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第一百三十九章:看来咱们俩下半辈子要在这里下棋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九章:看来咱们俩下半辈子要在这里下棋喽。(2 / 2)

尽管民间在皇上和太子身故的传闻中显得有些混乱和动荡,但只要朝廷稳住了这些管辖他们的官府和衙门,便等于是稳住了天下。

与此同时,那些各地的藩王们,也都开始按照朱瞻基送去的信件,纷纷朝着顺天府而去。

甚至一些封地距离比较近的,都已经到了顺天府的京城内。

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藩王们赶到京城,那些原本不愿意来的个别藩王,在这种情况下,也是随大流的纷纷动身了。

如今的大明朝表面看起来风雨飘摇,皇上和太子接连身故,似乎要出大的乱子。

可实质上,内部却是空前的团结。

最起码朝廷用来管辖天下的架构,各地官府衙门,是空前的团结。

尽管因为之前新政推行的事情,搞的很多士绅阶级对朱瞻基的意见很大,但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并不在实质性的官位上。

归根结底,他们还是要被当地官府所挟制的。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些士绅阶级对朱瞻基的反感,依旧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只不过如今的大明朝还不存在一个很牛逼的带头人。

就好像历史上的那些门阀世家一样。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出现,带头反对朱瞻基,甚至要推翻他,之前朱瞻基推行新政而得罪的那些官绅阶级,便会像那燎原的火焰一般。

但可惜的是,如果只能是如果。

朱瞻基的太爷爷说了,大明朝不允许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所以,在相距并不久远的情况,大明朝还不足以滋生出如此牛逼的存在。

这便是太祖皇帝最大的功劳。

这也是为何后世很多国家都反垄断的原因。

资本本身不可怕,甚至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有助益,但当资本无序扩张,甚至垄断了整个社会的各行各业时。

那么国家这个体制就会被动摇。

影响力会减弱。

最终成为傀儡。

原本为了帮助天下人更好发展和生活而存在的国家体制,也就成为了资本的工具。

资本压榨和割韭菜的工具。

虽然如今和后世的情况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但归根结底,东西都是一样的东西,时代虽然在发展,但历史却是惊人的相似。

科技在进步,但还远远没有达到颠覆原有世界基础规则的程度。

换个本土化的词,这叫天道。

就像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一般,亘古不变。

而包括朱瞻基在内的很多人,其实一直以来抗争的对象不是人,而是天。

在与天角力。

虽有蚍蜉撼树之感,但正因如此,方才伟大。

秉承‘人定胜天’的理念,为天下苍生要改天换地。

不光是后世,就是在这知识匮乏的封建王朝时代,也不乏这样的存在。

从那大禹治水起,华夏这片土地便一直都是这样一群人的舞台。

甚至于神话中的颛顼帝也做出了绝地天通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群人的存在,华夏的文明才得以延续,而所谓的华夏文化,也正是这些人的精神。

坚韧不屈,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自强不息。

........

山海关外。

身为当朝汉王爷和赵王爷的朱高煦和朱高燧,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消息情报渠道的。

尤其是那赵王爷朱高燧,他曾经可是统领着明朝最大的特务机构锦衣卫的。

还一干就是十几年。

所以对于这大明朝内部的情况,虽然身处关外,却也是了如指掌。

那老三朱高燧手中拿着外界传来的情报,皱着眉头一屁股坐在了那中军帅帐的桌子上,对着面前的老二朱高煦说道:“老二,你说朱瞻基那小子在做什么啊?如今我们的五十万大军在山海关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造反,那小子明明知道,他怎么还有心思去搞这些事情啊?”

“要是我,哪有工夫去理会那些官员们俸禄够不够花的事情,爱够不够,先把这关外的危险给扫平了再说。还召集了那些藩王到京城祭拜老头子,老头子的棺材还在我们这儿呢,祭拜个什么劲儿啊?”

听着那老三的话,一旁老二朱高煦的心思却不在这件事上,这些事情他通过那情报都已经得知了,可如今的他却在看到一封关于汉王府的情报。

虽然已经看完了那情报,整个人的心思却还停留在这件事上。

那小子,还真是说到做到。

还真没为难自家人。

不过,在听到那老三的问话后,朱高煦还是回了回神,说道:“你别看这小子做的事情不明所以,他图谋大着呢,保不准咱哥俩这次真造反,败就败在这件事上。”

听到老二的话,见这事还有如此隐情,那老三朱高燧便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扭头看向了那老二朱高煦,问道:“老二,你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那小子还打算带着那帮文官过来跟我们打仗?”

在听到这老三的话后,一旁的老二朱高煦忍不住的摇了摇头。

说你傻,你是真不客气。

“你自己都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将全部心思放在我们这关外的五十万大军身上,你觉得以朱瞻基那小子的鬼机灵劲儿,他会不明白吗?”

“他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候,会去做那样的事情,就必然会有他的道理!”

可那老三朱高燧听了却毫不在意,说道:“老二你就胡弄玄虚把,不就是给那些大臣们弄了点实惠?把各地藩王叫到了京城里给老头子丧葬,能有什么事儿。”

闻言,老二朱高煦一边无奈的摇了摇头,一边耐着性子给他解释起来,毕竟这是他目前唯一的友军,要是他这还糊涂着搞不清楚状况,这反还造什么造。

“我问你,这天下是谁的?”

老三朱高燧疑惑的皱了下眉头,道:“老头子的啊。”

“现在呢?”

老三朱高燧想了想,说道:“老头子和老大都死了,按照朝廷的规矩,自然就是朱瞻基那小子的了,可我们现在不就是在造反嘛。”

老二朱高煦顿时瞪着眼说道:“你还知道这是在造反啊!”

“既然是造反,那也要弄清楚造的谁的反,我们是造的那小子的反!”

“如果不针对那小子,我们这就不是在造反了,这是在叛国!是与天下人作对!你瞧瞧这古往今来,哪个造反成功的是跟天下人作对成功的?”

“对啊,我们是在针对那小子啊,我也没说针对的是天下人啊。”老三朱高燧疑惑的问道。

这一次那汉王朱高煦是真无语了,但还是无奈的继续说道:“你说的对,但你想过没有,这天下人到底是谁,你瞧瞧,那小子先把天下的官员、将士、郎中、差役都通过这种方式笼络到了自己身边,让天下的这些人都看到了那小子在皇位上做的事情。”

“得了人家的好,他们还会不念人家的好嘛?”

“还有那些藩王,如今都被那小子给弄到了京城当中。”

“再加上之前在咱们军中犒赏三军,这军中的将士们会不会听我们的还两说,这次又有了那五险一金的保障,只要那小子在皇位上,这些将士们一个个的生活都能得到极大的改善,你说,人家跟谁!”

随着那汉王朱高煦将这些一口气的说完后,那老三朱高燧这才恍然大悟。

------题外话------

在外地,差五千下午或者明天早上更新的时候一起补上。最近思路不顺,怕整个方向走偏了导致太监,所以都是一更万字,捋清楚后续的脉络后,再恢复日常两更两万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