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第八十三章:这么点银子,看把你高兴的。【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三章:这么点银子,看把你高兴的。【求月票】(2 / 2)

想着刚刚那些宫女儿们在自己跟前说的那些话,若不是她与朱瞻基相处已久,只怕也会把他当作了什么杀人大魔头。

毕竟,那可是几十个人啊。

排在一起也有很长了。

但此时正在商议正经事的朱瞻基与黄俨,都没有注意到胡善祥的脸色的变化。

“殿下,那这些人的家人.........”

身为东厂厂公的黄俨,人命在他的眼中压根不值钱,只不过就是一些数字和文字罢了。

而东厂做事向来斩草除根,如今既然这些人都要砍了,以免后患,他向来都是要有些处置办法的。

不管是流放还是将女眷卖入青楼,最起码要给这些人想好未来的去处,以免他们不知好歹闹腾。

然而,在听到黄俨这话后的朱瞻基,却一时间不免有些圣母心泛滥了。

祸不及妻儿这句话虽然他也不知道出自哪里,又是何时进入到自己的脑海中,但显然已经融入了他在后世生活中的价值观内。

虽然对封建王朝的一些残忍他还是懂的,可这种发自本能的厌恶,还是让他有些下不了手。

“既然祸首已除,这些人的家眷就不必牵连了,不过短时间内还是专门派人盯着些,若是有什么不知好歹的动作,就一并拿下。”

“臣领命。”黄俨躬身回道。

“那剩余的人呢?”

“他们或多或少都与纪纲有利益上的往来,做一些蝇营狗苟、欺上瞒下、鱼肉百姓的也不在少数。”

闻言,朱瞻基当即说道:“将人移交锦衣卫,由他们抄家清查,有作恶多端的,按照大明律该如何处置就如何处置。但如果只是正常利益往来,未触犯国法的,只关押其罪首,一样不做牵连。抄家的,家中若有无罪女眷老幼,按照抄家实数,发放少量银子遣散。”

“是!那臣就退下安排去了。”

“嗯。”

随着那黄俨离开,朱瞻基站在原地沉鸣片刻,确保没什么遗漏疏忽之事后,便有转头看向了身边的胡善祥。

瞧着她那煞白的小脸,想了想便明白怎么回事,笑道:“怎么,吓到了。”

胡善祥点了点头:“一句话就砍了几十个人的脑袋,能不被吓到嘛。还有那黄公公,你可不知道他往日里的模样,绷起脸来宫里没人不怕。”

说到这里,胡善祥还叹了口气。

似乎又想到什么,接口对着朱瞻基责怪道:“还有啊,你刚刚跟那黄公公说什么呢,什么长孙妃,事情还没定下来呢,你这么说还让我怎么在这宫里走动。还有那黄公公,过来就行了那个大个礼,吓死我了。”

听着这些话,朱瞻基却是笑着说道:“你以为那黄俨真不知道你的身份嘛?别说统领东厂的黄俨了,整个宫里只怕也少有不知道这事的。他刚刚故意那么问,就是想听听我的意思,日后见你时也清楚怎么对待罢了。”

朱瞻基这话,胡善祥还是头一回听人说起,顿时惊讶的瞪着小眼:“他知道?”

朱瞻基笑着摇摇头:“你真把自己这未来长孙妃的头衔当满大街的便宜货了。”

听着朱瞻基的话,胡善祥那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我都这么厉害了嘛.....看来以后不能跟她们胡说八道了。”

瞧着胡善祥那一本正经的小模样,朱瞻基再次被逗的大笑起来。

户部。

朱瞻基在前边走,胡善祥跟在屁股后。

刚一进门,就瞧见那户部尚书夏元吉的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

“夏大人!”

“什么事这么高兴啊?”

听到朱瞻基的声音,夏元吉转头看来。

见是朱瞻基,那脸上的笑容就更盛了。

他拿着手中的一份折子,快步的走到朱瞻基跟前,然后将手中的折子交到朱瞻基的手中,尽管努力抑制,却还是很激动的说道:“长孙殿下,您瞧瞧,只是户部官员们连夜汇算出来的账目。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法子的具体方案已经出来了。”

听着夏元吉的话,朱瞻基却有些好奇了。

当然,好奇的并不是那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而是这法子算出来就算出来吧,他夏元吉也不至于这么高兴吧、

想着这些,朱瞻基翻开折子看了起来。

可粗略翻看了几页后,也没觉察出哪里值得夏元吉这么高兴了。

不由好奇的问道:“算出来就算出来吧,夏大人何至于如此高兴呢?”

听到这话的夏元吉努力想收敛脸上的笑意,却依旧办不到:“微臣表现的有这么明显嘛?”

夏元吉这回答朱瞻基是真没想到。

“你觉着呢?”

面对朱瞻基的问话,那夏元吉却也不答,直接从朱瞻基的手中拿过那折子后,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页,然后高兴的说道:“殿下,您可知仅火耗归公一项,朝廷一年能增收多少银子嘛?”

“三百六十余万两!”

不等朱瞻基说什么,那夏元吉便继续夸张的说道:“这可是往年朝廷一年赋税的十分之一!”

