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第九十五章:震惊朝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五章:震惊朝野!(2 / 2)

关于朱瞻墉刚刚交代的事情,朱棣并没有细究,而是继续追问道。

而在听到老爷子这话时,朱瞻墉的心里也是一沉。

老爷子没有细问关于这水渠的事情,想必就是从那黄俨的口中听到了一些信息,而他继续追问,并且如此的态度坚决坚定。

显然在他心中知晓,除了这水渠之外还有其它的事情没说。

想到这里,朱瞻墉也不敢再犹豫,直接便将在水库的事情说了出来。

关于这水库之事,老爷子之前便在朱瞻基的口中所听到过,但当初却是将其用在了治水之处。

心里头琢磨着这水库的同时,老爷子显然并不满意仅仅听到的这些,他还想从朱瞻墉的口中听到更多的事情,便又追问道:“还有什么,别叫我一点一点的问,再敢有所隐瞒,爷爷先把你关一个月,到时候看你小子还敢不敢隐瞒。”

听到老爷子要将他关起来,朱瞻墉顿时哭丧着脸,对老爷子说道:“爷爷,没有了啊,该说的孙儿都说了,哪还有什么其它的事情,我大哥来来回回一共也就给了那么点银子,还想要孙儿做多少的事情啊.......”

瞧着朱瞻墉那小子满脸欲哭无泪的模样,朱棣一时之间还真被他给忽悠住了。

不过仔细想想,那小子说的也没错,这前前后后一共就那么点的银子,没有从朝廷调银子,太子府更是穷的叮当响,自己儿子有多少钱,他朱棣还是清楚的。

既然如此,这俩小子能弄来多少的银子

就算他们这俩小子有能耐将那长江再弄一条出来,那也得有银子不是。

想到这里朱棣便也就没有再深究,而是转头问道:“那长江距京郊之地路途遥远,你们是如何将那河水引过来的?”

朱瞻墉见老爷子没再追问,心中也是狠狠的松了口气。

至于这饮水的事情,也就不再隐瞒,既然老爷子都知道了,隐瞒也没用了。

“爷爷,其实这事也很简单,就是我大哥偶然之间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材料,可以用作铺设河道,而这些材料在铺设河道后不会出现像普通的使土一样决裂的事情。所以便想着在京郊那地方试上一试,如果做不成也就算了,无非就是损耗些银子,可若是做成了,便能将京郊那一片原本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区域转化为一亩亩的良田。”

“大哥说了,爷爷您平日里为了朝廷的朝政而忧虑,作为孙子,总是要替爷爷您想一想的。”

朱瞻墉捧着一张笑脸奉承的说道。

至于这话,还真不是朱瞻基说的。

完全就是这小子临场瞎编的,至于这马屁拍对了没有,就跟他朱瞻墉没有一点关系了。

拍对了就当是给自己大哥说了些好话,自己此时也能好过一些,要是拍错了那也是自己大哥说的,跟他朱瞻墉没有半点关系。

而老爷子在听到朱瞻墉这些话后,原本紧绷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意。

“这些话是那小子说的?你大哥能有这心思?”

对于自己的大孙子,朱棣还是很清楚的。

那小子但凡能为他这个爷爷着想一丁点,那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公以及度田令,就不会是到了自己逼迫他每日过来亲自教导处置政务时才说。

只要在那小子的面前给他留丁点儿的余地,他就绝对会冲着那丁点的余地钻进去。

头都不带回。

不过朱瞻墉毕竟也是自己的孙子,这孙子拍爷爷的马屁,他朱棣还是挺高兴的。

“行了行了,废话也不要再多说了,虽然你小子没有背着爷爷与你那大哥在暗中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但以后若是再有这种事情,你要先告诉爷爷,也不准在爷爷面前有丝毫的隐瞒,否则若是被爷爷发现了,你小子的后果自己掂量掂量吧。”

