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是一种常见疾病,治疗方法也相对较为成熟。
早在东晋,就有医学家葛洪提出用竹片制成夹板,作为外固定器固定骨折受创处。
隋唐时期,这一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唐朝时期的蔺道人甚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绢布包扎固定关节处,使关节能自由屈伸。
作为一位已经行医四十余年的医生,老郎中自然是对这一系列骨折的处理方法烂熟于心。
不过这些方法只是针对腿骨或是臂骨骨折。对肋骨骨折,大多数郎中也是无计可施,只能让患者卧床修养。
毕竟,肋骨不像腿骨一样是直的,不能简单的用夹板固定。
命大的,或许养着养着就好了,命不好的,不小心断骨处戳到内脏,也就一命呜呼了。
老郎中从未想过,竟然可以用熟石膏裹上纱布,作为定型。
这样不仅轻便,还能很好的贴合胸骨轮廓,做到有效的制成定型,方便患者的日常行动。
行医四十余年,竟然被一个半大的少年比下去了!
这时,老郎中看胡长安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满眼都是对少年的敬佩。
作为一名医者,老郎中颇有些文人风骨,他可以不崇拜那些脑满肠肥的权贵,但是却不能不崇拜一名技艺在自己之上的医者。
【叮,老郎中对您的崇拜值+4】
胡长安缠完纱布刚想躺下,便听到一声清脆的系统音。
胡长安颇有些诧异,自己明明只是随手缠了个石膏绷带,怎么就莫名其妙又收获了一波崇拜值?
不过一想到明朝的医疗水平,胡长安便也释然了。
老人家还没见过这种现代医疗手段,难免会有些震惊。
胡长安略微一顿,便继续在点荷的服侍下慢慢躺下,想继续睡一觉恢复体力。
这时,老郎中突然把外袍一掀,直挺挺的跪下了:“胡少爷,不知这项技术可否外传?”
其实,老郎中也是抱着赌一把的心理开口的。
毕竟在古代,医术一般都不会外传,要传也只会传给自己的儿孙。
如果胡家是个行医世家,老郎中断断不会开这个口。
但是胡家如今可是正儿八经的士族,要了这方子也没有用,更不会传承下去。
老郎中并不是想通过这方子赚钱,只是不忍心看到更多受伤的人哀嚎着死去。
胡长安顿时有些不淡定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朝自己下跪,心理压力还是有点大。
不过为了避免穿帮,维持住自己骄纵跋扈的富家少爷身份,胡长安表面上还是一脸淡然,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可以啊,反正本少爷要了这技术也没用。”
老郎中听罢,险些热泪盈眶,又是深深的鞠了一躬,才领着小徒弟缓缓退下。
如此不慕名利,高风亮节之人,在当今社会上已经不多见了。
【叮,老郎中对您的崇拜值+2】
【叮,徒弟对您的崇拜值+2】
侍立在一旁的点荷,顿时也是感慨万千。
自己叔叔就是因为肋骨骨折,救治不及时而去世的。
有了这项石膏绷带技术,将会有多少人因此而受益啊!
不得不说,少爷被撞了以后像是变了个人,不仅沉稳了许多,脑筋也灵光了不少,还能想出这种妙招。
点荷大逆不道的希望,少爷还能继续这样子下去,别再动辄就打骂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