瞧着跟发了多大横财似的夏元吉,朱瞻基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当你有什么大喜事呢,就这么点事啊。”

朱瞻基这话说的,夏元吉顿时就不高兴了:“殿下,这可是十分之一的赋税啊,不知道要办多少大事呢,要是早能有了这十分之一的赋税,朝廷又何至于给官员们发放俸禄时还拿宝钞和香料凑数。”

然而,不管夏元吉如何的解释和辩驳,朱瞻基却依旧没当回事。

三百六十余万两.....

能办什么大事,也就够他这位长孙办一场大婚,记忆中历史上自己的大婚虽然耗费没有达到三百六十多万两,但也足足用了两百七十万两,差别不大。

相反,这夏元吉是手中抱着聚宝盆,却把它当成了丢垃圾的垃圾桶。

那大明宝钞由他太爷爷首创,这玩意儿玩好了,大明朝能缺钱?

不敢说老百姓不会饿死,但只要朝廷愿意,就不可能缺了钱。

但可惜的是,这么好的一个玩意儿,却只是被人搞出来就丢那儿了,一点没有去维护其在社会中的价值。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啊.....

若是能以后世金融的手段将这大明宝钞好好运营一番,他大明朝就不可能因为钱不在自己手中而丢了天下。

说白了,这就是一把割韭菜的镰刀,只要你不用来去刨根,做那杀鸡取卵的事情,时不时割茬韭菜,大明何至于此。

尤其是如今还处于古代,封建王朝的天下,外部没有其它的金融势力来搅和。

而你拥有铸币权,发行权等等一切货币权力,要是能玩到国库无银而灭国,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所以,在清楚这一切后,朱瞻基又如何能跟那夏元吉一样,为了三百多万两的银子而激动的喜不自禁。

“行了,适可而止吧,看高兴的你都合不拢嘴了。”

然而,朱瞻基越是这么说,那夏元吉就越是高兴。

苦日子过久了,天天是萝卜青菜涮豆腐,这好不容易吃回饺子,他夏元吉能不高兴嘛。

“殿下,您真是不管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皇上隔三岔五就去北边溜达一圈,朝廷的财政吃紧啊.......身为臣子,又不能不为皇上分忧。”

“不过如今这年景却是慢慢好起来了,这还只是火耗归公一项,等那摊丁入亩和官绅议一体纳粮的大头收上来,微臣也不用每天做梦都怕皇上又去北边打仗了。”

夏元吉这话一出口,朱瞻基顿时大笑起来。

看来自家老爷子这打仗,不光是自己老爹的噩梦啊。

不过,朱瞻基还是故意装作脸色一沉,道:“夏大人,身为臣子,你拿国事打趣皇上,你就不怕被皇上责罚嘛?”

听到朱瞻基的话,夏元吉的脸色也是瞬间一变。

刚刚那激动的神情也荡然一空。

紧张的说道:“是微臣口无遮拦,瞧我这张破嘴,微臣刚刚也是太过激动,一时忘了分寸,还望长孙殿下责罚!”

瞧着脸色瞬间惊变的夏元吉,朱瞻基扑哧一笑,道:“行了,跟你开个玩笑,不要这么认真嘛。想来老爷子要是知道财政增加了这么多,只怕这话都轮不到你说,他老人家就自己说了。”

听到朱瞻基这话,明白这是长孙殿下在跟自己开玩笑,夏元吉的心中也是长长松了口气。

可再说话时,就很有分寸了。

“这事还多亏了长孙殿下,若无长孙殿下的这几条策令,不说朝廷的财政增收这么多了,就是微臣在百年之后,指不定也要被人指着脊梁骨骂误国误民了。”

“这事微臣还没当面谢过长孙呢。”

然而朱瞻基却毫不在意的摆摆手,道:“行了,都是为了朝廷,这些话就不用多说了。”

“对了,既然你这边的事情已经办妥了,那新政推行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而且新政推行之事经过这么一闹,也不算什么秘密了,我们也就没必要再藏着掩着了。杨士奇杨大人呢,你我三人还是一共商议一下,最好一两天便将此时敲定。”

闻言,夏元吉对朱瞻基这话自然没有什么意见。

“杨大人此时应该在内阁吧,殿下还请到屋中稍等片刻,微臣这就去命人请杨大人过来。”

朱瞻基点点头,道:“好。”

就当那夏元吉命人前去尚书房请那杨士奇过来一同议事时。

此时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内。

如今还依旧是锦衣卫都指挥使的纪纲,正在与东厂的人接收着此次抓捕的犯人。

这些人中,他纪纲多数都是认识的。

不过如今的他还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自然也不会多虑去想救这些人的事情。

那北镇抚司的衙门里,东厂的人一边跟纪纲办着交接犯人的文书,一边核对着犯人的人数和身份。

直到所有一切的手续都办妥后,那东厂的人才仔细的将朱瞻基交代黄俨所说的话重新又复述了一遍。

什么人该怎么处置,都详细的交代清楚。

若是往常的纪纲,或许还会在这些事情上计较一番,可如今的他却只是安安静静的听着嘱咐。

直到那东厂的人离开后,那纪纲才拿着手中那份人员名单琢磨起来。

“专门让锦衣卫来办这差事,是因为东厂职权的问题嘛?”

