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云铖在家里闷了两天,这日,刘臻的管家来安送来几个人,有三个十几岁的丫头,一个十几岁的小子,两个中年妇女,两个青年男人。
来安说:“老爷说你这院子不小,还有你们三兄妹,怎么着也需要这些人,遂自作主张找了这么多。”
庄云铖不好送回去的,就想只当作救济他们吧,世道艰难,皇城之下活着也不容易,在自己这里吃饱穿暖尚且不是问题。
庄云铖坚持给了钱,来安走了,又对允芸说:“刘大哥找了这么多,你收一个吧,有时候方便些。”
允芸只好应了。
又问庄蝶,她还是不要。
大厅上,这八个人低着头,默不作声地站着。允芸、小蝶看着他们却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心里不爽。
庄云铖的眼光扫过他们,严肃地说:“进了这门,咱们以后就一处生活,你们若把这里当作自己家,能够尽心尽力,我们自然不会亏待大家,我们兄妹年纪轻,不会算计,脸皮也薄,大家不要做出难堪的事来。生活不易,希望各位以后互相扶持,才好过活。”
底下的人仍不说话,只低着头,这算是默认。
庄云铖又说:“我们兄妹不是恶人,大家抬头看看,也认认人。”
各人都抬头,庄云铖说:“我们兄妹姓‘庄’,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啊?”
他们都愣了愣,最左边的女孩儿才说:“我叫喜儿。”
庄云铖想了想,说:“好,喜儿挺好,你以后还叫这个名字。”
允芸见她最乖巧,走来摸了摸她的头,笑说:“喜儿,你跟我吧。”
喜儿点了点头。
“你多大了?”允芸见她比自己矮一根食指长,就问。
“十四。”
允芸点点头,她比自己小三岁多。
“我叫艳红。”第二个女孩说。
“嗯~以后改叫小红。”庄云铖说。
第三个女孩说:“我叫金花。”
“金花……不如叫莲花吧。”
第四个,是一个男孩,他说:“我叫玉柱。”
“玉柱,呃……叫玉窗儿中听些。”
玉窗儿点了点头。
“我叫平安。”一个稍大些的说。
“嗯,平安,不如叫玳安吧。”
后面两个女人,应该也有三十几岁了,一个姓秦,一个姓李,庄云铖以“婶”呼之,还有个小伙子,二十几岁的样子,叫“曾福”,庄云铖觉得这个名字谐音“增福”,于是不改。
三个女孩,允芸房里要了喜儿。另一个莲花分到厨房与秦婶一起,小红与李婶一起负责打扫。两个男孩,庄云铖要了玉窗儿,玳安则跟着曾福,平时守门迎客,干些临时活儿。
“你们年纪长些的,不要一味压榨小的,我知道了也不依,小的听了这话,也别像得了保命符,且我给的月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量着平时我看在眼里的给,所以大家各司其职,量力而行就好。”
众人点头。
“小蝶、允芸,你们请裁缝来,买些料子来,给每人先裁两件衣裳穿着。”
两人答应着,就去取钱。
“好,个人干各人的去吧。”
庄云铖说忽想起来一件事,又问:“你们可有人识字?”
半晌,曾福慎慎道:“我会。”
庄云铖看他合中身材,憨厚圆脸,点点头,然后说:“我教你记账,交些钱在你这里,大家有需要的东西,就去曾福这里记账领钱买,玳安你这里也应着,帮着买东西。”
大家一起答应。
允芸与小蝶就出来了,庄云铖说:“把玳安也带了去,帮着抱绸缎料子。”
三个人答应着一起出门去了。
“你们跟我来。我带你们瞧瞧这院子,你们以后就在这里面好生住,好生做事。”
当下七人,跟着庄云铖逛了一圈,然后各人干个人的去了。
果然不一会儿李婶和秦婶就回,要买米菜,添置厨具,又要买扫帚等,庄云铖正好教曾福如何记账,如何支钱。
在路上,允芸就问:“玳安,几岁了?”
“十六。”
允芸看他沉默寡言,生得干净,站一起比自己还高一点。
“我十八,你得叫我姐姐,以后就叫我姐姐,”允芸笑着,指着庄蝶,说:“这也是你姐姐。”
玳安不敢看她们,只微低着头不说话。
“怎么不说话?”
玳安诺诺道:“不敢,我没有姐姐。”
允芸一筹莫展,不知说什么好了。
庄蝶笑道,“就这么想当个姐姐?不如我这样叫你罢。”
允芸嘻嘻地笑,挽着她的胳膊,连说:“不敢”。
当日,买了料子,又找了裁缝到家,量了身材,定了尺寸,选了颜色,裁缝拿回家去了,说过几日才能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