闻言,朱瞻墉赶忙对着自己爷爷拼命的点头。

一脸郑重的说道:“是是是,爷爷放心,以后孙儿一定对爷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瞧着这小子讨好的模样,朱棣不由的摇了摇头。

从今日接触的情况来看,这小子的秉性还算不错,虽比不上他大哥,但以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来看,往后一些事情还是可以交给他办的。

《修罗武神》

日后等他大哥登临帝位后,这小子也能在一旁帮把手。

而现在就让他这个做爷爷的先培养培养吧。

想到这里,朱棣的心中便有了主意。

不过瞧着那小子翘首以盼,似乎就等着自己开口放他离去的表情时,朱棣突然对着这小子笑了起来。

“天色这么晚了,就放你先回去?”

听到这话,朱瞻墉顿时拼命的点起了脑袋。

可朱棣却在笑了笑后,说道:“现在放你回去,让你跟你大哥串供?”

听到这话的朱瞻墉,顿时脸色一愣:“爷爷......孙儿绝不会跟大哥说什么的!”

本以为老爷子已经相信了他的‘忠诚’,却不曾想,老爷子压根就没这么想过。

“行了,今夜你还是在这宫里睡吧,明日一早,带爷爷去瞧瞧你们搞出来的那些水渠,朕倒是要瞧瞧,能让你大哥这么精心准备,还故意隐瞒着不让别人知道的东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听到老爷子要亲自去看,朱瞻墉的脸色,瞬间一变。

今日那黄俨之所以只看到了那些水渠和水库,那是因为他还没有深入到矿区以及更远处的地方就被自己撞见了。

可如果明日是老爷子亲自去瞧,就不会像今日这般好湖弄了。

到时候,他大哥让准备的那些东西,可就都暴露了。

真到那个时候,他大哥还不提着刀来砍他?

不仅如此,自己刚刚可是在老爷子面前信誓旦旦的说什么,以后对老爷子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这转头若是被戳破了多尴尬。

老爷子指不定还会怎么收拾他呢。

然而,就当朱瞻墉想要说什么时,朱棣却不给他任何反驳的机会。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明日一早你给爷爷带路!”

可就当朱瞻墉还拼命想要说什么,朱棣却只是挥挥手要赶人时,外殿当中的赵全却突然闯了进来。

赵全急匆匆的来到了老爷子的身边,在老爷子的耳边小声的说道:“皇上,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指挥使齐承传来消息,说是今夜整个锦衣卫受长孙殿下的调遣,临时开始对整个应天府的所有大小官员进行抓捕,凡是在锦衣卫内部被查获实证的,无不可抓,上不封顶,下不设限!”

听到这话的老爷子朱棣,也是脸色一变,但既然是已经查获罪证的贪官,他也没有太大的抗拒,可还是忍不住的追问道:“说没说一共涉及多少官员?”

赵全回道:“六百余人.....”

此刻纵然久经沙场的朱棣,面对这个数量那也是忍不住的脸色惊变。

六百余人.....

满打满算,整个在京城当中的官员也不过一千一百八十八人。

虽说此次抓捕的行动涉及了整个应天府,但整个大明朝的官员,自尚书下至杂职也不过万四千二百九十一员。

若是将这600余人放在整个应天府内,那也是一个极大的数量了。

这600余人一抓,他大明朝的应天府,明天还运作不运作?

哪怕是他朱棣,对一下子抓捕600多人的整顿吏治,那也是要有完全准备才敢做的,可这小子......

说抓就抓,连跟他这个爷爷说一声都不说!

整个朝廷都对这件事情一无所知,可想而知,一旦这件事情发生后,明日那朝堂之上会乱成什么样子!

想到这里,朱棣顿时问道:“锦衣卫的人呢?”

赵全回道:“已在半个时辰前全部出发。”

闻言,朱棣顿时怒道:“既然是在半个时辰前就已经全部出发,为何这个消息到现在才来?”

