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科幻灵异>装甲战恋曲> 第四十四章 再赴战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 再赴战场(1 / 2)

 1944年7月16日19:30法国诺曼底卡昂圣西尔万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自加拿大和英军夺取卡昂城后英军统帅蒙哥马利将军在16日以第8装甲军3个装甲师的兵力从奥恩河东北部强渡河后大举进攻准备夺取布尔盖比-维蒙-布雷特维尔一线地区,将德军主力包围在法莱斯附近彻底歼灭,从而打开通往莱茵河的大门,虽说这个宏大的设想在半年后才成为现实。

面对英军的步步紧逼遭受了巨大损失的德军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反击,SS1装甲军下辖的SS1警卫旗队师和SS12希特勒青年团师分别被272和271步兵师替换下来休整,装备虎式坦克的SS101重装甲营在传奇般的维莱博卡日之战后在前线只留下了一个装甲连继续作战,隆美尔手里能快速投入战场的装甲力量还剩下第21装甲师由冯?卢克上校指挥的125装甲掷弹兵团和用法国哈奇凯斯坦克地盘改装的75mm反坦克炮的200突击炮营以及装备虎式坦克的503重装甲营。

为了弥补装甲力量的不足隆美尔向OKW申请将希特勒青年团师重新投入战场,经国防军作战部部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大将征得希特勒同意后允许这一调动,B集团军群参谋长汉斯?施派德尔中将在收到回信后立刻命令希特勒青年团师火速奔赴前线。

由于施派德尔身为反希特勒分子重要成员和直接参与者多年后约亨一直怀疑施派德尔此举目的是想将他严重狂热的党卫军士兵派往前线与盟军作战,接下来预谋已久的政变发生后可以更顺利的控制住法国,但他的计划还是失败了。在施派德尔日后成为国防军总监后约亨对此不屑一顾,“一个违背誓言善于从背后捅刀子的人是治理不好军队的。”

对于和反希特勒分子有些貌合神离随时看碟下菜的克鲁格倒显得有些犹豫,毕竟万一事情有变这些装甲部队便是自己的本钱,不管自己最后倒戈哪一边都会成为其重要砝码,在他于下午相继给施派德尔和OKW的作战部副部长瓦里蒙特上将相继通话后他同意了调动SS12的命令,仅仅两个电话希特勒青年团师所有人员的短暂的休整期便结束了。

接到出征命令后迈尔师长快速与大部分中级军官进行会谈,他认为短期之内把全师10000多人全派到战场上是不现实的,于是他命令温舍团长将精锐力量组成一个战斗群火速赶往前线,该战斗群包括温舍直接领导的SS12装甲团团部和于尔根森少校领导的第1装甲营(补充了18辆四号坦克以增强战斗力),隶属于SS26装甲掷弹兵团的1营和3营以及SS12炮兵团1营。他们将于夜间出发赶往利雪地区的瓦尔瑟梅。就这样约亨的2排不太幸运的第一波便被送进战场。

自3连收到开拨命令下达后所有人快速行动起来,经过1月有余的激战后这些年轻人从图样图森破的新手已经适应了这场战争,在自己的战车上铺满树枝作为隐蔽手段,在炮塔两侧捆好沙袋以减轻伤害,连长再三命令不许把自己的命中成果(即没击毁一辆坦克便在炮管上画一个白圈)涂在炮管上,“对天空中的盟军飞行员来说这完全是投弹的标尺。”小里宾特洛甫如此告诫道。

所有准备工作完毕后戴上耳机的约亨探出上身把双手搭在舱盖部位等待出击命令,相对于盟军登陆时那个紧张不安的自己此刻约亨淡定了不少,“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啊。”

“说起来离开家已经8个月了,”夏利的声音从耳机中传来,“老爹在东线作战也好长时间没回家了,不知道老妈现在过的怎么样。”

“是啊,”卡尔回应道,“盟军的轰炸铺天盖地日夜不断,家人都已经撤到了乡下,唉,现在德国已经没有一处安全的地方了。”

“什么最后的胜利,”霍斯特语气也挺低落,“广播上除了宣传这个再没有别的东西,说什么英美和俄国迟早会决裂,我们能撑到那个时候吗?”