纪纲一边拿着手中的名单折子在那桌子上随手拍打,一边猜测着朱瞻基要这么做的目的和心思。

可想来想去,如今的他压根也做不了什么,把柄和小命都在人家的手中,自己就只能按照命令行事。

至于那长孙殿下到底是要借此机会试探自己,还是因为东厂的职权问题不好处置这些事情,亦或者有其它什么目的,都无法改变这一既定事实。

“来人!把齐承给我叫来!”

片刻后,当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指挥使齐承到来后,纪纲没有半点遮掩也没有掺半点水分的便将手中的折子直接交给了齐承,说道:“这是东厂那边送来的一批犯人名单,对于这些人的处置长孙殿下也有了交代,这件事于我而言有些敏感,便交给你了。”

说完,还特地又嘱咐道:“此事,事关重大,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若是出了丁点问题,长孙殿下砍我脑袋之前,我先砍了你们的!”

不得不说,纪纲毕竟在这锦衣卫做了几十年的都指挥使,虽说如今他的事情大多也都传入了锦衣卫各处的耳中,有关于他的传闻也是闹的沸沸扬扬。

但此时的他依旧还是锦衣卫的老大,锦衣卫的都指挥使,

这一点没有改变之前,这锦衣卫就还是他说了算。

最起码眼前这个齐承还是震的住的。

那齐承在听到纪纲的话后,也没有任何的废话,直接说道:“属下遵命!”

在那齐承离开后,纪纲又再次琢磨了起来。

如今他将事情交代给手下去办,算是置身事外,也是间接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长孙殿下既然这次没有杀自己,应该也不会故意借这次的事情为难,想来这件事本身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变故。

不过,这种时时被人忌惮警惕的日子并不是他纪纲想要的。

而想要改变这一切,就必须要先取得那长孙殿下的信任,如此方能破局。

想着这些,又在衙门里坐了没一会儿的纪纲,便直接起身离开了锦衣卫,朝着皇宫而来。

户部大院的一间屋子里。

朱瞻基、杨士奇与夏元吉三人,外加胡善祥这个躲在角落里的跟屁虫,正在商议着接下来推行新政的事情。

“那按照杨大人的意思,我们明日便能直接将新政推行的标准下发到各府州的衙门了。”

听到夏元吉的话,杨士奇点了点头,道:“正是,刚刚殿下也说了,既然没有必要藏着掩着,那就大大方方的推行。然后根据各府州报上来的问题,再一步步的解决就是。有了之前殿下借机敲打各方的事情后,想来他们也不敢再公开的抗拒朝廷新政。”

“不过,不得不防备的是,他们不敢明着来,暗地里的一些手段还是不会少的。”

“相比起摊丁入亩之策,官绅一体纳粮反而要好办一些,朝廷直接取消了他们的免税权力,只需要专门派人核对其应该缴纳的赋税数量便可。其中官员的俸禄不用说,户部这里都有账目,只不过不会有多少。”

“关键的,还是其名目下的土地以及各项需缴纳赋税的生意等等如何核算。”

“不过,这些虽然没有那么好办,但好在免税的人数并不会太多。只是.........”

说到这里,杨士奇突然有些犹豫起来。

见此,朱瞻基便问道:“杨大人有什么顾虑嘛?”

杨士奇并没有隐瞒,直爽的点了点头,道:“这些拥有朝廷免税之权的人,要么是朝廷重臣,要么是前朝遗老,亦或者皇室宗亲。若想要他们乖乖配合核算,还得请出一位极有威望之人.......”

说到这里时,杨士奇意有所指的看向了朱瞻基。

显然,在这件事上还得朱瞻基亲自出面解决。当然,并不要朱瞻基亲自出面去核算,毕竟他身为此次主持新政推行之人,最大的作用是坐镇中枢,指挥全局,而不是跑到前面去忙活这些事情。

而之所以看向朱瞻基,是想说此事还得他朱瞻基来解决。

至于那具体的人选......

听着杨士奇的话,感受着他那颇有深意的眼神,朱瞻基却心中了然。

因为他杨士奇能想到的问题和困难,他朱瞻基又怎么会想不到。

之所以他杨士奇非要看向自己,显然是他心中所想之人不是他杨士奇能请动的。

而这个人选,朱瞻基又何尝没有想到。

甚至都已经提前做过了铺垫。

想到这里,朱瞻基也不谦虚,直接说道:“杨大人的意思本殿下明白,这个人选由我来办。”

见朱瞻基只是一个眼神就明白了自己的心思,杨士奇那心里也是一万个感叹。

这能怪皇上天天喊日日惦记好圣孙吗?

单就这么聪慧与机敏,就能胜过天下无数人了。

更何况从刚刚这位长孙殿下的表情来看,显然自己所想到的问题和困难他都想到了,甚至连那解决方案都想到了。

可在听自己在这儿高谈阔论时,却能不露神色,这份城府,又能胜过多少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