赵全被朱棣这么一吼,顿时吓的冷汗直冒:“皇上,这次行动是突然发生,直到所有锦衣卫的人到了地方才知道要做什么,所以根本无法提前禀报。同时那锦衣卫的都指挥使纪纲,说是按照长孙殿下的命令,所有人互相监督,锦衣卫内若有私自传递消息者,全部当场诛杀,祸及九族。”

“所以就算是那北镇抚司的指挥使大人,也不敢堂而皇之的传出消息来,只能是在出发之后找准了时机,命一名亲信来到宫中传话。”

听到这些全部都是自家那小王八蛋的主意,朱棣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可偏偏又无可奈何,如今锦衣卫的人都已经出去了半个时辰,就算是现在派人追也追不上。

况且锦衣卫人数众多,他又需要派多少人才能将这些锦衣卫全部通知到。

若是在这些锦衣卫抓捕的过程当中,派去通知的人赶到,再临时按照他朱棣的命令将这些人放掉。

岂不是当着所有贪官的面,告诉他们,朱棣这位皇上不敢抓他们吗?

如此一来,不仅是他朱棣颜面扫地,整个大明朝廷的脸面都将荡然无存。

朝廷法度也将如空设。

毫无威信可言。

明明知道这些事情,却什么都不能做,朱棣顿时气的将面前的书桌一脚踹倒在地。

“那小王八蛋人呢?”

赵全胆怯的说道:“长孙殿下还在太子府内睡觉。”

听到这话的朱棣顿时被气笑了。

这天都被这小子捅破了个窟窿,而他自己却还在太子府里睡大觉。

“去,将那小王八蛋......”

正准备下令命人将朱瞻基那小子给抓过来教训的朱棣,这话刚一出口,便又停了下来。

就算此刻将那小王八蛋抓过来,自己又能说什么做什么呢?

无非就是教训他一顿,可对那小子而言,有什么用?

况且事已至此,根本没有任何补救的余地。

朱棣焦虑的揉了揉额头。

可现在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与其今晚上将那小子叫过来教训一顿,不痛不痒。还不如明日将那小子叫到朝堂之上,让他自己去承受那些大臣们的压力,最起码还能让他长长教训。

让他自己面对自己闯的祸,看看怎么处置。

一念至此,朱棣也就不再多想什么。

转头再看向那地上跪着的朱瞻墉时,之前的好心情也荡然无存,对着那朱瞻墉便骂道:“瞧瞧你跟你大哥干的好事!”

听到老爷子的骂声,朱瞻墉是真的冤枉。

满心不忿:“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然而老爷子却丝毫不理会那孙子朱瞻墉满脸的冤枉之色,指着他,便对身边的赵全说道:“命人将这小子给我关起来,严加看管,不得让其走出一步!”

“是!”

随着门外的两名护卫将那朱瞻墉带走,外殿里满是朱瞻墉那小子冤枉的声音:“爷爷!这事儿跟我没关系啊!那是我大哥做的事儿,我不知道啊!”

在处置了自己那孙子朱瞻墉后,朱棣的心情也渐渐冷静下来,想着明日即将面对的情况,在心里也开始盘算起如何补救的同时,也在思考着朱瞻基那小子为何要这么做。

又为何这么着急?

就算那些贪腐的官员需要处置,那也完全可以跟他这个做爷爷的商量一下,然后再以朝廷之令将这些官员处置。

没道理他非要私自并且还是在暗中连夜命锦衣卫的人去侦办此桉。

这件事怎么看都有种,那小子想要将这件事情快刀斩乱麻,先斩后奏的感觉。

这小子是在怕什么呢?

怕自己这个做爷爷的,不愿意处置那些贪官?

他朱棣自问,虽然在处置贪官整顿吏治这一块儿上比不得他爹朱元章。

可是,也绝算不上纵然无道吧?

