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开始了,大家的注意力都开始转移了,重点关注秋收的情况,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再一次进入了最高峰的时期,源源不断的粮食运往那里,绵羊、战马等物资运进来,苏天成和徐尔一的注意力,也转到了这边。
关宁锦防线内的情况,也令徐尔一忙得脚不沾地,开垦荒地的劳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回来的绝大部分汉人,都安顿下来,开始为未来的生活忙碌了,关宁锦防线内的边军,自然裁撤的工作,也差不多了,一共有十五万人成为了标准的农户,下一步就是解除他们军户身份的事情了,这些事情,最终需要朝廷批准。
驻守在关宁锦防线的江宁营将士和边军,剩下不足十八万人,其中大凌河城驻扎三万人,锦州驻扎五万人,宁远驻扎三万人,山海关驻扎七万多人,真正驻扎在城池里面的军士不多,三分之一的军士,驻扎在据点和堡垒里面,而驻扎在这些据点和堡垒里面的,绝大部分是边军,江宁营的将士,还是集中驻扎的,分布在大凌河城、锦州城和宁远城。
在苏天成看来,山海关不需要驻扎江宁营将士,若是后金皇太极真正打到山海关去了,那也说明整个的关宁锦防线,基报废了,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山海关也就不需要驻守江宁营将士了。
一个多月时间以来,边军军官中间,出现了一些小的sāo动,督师府毫不留情的镇压了,凡是对裁撤边军不满意的,或者是暗中作对的军官,一经查实,基都是斩首,没有什么情面可讲的,祖大寿、吴三桂等人,不会龇牙,更不会说出来抱怨的话语。
也是因为这样的态势,裁撤关宁锦防线的边军任务,不知不觉做好了。
这是苏天成没有想到的,不过这样的态势,需要巩固下来,真正的效果出来,还需要在一年之后,一年之后的秋收,就是真正稳定的时候。
沈阳来的情报,表现出来,代善率领的正红旗和镶红旗的八旗军,已经准备好了,刚刚出发,前往蒙古了,这个情报,苏天成没有太在意,只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皇太极还是决定要八旗军进入蒙古,这样的安排,令人不敢恭维。原来计划安排一万江宁营将士赶赴安宁堡和靖边的,这个提议被都督佥事、兵部尚书、大同总兵官张凤翼,都督佥事、兵部右侍郎,榆林营都指挥使卢象升同时否决了,榆林营的军士,扩充到五万人了,卢象升实行了严格的训练,邀请江宁营的将士前来指导,榆林营的战斗力大为提升,就是大同的边军,也有部分的江宁营将士,前去训练,大规模的训练不行,但张凤翼也吸取了教训,挑选了两万jing兵,严格训练,战斗力和以前不同了,加之这些江宁营将士,以前就是大同的边军,后来编入了江宁营,训练的过程中,也是非常卖力的。
这样算起来,驻守大同、榆林、宁夏的江宁营将士和榆林营将士,达到了六万人,加上大同两万战斗力不错的边军,一共是八万人了,这样庞大的队伍,应对蒙古部落的叛乱,包括后金八旗军的进攻,绰绰有余了。
何况锡伯族部落和达乌尔族部落绝对效忠大明的。
所以,当情报传来的时候,苏天成丝毫没有关心,他已经认定了,这是皇太极为了转移大清国出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至于是不是真正的进攻,那是说不准的事情,也许会进攻,也许就是做做样子的,有了卢象升、张凤翼以及毕懋康等人守在大同、榆林和宁夏,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自己的主要jing力,还是集中在稳固边关的事情方面来。
有关裁撤边军的事情,按照苏天成的想法,首先还是从关宁锦防线来落实,只要这里裁撤边军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了,大同、宁夏、天津、山东等地,那是不需要多说的,自然是可以顺利的裁撤卫所军队或者是边军了。
七月二十ri,驻守在蓬莱的明军水师,发现大海方向出现了很多的战船,朝着蓬莱而来了,不过战船上面,挂着的是明军的旗帜,这些兵士有些奇怪,按说大明水师很长时间都没有出动过了,关键是没有银子,一些战船在港湾里面,破破烂烂,几乎没有战斗力了。
驻守在蓬莱的卫指挥使,早就到登州府城去了,卫指挥使大人的小妾住在登州府城,一般情况下,指挥使大人都没有在这里的,上行下效,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军官,也都忙碌自己的事情去了,反正这里也没有什么可忙活的,刺客驻地的最高指挥官,居然是一个百户大人。
军士跑到蓬莱城去禀报的时候,这位百户大人正因为头天赌博输钱了,狠狠不已,没有理睬军士的禀报,依旧在房间里面想着,来ri怎么将银子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