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明末逐鹿天下> 第676章 陆海争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6章 陆海争端(2 / 2)

英吉利将会在之后,成为新的日不落帝国。</p>

皇帝苏河的愿望就是取代英吉利的地位,让大华帝国成为日不落帝国。</p>

想要达成这个愿望,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p>

人数达到两百万,全员装备后膛枪的陆军,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对手。</p>

皇帝苏河认为,现在的陆军发展,不该走继续提高数量的这一条路。</p>

火炮与机枪的出现,陆军的规模已经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必要条件。</p>

大华帝国的陆军,必须要走质量发展这条路,提高陆军的装备与人员素质。</p>

这种更加困难的道路,哪怕是皇帝苏河强行安排,陆军内部都会有所怨言。</p>

但如果陆军在与海军竞争之中落败,被迫走上这一条路。</p>

他们为了积蓄实力并报复回来,主观能动性会非常强。</p>

皇帝苏河心中有所偏向,但他却没有表态,而是询问道:“众位爱卿,你们的看法是什么?”</p>

他的帝王权术更加熟练,自己要作为一个下棋者,把自己的身影从棋盘中抽出去,这才能看清全局的面貌。</p>

只要动一动棋子,就能改变整个局势。</p>

内阁大臣钱明义,他从皇帝苏河的蛛丝马迹之中,已经看明白皇帝苏河的偏向。</p>

海军作为弱势的一方,没有皇帝苏河在暗中支持,他们在强大陆军的压制下,根本没有发展壮大的机会。</p>

钱明义又代表着工业界的利益,他背后站着一大群工厂主。</p>

大华帝国的工厂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与铁路枢纽地区。</p>

就是这些地方,能以低成本从外界购买到原料,产品运输的价格也是很低。</p>

钱明义起身道:“陛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也是如此。</p>

生于忧患,始于安乐。</p>

现在是四海安稳,不意味着之后依旧安稳。</p>

大明朝时,西班牙与荷兰能打到沿海地区。</p>

如果帝国安于现状,欧洲各国受到这场战败的刺激,他们奋起直追。</p>

这些欧洲国家在一百年前,他们就能跨过重洋,来到我们这里,可见欧洲国家的航海底蕴。</p>

这些欧洲国家海军实力一旦超过帝国,他们必然会选择复仇。</p>

到时海外各省没有强大的海军保护,仅靠陆军根本无法守住。”</p>

钱明义的话说出,在海外形成有着重大利益的官员,他们纷纷开口支持海军。</p>

大华帝国的陆军强大,现在陆军只想着进攻其他地方,获得功勋。</p>

官员们不会认为,帝国周边国家,有能力从陆上进攻帝国。</p>

再说路上有着强大的纵深,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进攻到帝国腹地。</p>

帝国本土的紧迫性无法与海外行省相比。</p>

首相魏时鸣起身说道:“陛下,臣认为现在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规模已经达到极限。</p>

战争没有爆发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继续增加陆军与海军的规模。</p>

大华帝国军队庞大的规模,已经让帝国财政不堪重负。</p>

大明就因为持续天灾与战争,导致财政破产。</p>

大华帝国绝不能重蹈覆辙,必须要留下充足的钱财,应对可能爆发的危机。</p>

陆军现在不宜扩大规模,而是强化武器装备。</p>

手持冷兵器的十万陆军,绝对打不过装备机枪的一千路军。</p>

陆军应该完成骡马化,改进武器配备,通过这种装备增强实力。</p>

海军必须要发展铁甲战列舰,保持海军强大的威慑力。</p>

我比较赞同厉国峰部长的说法,帝国确实需要镇国之器,威慑其他势力。</p>

铁甲战列舰这种武器,完美符合这个要求。</p>

但从欧洲海战就能看出来,风帆舰已经没有任何作用,必须要淘汰。</p>

海军应该淘汰老旧的风帆舰编队,增加铁甲舰编队。</p>

这样朝廷只需要额外付出建造铁甲舰的拨款。”</p>

首相魏时鸣的意见很明确,他支持军队装备的更新换代,但不支持军费的增加。</p>

首相魏时鸣砍掉陆军想要扩军的想法,同时也砍掉海军老旧的军舰。</p>

他知道皇帝苏河的态度,采用这种说辞,既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会让皇帝苏河反感。</p>

陆军部长秦相坤与海军部长厉国峰怒目而视。</p>

不愧是帝国军方最强大的敌人,这些文官变着方式,想要削弱军方的力量。</p>

他们两人把目光看向大都督府的高层。</p>

因为涉及陆军与海军之争,他们之前都没有发话。</p>

在御前会议这种场合,明显偏向陆军或海军,之后的工作就不好做了。</p>

大都督冯三秋、总参谋长王世元等人都没有说话。</p>

他们已经意识到,这次争端海军胜了,但对于军方整体而言,却没有落到任何好处。</p>

他们之前的想法,那是放映陆军与海军之争。</p>

通过表现陆军与海军不可或缺的地位,让朝廷拨下更多的军费。</p>

只要军费拨的足够多,陆军与海军的争端也就没有必要。</p>

他们在下场说和,陆军与海军依然像往常一样。</p>

大都督府高层的计策,直接被内阁看穿。</p>

内阁的态度很明显,陆军与海军的争端他们不管,想要增加军费没门。</p>

内阁不只是拒绝,他们还提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消减军队的规模。</p>

大都督冯三秋,在这个时候却不得不开口,再不开口就没有机会说话。</p>

“陛下,军队正在发展时期,不应该继续缩减军费。</p>

帝国投入在军队的每一分钱,都能获得巨大的回报。</p>

没有强大的军队,帝国也无法维持庞大的财富。</p>

海军需要镇国之器,陆军也需要镇国之器。</p>

海军的镇国之器是战列舰,臣认为陆军的镇国之器是列车炮。”</p>

海军主要发展战列舰,这在大都督府内部,已经取得共识。</p>

陆军的共识是移动的火炮。</p>

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兵种是骑兵,他们有着极快的速度,又能用强大的武器弓箭。</p>

热兵器时代想要找到媲美骑兵的兵种,大都督府研究数年时间,也只认为列车炮比较合适。</p>

只是需要铁轨,限制实在是太大了。</p>

但现在他们没有办法,必须要提出陛下感兴趣的事情,为军方所要更多的军费。</p>

皇帝苏河了解到各方势力的需求,这次陆军与海军的争端,他才下场解决。</p>

军费采用定额与税收比例的方式划拨。</p>

朝廷的税收越高,划拨军费的份额越多。</p>

让军方与帝国的利益,进行深度绑定。</p>

海军是大赢家,获得了更多的军费,陆军的军费保持不变。</p>

皇帝苏河为了安抚其他势力,吸纳首相魏时鸣的建议,砍掉军方很多不合时宜的项目。</p>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