他立刻回答道:“陛下,海运运输量巨大,一艘大海船可以运输几千吨到上万吨粮食。</p>

路上的损耗,那是微乎其微。</p>

通过大运河漕运,正常的损耗在半成左右,运量远不如海运。</p>

大明的漕运,粮食损耗高达两三成,这些都被相关官员贪墨。</p>

海运的速度也非常快,特别是现在的明轮船,哪怕逆风也能缓慢在海上航行。</p>

漕运总督衙门,制定了每艘船的损耗标准,只要船只不沉海,超出损耗标准,船长都会受到惩罚。</p>

损耗粮食最多的是陆运,哪怕是用载重马车运输,都要损失两三成粮食。</p>

如果运到偏远地区,路上会消耗六七成粮食。”</p>

石溪刚刚说完,他就听到一阵刺耳的气笛声。</p>

苏河就看到,一艘巨大的大海船,它冒着熊熊黑烟,正向岸边驶来。</p>

船只的两侧各有八个钢铁制造的大明轮,船只有五根大型桅杆,上面撑着巨大的风帆。</p>

这是大华王朝现在的主流运输船,五桅杆明轮船。</p>

它结合蒸汽机明轮技术和风帆技术。</p>

这种船只有很多缺点,移动速度缓慢,操作性也不太好,特别是转向非常困难。</p>

只能用作民用货船,不能用作军舰。</p>

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运载的货物量大。</p>

巨大的货船停靠在码头上,码头上的各种蒸汽起重机立刻开始工作。</p>

大华王朝的运输船货物装载都比较标准。</p>

苏河借鉴后世的集装箱,铁箱子太贵,上面全是巨大的木箱。</p>

蒸汽起重机的钩子勾中木箱,就能把数吨重的木箱吊起,移动到码头上停靠的载重马车。</p>

四匹马拉动的载重马车,正好能拉动一个木箱的重量。</p>

苏河随机叫来一辆马车,让人打开这辆马车的木箱。</p>

本章未完,点击继续阅读-->></p>

【明末逐鹿天下】【】</p>

木箱里面是整齐码放的麻袋。</p>

卫兵打开一袋麻,里面是黄橙橙的稻米粒。</p>

石溪在一旁介绍道:“陛下,这些都是南洋地区运来的稻米,一共是三百万吨稻米。</p>

其中两百万吨分配给北方各省,一百万吨运到东北地区。</p>

等到明年东北地区产粮能自给自足,就不用向那里调粮,甚至有望反哺关内地区。”</p>

苏河看着繁忙的运粮车,这些都是百姓的活命粮。</p>

“周方志,今天大家的午饭,都尝尝南洋的粮食。”</p>

石溪提醒道:“陛下,南洋大米因为一年三四熟,没有获得充足的营养,它不太好吃。”</p>

苏河摆摆手说道:“这算什么?饿肚子的时候,有口饭吃,那就是绝世美味。</p>

朕米糠野菜都吃过,更何况是大米饭,它再难吃还有米糠难吃。”</p>

苏河午饭吃到南洋运来的大米饭。</p>

它的口感,确实不如两湖地区的大米口感好。</p>

但吃到肚子中,饱腹感很强烈,这是很多人的活命粮。</p>

苏河看着码头进进出出的货运马车。</p>

他想到了陆运粮食的损耗,万分心痛。</p>

磨刀不误砍柴工,联通主要城市的铁路,还是要继续修建。</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