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明末逐鹿天下> 第576章 党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6章 党争(2 / 2)

他因为这个功绩,一路碾压各大巡抚,成为增补内阁大臣的赢家。</p>

武弘义曾经仕四川、广东两地,但他的基本盘在南洋。</p>

他在京城之中根基薄弱,只是收拢了一些小官。</p>

现在这种情况,正是他等待许久的机会。</p>

只要能把投靠他的官员,推上去几个,他的圈子会更加稳固。</p>

内阁大臣武弘义出列道:“陛下,大理寺、少府、税务总局等衙门罢官人数太多,这几个衙门有些业务已经半瘫痪。</p>

臣建义尽快增补一些官员,让这些衙门运行顺畅。</p>

臣知道几个贤才,可以推……”</p>

皇帝苏河看到内阁大臣武弘义侃侃而谈。</p>

他知道武弘义说完,会有更多的大臣做这些事。</p>

这些大臣都为了一件事,争抢空缺出来的官职。</p>

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他们想说的话,皇帝苏河都能念出来。</p>

各方派系为了争夺利益,各种手段频出。</p>

他们虽没有在大朝会上演全武行,但骂战的情况出现了足足两次。</p>

皇帝苏河对于大臣们明争暗斗,他已经快忍耐到极限。</p>

特别是一些人,已经把目光盯在长大的皇子身上,这直接触碰了皇帝苏河的底线。</p>

他准备来一记重锤,彻底扭转现在党争的局面。</p>

内阁大臣武弘义的话,直接被皇帝苏河出生打断。</p>

“这次空出来的官位,朕准备用作招募贤才。</p>

朕起势之初,在汉中设立招贤馆,招纳了很多贤才。</p>

帝国的一二品大员,很多都出自当年那次招募贤才。</p>

朕听闻民间各种思想潮流不断涌现,有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盛况。</p>

朕准备拿出一些职位,招募百家之中的人才,让他们为国所用。</p>

再者,皇子已经成年,是时候请名师教导。</p>

百家之中卓越的贤才,可以为各个皇子的老师,教导皇子学问。”</p>

内阁大臣武弘义被皇帝苏河打断他的话。</p>

他开始还有些惶恐,担心自己哪方面惹恼了皇帝苏河。</p>

他战战兢兢听完皇帝苏河的讲话,这才了解到,皇帝苏河是另有想法。</p>

朝廷空出来的这些职位,将会给皇帝苏河心目中的贤才。</p>

这些贤才还能成为皇子们的老师。</p>

武弘义知道,这是他奠定根基,追上其他内阁大臣的机会。</p>

他趁着自己正出列,其他人愣神的机会,躬身行礼道:“陛下,您所说的百家,朝廷官员是否可以加入其中。”</p>

皇帝苏河笑着说道:“百家思想,为了什么?</p>

古时的道、儒、法、墨,那都是在探索治国之道。</p>

现在的百家,也必须有着独特的治国思想。</p>

禁止官员们加入,那算什么治国思想。</p>

某一家的思想,能得到大部分官员认同,朕觉得这才是能治国的思想。”</p>

皇帝苏河这话一出,参与大朝会的官员,他们都眼神闪烁。</p>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p>

他们没有能力像王守仁那样,创造出心学那种新学派,但加入一个认可的学派,完全没有难度。</p>

皇帝苏河宣布在会试之前的九月十日,举办大华帝国百家争鸣大会,欢迎各大学派来京论道。</p>

这个突如其来的事件,让所有官员都措手不及。</p>

他们也无心讨论其他事情,这次大朝会很快结束。</p>

皇帝苏河看着官员们陆续走出皇极殿院内。</p>

他从龙椅上站起身,向着乾清宫方向走去。</p>

皇帝苏河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这几年,文官武将的党争都在加剧。</p>

官员们因为利益、地域、师承等原因,抱团在一起。</p>

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官员们不抱团,很难在官场上生存下去。</p>

皇帝苏河也多次打击官员结党营私,他发现无论怎么打击,这种现象或多或少都会发生。</p>

让每个官员都是圣人,有着极高的道德水平,这根本不可能。</p>

一个正常人,他都会趋利避害,更何况官员都是精英。</p>

皇帝苏河想到大禹治水的故事,堵不如疏。</p>

他从几年前开始,疏导官员们的党争,让官员们有序竞争。</p>

打嘴炮的那种清流,拉帮结派,只知道斗争的官员,他们被皇帝苏河压制,升迁的速度极慢。</p>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p>

大多数官员结党,但他们能把本职的事务做好。</p>

大华帝国的官场形成多个派系,每个派系的势力都不强,全在皇帝苏河的掌控之中。</p>

他看着皇子们一天天长大,就觉得这么做,不是长久之计。</p>

他是开国皇帝,掌握着强大的武力,心智也极为坚定。</p>

文官武将都惧怕他,做事绝对不敢湖弄。</p>

等到他老去,皇子登基之后。</p>

再维持这个制度,必然会出现奸臣或是权臣当道,苏家江山都被篡夺。</p>

皇帝苏河思考数年时间,他决定把权臣为主的党争,转变为党派为主的党争。</p>

这样哪怕到了最极端的情况,数个党派互相制衡,皇帝最多成为傀儡或是吉祥物。</p>

随着大华帝国经济蓬勃发展,朝廷又不限制民间思潮。</p>

诸子百家的思想复苏,又与现在的情况结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新思潮。</p>

皇帝苏河从中看到新的希望。</p>

新的诸子百家互相竞争,代替旧的党争。</p>

这不再是代表某个人,或是某个利益集团,而是代表某个思想。</p>

这种容纳多个利益集团的派系,他们之间互相竞争,更容易被皇帝掌控。</p>

这种竞争是良性竞争,很难出现一家独大,超越皇权的情况。</p>

大华帝国现在的思想很混乱,也不利于帝国的稳定。</p>

百家互相竞争,形成几大主流思想,也有利于帝国的稳定。</p>

皇帝苏河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他这才在大朝会推动新的百家争鸣。</p>

他根本不怕百家争鸣会失去掌控,某一家吞并所有流派。</p>

哪怕是儒家一家独大,也有理学心学等派系。</p>

更何况法家等学说,在持续的壮大,他们绝对不会放弃手中的利益。</p>

无论事情发展到哪个方向,他都不会比大臣结党营私,形成党争更加恶劣。</p>

皇帝苏河没有忘记,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激烈的党争。</p>

大明东林党击败所有党派,失败者利用阉党对抗东林党。</p>

等到阉党也失败,东林党一家独大无人可治,大明也就步入了死亡的倒计时。</p>

皇帝苏河决不允许,东林党这种自私自利的党派,出现在大华帝国。</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