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政道风流> 第三卷 第三十四章 积极应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第三十四章 积极应对(2 / 2)

刘建中的具体情况,陆政东已经从葛正龙那里了解得比较透切了,刘建中在任高塘市副记之前曾做过宣传部干事县委副记县委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基本上是在党委一条线工作,不愧是政工干部出身的,口才极好,理论素养看样子也非常不错,虽然面前放着稿子,但基本都没看就讲了好一阵。

陆政东也认真的听着,讲话看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内容,但是里面隐含的内容才是陆政东更看重的。

刘建中才履行,自然不会很明明白白的讲狠话,刘建中讲话也就两个基本点,一是如何发展,二是如何领导发展。但是实际上通篇讲话最后都落脚在不折不扣的执行市委的各项决策,也就是要执行他这个市委记的决策,指示。只要把握住了这一点,也就是把握住了主动权。

陆政东细细琢磨了一番,刘建中是初到长滩,所以是绵里藏针,心里也不禁有些感慨,能够坐上市委记位置的绝不是善于之辈……

开完会,陆政东就马不停蹄的往县里赶,一路之上陆政东依然在揣摩着刘建中的讲话,也希望能够根据刘建中的讲话结合宜蓝的实际,做点事情,看看刘建中是个什么反应。

宜蓝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现在能出彩的地方不多,一个修路,一个整顿煤矿还有一个就是火电厂了。

修路这已经是宣传过了,再炒冷饭也没什么意思;而整顿煤矿,这只是孙伟阳的想法,刘建中是一个什么态度,陆政东暂时还摸不清;火电厂倒是一个亮点,但要拿这个来做文章却更棘手。因为里面牵涉到肖清扬,这一二把手的东西素来微妙,特别是刘建中刚到,操作不好搞不好就会让刘建中心里有想法,看来还是要从大处着手……

回到县里。陆政东也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了市领导干部大会和是常委会扩大会议的精神。传达完之后,专门把宣传部长金立江和委办主任骆长松留下来交代着:

“县里的报纸电视台。连续刊登和播放刘记的讲话,这是我整理的刘记讲话精神,你们以此为蓝本。组织理论水平高的同志。吃透精神,并结合宜蓝现实和整体发展思路,写出一系列有水平的文章,集中在媒体上刊登……”

说着又道:

“省商报的记者要下来。你们好好接待一下,这要到春节了。人家还跑一趟不容易……”

省商报的记者是陆政东邀请的,陆政东邀请省商报的记者下来并不是为了给他自己添光增彩,而是为了给刘建中看的。孙伟阳的离去,陆政东必须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他不奢望刘建中对他青睐有加,但是也不希望成为刘建中的靶子。

实际上,陆政东最希望的是能在西河日报上能出现宜蓝的文章,那是省委的机关报,刘建中更容易看到,但是时间紧,他和西河日报没啥关系,也就退而求其次。

官场历来的敏感的,内在的关系是最复杂的,市委记的变化就会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直接影响到他在宜蓝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整顿煤矿的事情,现在安全整顿都才刚刚开始,这只是手段,整顿的目的一是规范小煤矿,二是要堵截住偷税漏税,增加县里的财政收入。

陆政东虽然也能从外面争取到一些资金和项目,但是内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整顿煤矿,增加县里的财政收入,这是宜蓝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才是真正实打实的可持续的财政来源。

接下来春节之后在税收等方面的治理那更是要戳到某些人的痛处,这就是矛盾。

其实这里面的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大家都捂着盖子,谁都不揭而已,然而他真正要在宜蓝打开局面,整顿煤矿的事情就决不能半途而废。

矛盾,说穿了,其实就是权力问题。利益分配不均,利益受到侵害,矛盾就出来了。这其中也是一门深奥的哲学,如果大家都做老好人,遇到问题就掩盖,往下压,势必会造成更大的矛盾;如果想解决,势必会得罪很多人,最为难的就莫过于是否下定决心整顿了。

所以得到新来的市委记刘建中有限度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陆政东安排完这事,不一会,郑夏林就进来汇报说,慰问离退休老干部的时间到了。

陆政东就起身出门在院子里和申国中汇合了。

申国中脸绷着,看样子心里是有些不情愿是见那些老干部的,但是作为县长,申国中是不得不去。

陆政东也清楚原因,这些老干部资格老,退下去之后闲着发慌,心态也难免有些不平衡。

这在那个县都一样,只要是老干部们集中在一起,基本上都是对在任的进行批判,轻则是对县里的党委政府指桑骂槐,发发牢骚,搞不好就是直接骂娘。

去慰问的县领导挨骂也得受着不说,还得酒好菜地招待,还要意思个红包。

县里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在县财政局大院里,之所以设在这里是因为财政局的二号家属楼实际上就是县里主要老干部和一些局长主任干部居住的地方。

申国中是做好了挨骂的思想准备,但是走进活动中心的时候,几十位老干们都鼓掌,那热情劲儿让申国中感到很纳闷,他当了几年的县长,每年都要被骂得狗血淋头,今天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