既然如此,朱瞻基那小子就绝不可能是因为想要处置这些贪官而不敢告诉自己。

是处置贪官这些事情不能让他这个做爷爷的知道。

可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他朱棣始终想不通。

作为久经沙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多少次的君王,朱棣伴随着在这个问题上越来越深入的探知,他隐约间有种感觉。

那小子似乎正在酝酿着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阴谋。

一整夜的时间朱棣都没有睡着,他紧急的从锦衣卫的手中调来了一份这次抓捕官员的名单,并且通过这些人员所在官职的信息,开始从应天府外的其他州府调遣官员。

同时将一批官员紧急提拔。

以求尽可能的弥补应天府内存在的官员缺口。

包括朱瞻基之前所用到的翰林院的人,他朱棣也是有样学样,将其中一大批的翰林们紧急提拔,分派到相对应的官职上。

尽管对这些人是否可以胜任当前官职,还抱有很大的疑问,但目前来说也只能暂且这么办了。

当然,朱棣在晋升和提拔这些官员的同时,也言明,此次提拔和晋升的官员都为临时职务,接下来会根据他们在其任上的表现,决定是否正式的委派任命。

可即便是这样的,紧急提拔调派,那600多人的缺口依旧是难以补缺。

只能是将目前可以调动和提拔的这些官员委派到关键紧急的官职上。

同时还将朝廷内部一些闲职,一些不太重要的职位官员调遣到那一些紧缺的位置上。

一整夜的忙碌,直到天亮,朱棣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将手中的笔放了下来,看着面前处置完和任命完的名单,不由的咒骂道:“小王八蛋,这次如果不给你爷爷一个交代,这次绝饶不了你!”

在他朱棣将朱瞻基这小子在心中认定为了大明朝的继任之君后,对他的要求自然是水涨船高。

这小子之前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天赋自是不必再多说,就是他朱棣也是自认不如。

可是这小子做事太过于急躁,600多位的官员说抓就抓,这压根都不能用急躁来形容了,而是根本没有脑子。

对于他抓捕贪腐官员,整顿吏治的心情是能够理解的。

可他这样的行为却影响了大明朝的根本啊.......

想着这些,朱棣再次缓缓的滴咕道:“臭小子,爷爷这次就瞧瞧,你这小子又想玩什么花样!”

而伴随着天亮,昨夜所发生的一切也开始朝着整个应天府内传播出去。

尤其是在这京城当中,uu看书昨夜不知道有多少贪腐的官员被锦衣卫的人强行冲入,并且将人带走。

其中也不乏一些背景极深的宗亲,朝廷当中的大员。

平日里就是他们其中哪怕一人被抓,也会在这京城当中引起轩然大波,可如今却是无数这样的人被抓捕归桉。

引起的骚动和震惊,完全可以用震惊朝野、震惊天下来形容。

就是那身处太子府当中的太子爷,也是一早被人给从床上叫醒。

迷迷湖湖就被一群人所围住。

“太子爷,工部的陈大人昨夜被锦衣卫的人抓了,可是有什么大事要桉?”

“太子爷,我们京兆府中,昨夜也被抓了十多人。”

“你们都有人被抓了吗?我们户部也有四五个官员被抓......”

“太子爷,就算要抓人,您也应该与我们暗中知会一声啊,如今少了这些官员,我们各部的人都忙不过来了......”

“.............”

面对这些人的追问,太子爷朱高炽是一脸迷茫。

因为他压根都不知道昨夜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感觉睡了一觉怎么天都变了。

今早前来的这些人都是朝廷各部,各朝廷衙门里的主事之人,来了这么多,可而知昨夜京城当中有多少人被抓捕。

在这些人的追问下,朱高炽的睡意也渐渐消失。

他皱着眉头,向面前的众人问道:“你们是说,昨夜抓人的,都是锦衣卫的人吗”

《最初进化》

“是啊.....”

听到众人的回复,朱高炽隐隐觉得这件事不简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