“在德国还没进攻俄国时丘吉尔和罗斯福的宣传是战争贩子和资本家的傀儡,”伊琳娜插话道,“你们打进俄国后他俩一下子成了自由世界的捍卫者,是和斯大林一起保卫世界的基石。”

“也就是说德国日本和意大利被当成地基了。”夏莉吐槽道。

“这些事情稍后再讨论,”约亨在内心中明白德国的战争机器已经一步步走向崩坏,“我们目前的目标是守住卡昂其他部分,不让盟军继续推进。”

“约亨,老爹10天前给我来信了”夏莉把舒尔茨在东线的战况告诉约亨,“俄国人已经快打到战争爆发前的边境线上了,老爹所在的北方集团军群和其他部分的联系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被俄国人分割包围,现在就看斯大林想往哪个方向进攻了。”

“东线战况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约亨知道现在德国的形势是拆东墙补西墙,在西线刚抵挡住盟军进攻东线便面临全线崩溃的局面,“当年拿破仑败于征俄失败,现在俄国又是大兵压境,历史真的重演了。”

“就怕再出了个塔列朗(法国著名外交家和政治家,此人毫无信义善于见风使舵过河拆桥,一生在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的城头变幻大王旗中有如不倒翁一般屹立不倒,他被视为1814年拿破仑下野退位的直接推手)挖墙脚啊。”夏莉吐槽道,不过4天后设也没想到这事成真了。

“俄国倒是不会再有十二月党人(随着大量年轻的俄国军官在远征法国并和英国人交流时受到了先进的自由思想、宪法精神和君主立宪制的影响,他们渴望在落后的君主****的俄国进行改革,在俄历1825年12月人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神秘死亡后他们高喊改革的口号进行逼宫,后被继任沙皇尼古拉一世镇压并将其流放西伯利亚,故称为十二月党人)了,”伊琳娜回忆着幼时学到的被反复修改的历史,“有思想的人已经被处理完了。”

“好了,闲谈到此结束,”约亨知道再这么聊下去只会没完没了,“夏莉,注意保持通讯畅通,我想出击的命令应该快到了。”

“Ja.”夏莉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本职工作上,没过多久她便汇报道,“约亨,连长命令我们即刻向利雪进发,我们2排被安排在1排和3排后面担任后卫。”

“又是担任后卫啊,”收到命令后约亨马上开始行动,“夏莉,同志其他人采取横向队列行进,伊琳娜,向11点钟方向出发,卡尔,做好装弹准备,霍斯特,保持警戒。”

“Ja!”众人仿若一台机器般有条不紊的运行着,一次次的磨练让他们早已形成一种默契感,随着坦克的依次开动绑在其尾部的若干根树干也被拖动将履带印记扫掉,为了避免履带痕迹让空中的盟军轰炸机注意到有人便想了这么个法子。

豹式坦克的马达轰鸣着向瓦尔瑟梅方向疾驰,上半身露在外面的约亨观察着外界并通过夏莉与其他车组保持联络,当然他也可以通过手语直接跟其他同样探出身子的车长进行简单沟通。

“约亨,连长刚刚下达命令,”夏莉报告道,“为了保持进军的隐蔽性在遭遇空袭时快速隐蔽,千万不要试图还击。”

“明白,马上通知其他同志。”约亨回应道,除了架在指挥塔上的那挺MG-38机枪(可拆卸,车长若为了视野开阔基本上会将其拆下)外豹式坦克基本上再无防空能力,当然约亨也没有既能打中飞机又不会让飞机机枪将自己打成筛子的把握。

“约亨,”霍斯特问道,“你说这次我们的敌人会是谁呢?”

