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时代1900> 第二百八十章 儒商(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章 儒商(下)(2 / 2)

虽说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李大成这边也不确定李诚有那边能不能雇佣到合格的酿酒师,找不到酿酒师,今年秋收的时候。真的就要亏本喽。

“这样的话,孟某也种甜高粱!”

“那咱们就说定了,我出种子,之后高粱米青杆,我也照单全收!”

“二爷,您又是为了什么?”

“民生!”

“民生?”

“对!山东连年水旱灾。即便高粱米绝收,青杆也能卖出钱的。

干旱只要不是赤地千里,一亩的青杆怎么也有几千斤的,大水,只要水能在几天时间退去,高粱也不会涝死。

鲁中河道多半淤塞,广植甜高粱的目的,最主要的还是对抗水灾。

只要山东一省的粮食大抵够用,运河工程即将上马,一旦出现了大范围的灾荒,直接引难民到运河工地就好,几十万、几百万壮丁,运河工地用的了,到时候以工代赈就是了。

但粮食不足,这事儿就难办了,从南方运粮,价格数倍于当地的粮食,运河工程的资金也是有限的,耗费太多,也不可能!

广植甜高粱,虽说会在短时间之内拉低百姓的收入,但饿不死人啊!所以这是为了民生。”

听了李大成多少有些偏颇的解释,孟洛川也算认可,这么算来,广植甜高粱,还真是有大益于山东的。

“二爷高义!”

有益于山东百姓,孟洛川就要认可,就要赞许,在大义之上,孟洛川这个儒商也是有所坚持的。

“高义谈不上,看到的只是利益而已,青杆可榨糖,榨糖之后的残料可酿酒,酿酒之后的残渣可以喂养牲口,这就是李二的变!

除此之外,李二还想学一学洋人制沼气的法子,若是此法可行,州县城镇之中的污水便溺,也能用来照明、烧饭、肥田了,这也是李二在粮食上的一变。

青杆产出的糖酒可以卖钱,喂养的牲畜可以卖钱,沼气、沼渣也可以卖钱,这里面的利益可比粮食大多了,一斤糖三五斤粮,一斤酒十斤粮,这是市价。

四爷,所谓的变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其中还有大利益,只要想做就有法子的,咱们这些商家,不该去变吗?”

听了李大成关于青杆的用法,孟洛川也没有质疑,甜高粱是什么,在山东官府推广的时候,孟洛川也让人查过,制糖是可行的,四川一带有甘蔗酒,用青杆制酒也是可行的。

虽说不知道沼气是什么,但有了前面的糖酒,这个应该也是真的,若真是这样,甜高粱这东西,还真是可以大做文章的。

“二爷思虑深远,孟某佩服,不知孟某的产业该如何去变呢?”

说这话,只是孟洛川认同了李大成的说法,并没有入伙的意思,变不变,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虽说他执掌三大号,但他也是亚圣后裔,有些事儿是做不得的。

“若从衣服鞋帽来说,缝纫机这东西,四爷该弄上几十台,衣服需要订做,咱们就不说了,鞋帽这些是可以做的。

有了几十台缝纫机,抵得上数百熟练的裁缝,依我看,四爷不如开个鞋帽厂。

有了缝纫机,或许会挤掉一些裁缝,但大清的人口太多,需要的鞋帽更多,若四爷的买卖做好了,兴许这人越用越多呢!

有了缝纫机,制帽做鞋的工时也就短了,工时短了这本钱就小了,本钱小了,鞋帽的价钱也就落下来了,这样就有更多的人,戴的起帽、穿得起鞋了。

机器纺织也是一样,土布的耗费太大,价钱也居高不下,有了机器纱、机器布,布匹的价格也会降低,也就有更多的人穿的起衣服喽……

四爷,您以为呢?”

不说利益说民生,这也是对付儒商的好办法,说完之后,李大成看了看孟洛川的表情,这位显然意动了。

“二爷,孟某终是亚圣后裔,做洋务不好吧?”

说千道万,关键的关键还是洋务两个字,不管孟洛川守不守旧,他的出身就决定了他的立场,洋务就意味着变革,与儒教经意相冲,涉及到了洋务,这事儿就办不得了。

“这个简单,听闻以前的北洋机器局也能造缝纫机,咱们自己造的东西自己用,这个应该不算洋务吧?

这事儿我来为四爷谋划如何?”

李大成给孟洛川的法子也简单,欺世盗名而已,这也算是个变通之法吧?

“此事孟某还要再想一想的。”

“也好,那咱们就看一看微山岛吧!”

孟洛川要徐徐图之,李大成也不着急,先让大成公做个开头再说。

带着孟洛川一行人上了微山岛,可巧,在孟洛川这个半官商上岛之前,有一个真正的大官商也上了岛,今天这事儿有的说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