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妩媚的人生> 第505章:甄士隐那个白日梦有何寓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5章:甄士隐那个白日梦有何寓意(1 / 2)

 正文:

从第一次开始阅读《红楼梦》,我就对第一章里甄士隐的那个白日梦非常感兴趣。经过反复阅读,深入思考,大有所悟,原来里面潜藏着不少有意思的东西,很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先看正文。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手倦抛书,伏几盹睡,不觉朦胧中走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

1首先注意“炎夏永昼”。这4个字,被许多人探讨过。目的是想推算贾宝玉的生日。因为接着在甄士隐这个梦里说到一僧一道要带石头下凡。石头下凡的日子,就是贾宝玉出生的日子。所以,这是甄士隐做白日梦的第一层意思。

我觉得,作为一般读者,我们不需要像考证爱好者那样,非要精准的推算出贾宝玉出生在几月几日。推算出来,又能怎么样?何况作者根本就没有说,也没有暗示。

作者为什么不指名贾宝玉生日?其实,就是担心考证爱好者由贾宝玉的生日,去推想,贾宝玉是当时的什么人。这样一对号入座,作者就有了影射某位大人物的嫌疑,最终惹火上身。所以,后文中虽有宝玉过生日的情节,作者还是不说哪一天,只说天气炎热。

其实,我们只需知道是在这个太阳很毒,甄士隐“感觉”很热,白天挺长,很难熬的日子里,贾宝玉出生了,便可以了。

这样的日子,人当然容易犯困。对于闲的难受,想看会儿书,打发日子的甄士隐来说,自然就会打瞌睡。于是,就有了这个白日梦。梦里便看到了那一僧一道。

2这“一僧一道”,是《红楼梦》两个来无踪去无影的怪物。他们一个叫茫茫大士,一个叫渺渺真人。

茫茫大士在人间叫癞头和尚,渺渺真人在人间叫跛足道人。

这两位,一会儿在仙界、佛界游荡,一会儿在人间闪现。

这两个怪物,通常被认为是作者从《西游记》里演化出来的。《西游记》开篇那首诗是这样说的:“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意思是,天地还没有分开时世上一片混乱,渺渺茫茫没人能看清。

你看,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行踪,处事,出现等,不正好跟这首诗里说的,“没人能看清”一样吗?

何况,那孙悟空是块儿石头,这里也是块儿石头。这种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红楼梦》作者受《西游记》影响所致。这就是创造性的继承。

事实上,红楼梦后文里也有这样的话:“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你看里面也有渺渺茫茫。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住的地方,是高耸的山峰;我往来的地方,是苍茫的太空。谁与我同游啊,我与谁交往?最后,我只能消失在那渺渺茫茫遥远的地方……

所以,对这两个怪物,我们尽可以理解为:无所不能的神秘力量。

不过,一个道教徒,一个佛教徒,关系为什么这么好,总是形影不离的?每次读《红楼梦》,我总是想到这个问题,想来想去,我觉得,可能是作者想告诉读者,这两种宗教,其实就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谁也离不开准。道解决不了的东西,佛帮着解决,反之易然。它们本质上是一回事。

好,我们接着看。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此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家又将造劫历世,但不知起于何处,落于何方?”那僧道:“此事说来好笑。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却常在西方灵河岸上行走,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遂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仅仅修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甚至五内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常说:‘自己受了他雨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若下世为人,我也同去走一遭,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那绛珠仙草也在其中。今日这石正该下世,我来特地将他仍带到警幻仙子案前,给他挂了号,同这些情鬼下凡,一了此案。”那道人道:“果是好笑,从来不闻有‘还泪’之说。趁此你我何不也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zi )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你我再去。如今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这一僧一道的对话,说了这样几件事。

1要带石头去投胎。这些投胎的,都是“风流冤家”。也就是情鬼。

2介绍石头来历。以及石头跟神英侍者及绛珠仙草的关系。

3想“下世度脱几个”。也就是超度几个,或成佛,或成仙。之后,甄士隐不就成仙去了。成了《红楼梦》被度脱的第一人。

看到这部分的时候,大家可能都感觉什么地方不得劲儿。我也是。因为前面说过,这一僧一道共同把这石头拿走的,这里,那道人,怎么还问石头履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