“那可就多了,”约亨知道刚刚在意大利落下帷幕的卡西诺战役演变成了全世界近多个国家(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南非、新西兰、波兰、巴西)组成的联军跟德国伞兵进行的的鏖战,“也许不光有英国人,兴许还有法国人和波兰人,我想领导自由法国的戴高乐眼看自己的国家有光复的可能一定会不惜代价出兵支援以争得话语权,至于波兰人也希望能抢在俄国人前面打回自己的祖国不惜和我们硬碰硬。”

“波兰人啊,”夏莉回忆着这个被德国和苏联瓜分后从地图上消失了近5年的国家,“以前戈培尔嘲笑他们只会用马刀对抗坦克,可现在波兰人已经鸟枪换炮打回来了。”

“这可真是风水轮流转啊,”卡尔无奈的声音穿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波兰人与俄国人没有区别,”伊琳娜还记得自己的爷爷当年为回到故乡参加了苏俄对波兰的进攻但以失败告终,利沃夫回到乌克兰还是靠着斯大林将波兰东部并入苏联的缘故,“只是因为他们不够强大。”

“波兰的那帮上校(即波兰国父毕苏斯基去世后其下属掌握波兰争取)还抱着300年前的老黄历不放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平独镇露的大波波,”夏莉对这个亡国123年后复国20年再次亡国的国家感情复杂,“连历史的进程都没考虑到只能把自己坑死。”

“一口烂牙却有一副好胃口,”约亨发现当年俾斯麦形容意大利的这句话也可以套用在波兰身上,“当他们与我们瓜分切欣(1938年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议》签订后德国、匈牙利和波兰合伙瓜分了捷克斯洛伐克与自身相邻地区,其中波兰得到了以波兰人居多的切欣地区)就应该考虑自己的结局了。”

“莫洛托夫(苏联人民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斯大林的传声筒,1939-1956年在任)说过‘苏德联手一击波兰这个《凡尔赛合约》的丑陋产物就土崩瓦解了。”伊琳娜回忆起在苏德友好时期那个号称“铁锤”的外交部长的大放厥词。

“然后我们再挥手一击苏联这个《不列斯特和约》(1918年列宁为退出一战专心打赢内战派托洛茨基与德国在不列斯特签署的停战和约,该和约割让了俄国西部大片土地,此举也让激进的社会革命党人将其视为卖国贼列宁甚至在同年遭遇刺杀未遂事件)的丑陋产物就差点土崩瓦解了,不过现在轮到斯大林挥手一击了。”夏莉吐槽道,苏德战争初期德军那种势如破竹的攻势已经永不存在了。

“东线的情况我们也没有办法去改变,”约亨明白现在除了遥远荒凉的北极外德国在各条战线都是危机四伏,辛辛苦苦经营了4年的大西洋壁垒也被拦腰截断,“我们只能尽量延缓盟军的进攻,让他们明白最危险的敌人是苏联,也许会有一线转机,当然只是也许。”

车队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还要提防盟军的空袭,一路迂回辗转经梅济东赶往马尔奈布,漫长的行军一直持续到了夜间11:00来到了一个叫拉安克希隆的村子后小里宾特洛甫下令停止前进暂时休整,等到明日黎明时分继续前进。

“总算能休息一会儿了,”夏莉捶打着酸痛的后背,“这让我想起威廉带我们去法国玩的时候了。”

“巴黎很美,”伊琳娜回忆起盟军登陆前那仿若做梦般的巴黎之旅,“在巴黎圣母院就像来到圣殿一般。”

“虽说时间紧迫但我们却尽可能多的欣赏了那座城市的美丽,这也多亏了威廉啊。”约亨明白如果没有威廉的严谨合理的规划旅行路程恐怕他们根本看不了多少东西。

“等到战争结束以后去巴黎游玩一番就好了,”卡尔感叹道,“听你们说的我和霍斯特一直心里痒痒想亲自去看一看。”

“要是巴黎毁于战火之中那可太令人心痛了,那里面可都是人类艺术的瑰宝啊。”霍斯特所担心的事情差点发生,在希特勒的焦土政策的命令下巴黎司令官肖尔茨在权衡再三后最终放弃了炸毁巴黎的命令,挽救了这座历史名城。

“毁掉巴黎这种事只有丧心病狂的人才能干出来啊。”夏莉说对了,希特勒还真这么丧心病狂,甚至还想毁掉整个德国。

“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发生,”约亨说着爬出炮塔,“在里面待了这么长时间了大家都出来休息一下吧。”

在众人将坦克隐蔽好后野战炊事车也将晚餐(虽说算夜宵了)做好,炊事兵们的做饭食材有很多来自于上次约亨他们从师部拿回来的,这让2排在3连的地位无形中拔高许多,约亨能得到众人的好感不光是因为他的战绩更重要的是他改善了3连目前的伙食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