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满唐红> 第0400章 《十七帖》和《兰亭集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00章 《十七帖》和《兰亭集序》(1 / 2)

 凌敬苦笑道:“可是臣一介文臣,要一杆大枪也没什么用啊?”</p>

说到此处,还特地看向李元吉。</p>

李元吉会意,笑呵呵的帮腔道:“二哥,凌敬只是个文臣,你将父亲赐给你的青铜枪赐给凌敬,恐怕会蒙尘的,父亲知道了恐怕会不高兴的。</p>

所以你还是赐点别的吧。”</p>

说到此处,也不给李世民开口的机会,看向凌敬笑道:“我二哥既然如此大方,那我也不好吝啬。你不是看上了我府上的那册《算经》孤本了吗?</p>

送你了。”</p>

凌敬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一脸欣喜的道:“真的给臣了?”</p>

李元吉缓缓点头。</p>

凌敬欣喜若狂的拱手道:“多谢殿下,多谢殿下……”</p>

李元吉定了调子,李世民也不好在固执己见了,在犹犹豫豫了好一会儿后,突然肉痛的道:“我刚刚得到了一册王右军的书帖,就赏赐给你吧。”</p>

凌敬听到这话愣了愣,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p>

李元吉的脸色却变了,心里在大声的高喊。</p>

是《兰亭集序》吗?</p>

是《兰亭集序》吗?</p>

是《兰亭集序》吗?</p>

依照后世的传闻,《兰亭集序》真迹的最后一任主人就是李世民。</p>

传闻称,李世民十分喜爱王羲之的书法,也十分珍爱《兰亭集序》,以至于死了以后,也要将它带到陵墓里去。</p>

以至于后世的人想要一睹《兰亭集序》真迹的风采,也只能想想。</p>

或许有一日,后世的科技进步了,挖掘技术也进步了,能进入李世民的笔架山,一探传闻的真假,一窥《兰亭集序》真迹的风采。</p>

只可惜,他是没机会去参观参观李世民的笔架山了,也没机会去一探传闻的真假了。</p>

不过,他有机会比后世的人更早的一窥《兰亭集序》真迹的风采,而且就是现在。</p>

如果能够成为他的私藏,那就更好了。</p>

等到百年以后,他也可以像是李世民一样,拿它去垫棺材板。</p>

反正,《兰亭集序》真迹给他垫棺材板,肯定比给李世民垫棺材板要好。</p>

毕竟,李世民死了以后,铁定会起陵。</p>

只要起了陵,就避免不了被窥视。</p>

要是遇到了喜欢开棺抛尸的金人,不仅会尸骨无存,说不定还会毁了《兰亭集序》这种民族的瑰宝。</p>

所以还是他拿去垫棺材板更好,反正他已经决定了,等他快死的时候就悄无声息的消失,绝对不留下任何痕迹,绝对不会子子孙孙们风光大葬他的机会。</p>

在充分的感受过盗墓文化以后,他觉得子子孙孙们将祖宗们葬的有多风光,回头被刨出来的时候就有多凄惨。</p>

要是碰到了不肖子孙,说不定还会亲自带着人刨了你的墓呢。</p>

真要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就是真的羞先人了。</p>

胡思乱想着,李元吉的目光落到了李世民身上,他迫切的想知道李世民口中的‘王右军’的书帖到底是不是《兰亭集序》真迹。</p>

凌敬在这个时候也反应了过来,目光热切的盯着李世民,嘴皮子哆嗦着道:“可是……王右军的真迹?”</p>

作为书圣,王羲之无论是活着的时候,还是死了以后,皆受读书人敬重。</p>

他的书法作品更是被推崇备至,不仅价值连城,还被许多皇帝当成了心头好,也被许多豪门大户当成了传家之物。</p>

凌敬身为一个读书人,又有机会得到王羲之的真迹,怎么可能不激动。</p>

不仅仅是他,李元吉一个对书法不怎么痴迷的人都激动。</p>

屈突通、黄君汉、殷峤、秦琼、李君羡、张公谨等人也激动,房玄龄、于志宁、韩良等人更是激动的直呲牙。</p>

他们不仅仅是激动,还嫉妒。</p>

嫉妒李世民居然将王羲之的真迹赐给了凌敬,也嫉妒凌敬居然能有机会拥有一册王羲之的真迹。</p>

向来喜好书法,以书法见长的颜思鲁、欧阳询、虞世南差点就不顾规矩的跑出来劝李世民收回成命了。</p>

颜思鲁在李世民手底下名声不显,一辈子也没做过什么高官,但是他有一个在书坛鼎鼎大名的曾曾孙,那就是颜真卿。</p>

欧阳询在李世民手底下的名声倒是不低,不过他很少去宣扬自己的名声,因为他不仅是李世民手底下的学士,也是李建成宫里的率更令。</p>

在李建成和李世民打的不可开交的情况下,他可不敢随便出来秀存在感。</p>

万一被李建成和李世民中间任何一个人给盯上,那他就凉了。</p>

他在书法上的造诣相当高,所书的楷书当世第一,有不少敬仰他的人称他的字为‘欧体’,他的儿子欧阳通的书法造诣也不低,父子二人以后会被敬仰他们的人称之为‘大小欧’。</p>

他家可以说是一个书法世家,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王羲之的真迹看的比任何东西都重。</p>

虞世南在李世民手底下不仅名声不低,而且地位也不低,在修文馆的一众学士当中,他和房玄龄共列第一,一起执掌修文馆。</p>

他的书法或许没有欧阳询好,但并不妨碍他对王羲之真迹的热爱。</p>

因为他是个读书人。</p>

一个相当博学的读书人,有五绝之称。</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