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张孟高> 第十三章 归途偶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归途偶遇(2 / 2)

荀攸!郭嘉!

待车队行至近处,张超猛然发现,与荀彧名字重合的另外两人竟然是荀攸和郭嘉,顿时让他有种飘飘然的感觉。

“前方可是广陵郡张太守?”

让张超没有想到的是,车队之中,最先开口询问的人竟是郭嘉。

“正是张某!”

看着眼前也就二十岁左右的郭嘉,张超很明显地感受到其外露的傲气。

“听闻张太守为十八路诸侯讨董联军之一,为何今日会出现在此处?”

与郭嘉一同走出车架的荀彧和荀攸,听闻他如此大胆的质问,脸色不由一变。

“呵呵,不知阁下名讳?”

“在下姓郭,名嘉,字奉孝。”

张超正发愁如何与荀彧三人搭话,没想到郭嘉竟会跑出来质疑他当逃兵,却也省了他些许麻烦。

“奉孝此言问得好,前几日之事恐怕你等还未知晓,董卓谋害废少帝刘辨,焚烧洛阳,盗掘帝陵,毁去宗庙,挟持天子迁都长安……”

“此事我已然知晓,莫非是张太守见董贼居于长安,依关中之险,难以攻克,故引兵回返?”听到张超讲述董卓火烧洛阳之事,郭嘉出言打断,言语之中带着些许讥讽之意。

“非也!”张超被打断话头也不生气,微微一笑,继续说道:“破虎牢关之时,我与曹操将军建议袁盟主发兵追击董卓,此刻正好挟破关之势发动奇袭,一战当天下可定。只可惜袁盟主借故推脱,言其所属兵士身疲力乏,无力再战。暂待修养之后,再议进兵之事,其余各路诸侯亦是如此。”

“可惜!可惜!”郭嘉听到张超说提议追击董卓,眼睛便是一亮。但其后闻听袁绍竟然拒绝出兵,不由大为叹息。

听到郭嘉的话,张超也是叹息一声,继续说道:“是啊,可惜至极!最后我与曹操将军倾全军而出,并有济北相鲍信与卫兹率兵相助,共计三万余人,前去追击董贼……”

“此行若无意外,当可迎回天子。”郭嘉低头分析了一下,忽又想到张超出现在此处,顿知出了差错。

张超感觉此时的郭嘉应还未出仕,故而年轻气盛,缺乏一些历练。不过分析之处却是精准无比,令人赞叹,言道:“此行只有曹将军所率部众为骑兵,而他讨贼心切,急促进兵,误中了敌将徐荣的埋伏,兼之有吕布突阵杀来,故而大败而逃。其后鲍信将军赶去救援,又中了李傕、郭汜伏兵,肩头中箭负伤,不知所踪。其弟鲍韬战死,卫兹将军亦一同战死。

独剩我一军勉力支撑,幸而典韦将军与华雄将军斩杀敌军统帅徐荣,致使敌军大乱。我军方才救下曹将军,可也无力再行追击,便只得引兵返回酸枣大营。”

“可惜!可惜啊!若再有一军追击,必能擒董贼,救天子。”郭嘉摇头叹息,似是有些遗憾自己没有参与其中,错过此次战事。

“奉孝所言,与吾所想不谋而合。当我与曹将军返回大营时,见到各路诸侯在饮酒作乐,畅谈战国时合纵联合,败于秦国之事。故而大怒,愤慨怒骂之,随后便领兵离去。”张超说道这里,摊了摊手,示意自己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

“将军所行之事,忠勇双全,嘉错怪,还请将军降罪。”郭嘉在张超讲述之时,便已猜到自己错怪张超,此时也是有些惭愧之意。

“奉孝未得到消息,何罪之有,况你仅凭只言片语,便如亲眼所见,令某佩服不已,不知奉孝可愿在我军中担任军师否?”张超这此心中大乐,如此收服郭嘉的好机会,他怎能错过。

“主公大度,郭嘉愿追随主公。”郭嘉爽快地开口应下,又指向身边二人。“此为荀彧,荀文若;这是荀攸,荀公达;皆为我同乡,均有经天纬地之才。”

“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吾此来颍川,便是听闻荀家有两位大才,名为荀文若与荀公达,故来相请,却不想在此偶遇,实在吾之幸也。不知文若与公达可愿出仕否?”张超虽然早已知道两人,但却要装作不知。心中压下好久的激动,现在终于讲了出来,也是让他大大松了一口气。

“吾等正欲前往冀州投奔袁绍,却不想袁绍竟是如此寡谋少断之人,令吾失望之极。明公若要我等出仕,亦不难,但吾尚有一言相询,若如吾心中所想,定当追随明公左右。”荀彧为人老成持重,不论何时均面不改色,颇有大将之风。

“文若相询,我当知无不言,但我亦有一事言明。我起兵讨贼,所率仁义之师,欲匡扶汉室江山。如文若要我拥兵自立,便不必多言。”张超这一番话说的是大义凌然,明示自己忠君报国之心。

当然,这也是张超对荀彧的生平极为了解,知道其忠于汉室。也大致上猜出荀彧所问之事,便率先言出,以免自己陷于被动。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