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之地,从来不缺将军,尤其是赵国。赵国是战国后期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战国四大名将,秦国、赵国各有两个,秦有白起、王翦,赵有廉颇、李牧。
秦灭六国,有两国打得最难,一个是楚国,一个是赵国。秦灭楚之所以艰难,是因为有楚将项燕,项羽的爷爷,而灭赵之所以艰难,就是因为有李牧。
那么李牧有多牛?
李牧防御匈奴时,长期营垒固守,训练和犒赏士卒。匈奴一入侵,就缩入营垒,不和匈奴正面接触。边关一直很稳定。李牧的这一做法,匈奴鄙视,赵卒瞧不起,都认为他怯战。
赵王责备他,他依然如故。赵王大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就出兵交战,然而都是败多胜少,赵国损失惨重。赵王只得再次派他去,李牧还是依照原来的办法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获,但是将士们依然认为李牡胆小,渴望一战。
李牧认为训练成果已成,于是挑选精锐,在边境放出大量牛羊作为饵,匈奴派出小股兵力试探,李牧假装败走。匈奴大举入侵,李牧从两侧包抄围歼匈奴,歼灭匈奴十几万人马。
这次战役以后的十多年,匈奴不敢再接近赵国边境上的城邑。
时间追溯到公元前236年,秦国乘赵国与燕国大战,国内空虚之机,大举进攻赵国,连下十余座城池,又趁势越过太行山,进攻赵国腹地,威胁邯郸。
赵王急忙调遣抵抗匈奴的李牧南下抗秦。李牧率边防军汇合邯郸守军,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秦军辎重,又在肥大败秦军,秦将率少量亲兵逃往燕国,即肥之战。
次年,秦军卷土重来,李牧再次率领赵军打败了秦军。苏洵在《六国论》中写道:“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李牧两次大败秦军,使得秦王嬴政三年之内不敢再对赵国用兵。
但是也仅仅是三年而已!
公元前230年夏秋两季,赵国发生特大旱灾,随即发生大饥荒,赵国百姓传唱歌谣说:“赵人号哭,秦人欢笑,如果不信,看看田里只长草。”赵国大旱,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国决定第二年再度发动对赵国的大举进攻。
公元前229年,秦国再次大举出兵进攻赵国,王翦统率上地士卒,攻下井陉。羌瘣也率羌兵出井陉。杨端和统率河内士卒,分由南北夹击邯郸。
攻略赵国。如果让王翦做主,他会去攻略魏国而不是赵国。已经被打怕了,龟缩在大梁城内的魏军,远比赵军好对付得多。虽说大梁是座雄伟的坚城,存粮也非常的多。可邯郸难道就容易攻打,当年王龁可是在邯郸城下,吃了大大的败仗。
王贲,杨端和,中军校尉还有一众高级军官们足足有二十多人,都聚集在王翦的大帐里面,看着愁眉不展的王翦没有一个人说话。
攻打赵国,谁都知道这块骨头有多难啃。甚至大多数秦军将领都认为,如果李牧在,秦人是难以战胜赵国的。五年前在宜安和番吾的两场大败,仍旧让秦人记忆犹新。那可是秦人这么多年来为数不多的惨败。
王贲动了动嘴唇,可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出来。他能够站在这里,是凭本事挣来的,不是因为他是王翦的儿子。不过在这群人当中,他职位最低这个时候无论如何也不该他先张嘴。
“将军,大王名我们进攻赵国。现在李牧当在井陉,恐怕咱们不那么容易过去!”杨端和还是忍不住说话了。他是麃公手下最为彪悍的将领,这些年来军功最盛。隐然已经成为,大秦新一代战将中的将星!
“是啊!找你们来就是议一议这件事,李牧用兵诡异。他把守井陉,咱们想过去还真是不容易。别的不说,就井陉那种山地的地形就极其容易被伏击。宜阳之败就是被李牧伏击,那家伙可是一个伏击的高手。更何况还出了一个司马尚,那也是个难缠的角色,听说还不到三十岁。若是假以时,恐怕又是一个李牧。”王翦叹了一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